马坊寄宿制学校 李林秀
“人间四月芳菲尽”,在这最美的的季节里,我们三十多名语文教师乘着春风,在教育局秦谈顺副局长、教研室杨文杰主任及进修校刘淑平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中国近代第一名城——江苏南通,参加了一场名师荟萃的主题盛会——“以情境教育为根本,构建快乐高效课堂。”
首先,十分感谢领导们为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提高自我的平台。这次南通之行,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是一次美好的成长,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心似涟漪,情丝为你泛起——南通教育之精彩,南通教育之美丽。
理论篇
回顾一场场讲座,专家们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
首先登场的是严清教授,在他的讲座中,有一个新名词“语文人”。何为语文人,并不是语言学家,诗人,作家等等。而是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言语和文字的表达,具有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把阅读、言说、思维、写作,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把“语文”融入自己血液里的人。何为“语文”呢!严教授说“语”是有意识的声音,“文”是有生命的图符,“语文”就是人类的表达和表征,决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是人的本质的存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开始创造自己存在的过程,是语言获得的过程,也是新生命获得过程。把学生培养成“语文人”应是语文教师最有价值的愿景期待。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异化状态,我们把语文当作了一种工具,处于一种“应世”状态,我们使语文失去了自我,远离了人的生命,这是悲哀的。那么如何让语文回归本真,关键在教师,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人”,必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创新教学,探寻语文的本质,有滋有味的教学语文,有声有色的演绎人生。
贾真教授的报告告诉我们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爱自己,从外在升华到内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情商,让自己的闲暇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换个角度看问题,看孩子,看同事……你会发现我们的每天都光彩有力。与其说这是一场培训,不如说这是一场心里咨询课或心理按摩课,带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做一个时尚与魅力兼容的老师,做一个天天向上,幸福的老师。
施建平老师的情境课程,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他明确的告诉我们何为“情境”。情境教育”是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师生参与活动的场景活动,是从关注孩子一生的起点出发,解决孩子学科当中问题的一种途径。施老师带领我们从一个个创新,真实,有趣又意义深远的故事中探寻“情境教育”的真谛。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处处奇妙的想象,一段段精美的文字,都是最好的见证。情境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育回归自然,让教育留给孩子一段拾得起的记忆。美哉!妙哉!
胡海舟的讲座是我最感兴趣的,因为我是一年级的老师,我每天带领孩子去和汉字交朋友。我认为识字课枯燥无味,听了胡教授的课,我才明白识字课的真正的意义。原来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汉字独具形象性、人文性、系统性,形如心通,更是中华民族组织结构、风尚习俗、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的反映,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一种历史,一段名族情感的记忆,一个民族灵魂的寄托。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彰显它的个性,那这样的教学是扎实的,高效的,是有情有义的,是有文化气息,文化内涵,文化功效的。
姜校长的讲座,他分几个板块,结合具体的事例给我们讲了,我们的教学中缺少语文思维,语文思维的性质是什么,提升思维的策略有那些?他的课层层深入,引人思考,又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真好想让他在讲一次。在这堂课中我明白了,思维在课堂中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注重思维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提高,真正发展。
李庆明老师母语文化的重构中,让我们对母语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的母语具有神奇的力量,具有鼓舞的能力,具有拯救的力量。我们的语言是有神性的语言不是工具,不是“桥”过了可以拆,我们的语言是不能亵渎的,是不可以胡编乱造的。我们的母语,是有口语和汉语两部分组成。“口语交际。”是是锻炼孩子的观察说话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语用技能,功能性,工具性叫强。汉语文学性,艺术性较强。更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教学六法:诗史思讲诵演,让母语在我们一代代的传承中高贵的流淌。
总之,不管听哪位专家的讲座,除了他们所讲的理论令人折服,让人受益很多以外,他们那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挥洒自如的口才也令人佩服不已。他们那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充分的自信都展示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与才气,这些才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他们不断地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勤于思考,日复一日,永无止境的艰苦努力养成的,这正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虽然离“语文人”非常遥远,但是我可以从现在做起,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来,让读书学习也成为生活常态,并逐步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工作中去,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孔子曰:“虽不能及,但心向往之。”
实践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座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思考。我们更需要倾听课堂。前前后后我们一共听了五节课,这五节课就是情境教育的一个缩影,孩子们一个个情境之下,感受着语言的魅力,古诗的凝练,修辞的妙用,思维的跳跃,奇妙的想象,文化的传承,情感的体验在一个个情境之中似乎变得简单,有趣。每节课孩子们灵动的语言让人惊叹,丰富奇特的想象令人震撼。我想这就是情境教育的功效,开启了孩子们的智慧之门,探索思路,这不正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吗?
孙晓玲老师的语文开发课《漫话风筝》,如同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久久回味。孙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独具匠心。从风筝的起源、风筝的图案、风筝的诗文等方面整合素材、带领孩子们领略古文的凝练、古诗的情趣、谐音的美妙及写诗的快乐,风筝文化、民族情结深深地扎根每个孩子心中。
唐颖颖老师的课,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屏障,学生借文本的语言展开想象,并能迁移拟人手法,感受到文学创作上修辞的意蕴美,感受春天小树林的美。然后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个又一个的画面,并配有大自然的声音,与文字相辅相成,为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情到深处自然发,这样学生说出来的话流淌着温度、情感与热量。由此可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典范的,文质兼美的作品是最好课程资源。唐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需要我们慢慢饮,慢慢品。
特级教师黄美华的音乐课《欢迎你到南通来》用当地南通劳动号子贯穿整堂课。一切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结合南通的地方特色,无论是农村劳作还是城市游玩,始终将音乐与生活紧密融合。学生经历了说唱、模仿、感受、体验、合作等多元化学习过程,引导听课老师一起看南通、咏南通、游南通、品南通、孩子们的语言灵动自信,老师的引导行云流水,欢乐的课堂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听课者,让人不由感叹,这才是真正的音乐课堂!
接下来的两节是作文课,老师们通过情境的创设,打开了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的思维跳跃性非常的强,创造性的构思能力令人震惊,让我们亲眼目睹了情境教育的魅力。
总之,无论是高深讲座的理论,还是精彩课堂的体现,让我体现到情境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应然所求,我们应该不断地塑造自己,虽然过程很疼,但是会不断地成长,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加油!为了美好的明天奋斗,努力奋斗的人是最幸福的,做一个天天幸福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