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有余,突然的自我再次现身,欣喜又惊喜。原来,有些东西不是刻意找就能回来的,反而可能不找自现呢。
有那么些时刻总在担忧,会回来么,会过去么,会好么,是的对的都会实现的。即使一时没有,未来也会有更好的来替代。
昨儿发现不善于反驳,尤其是当场面对不利于自身的言语时,明明那一刻很是不爽,因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事实是当时瞬间短路,事后的懊恼和不舒服后知后觉的显现。这样的心理行为活像个小丑,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是长久以来的回避、避让问题造成的后果。
遇事喜欢自我否定,针对任何人提出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在意识上就先投降了,思维和言语自然就弱下来了。尤其是对方是强势型人格时,类似情况尤甚。这大概就是懦弱被动型人格,事先无预备事后责备反思自己的行为。
为什么遇到强势型人格,会不自觉的产生畏惧和畏缩,根源在于意识层面。遇事前后的思维逻辑已固化形成定势,认为只有像之前类似处理方式就能化解一切,个性摆在那里——总是回避或者害怕处理冲突,这样一来一次次的事件发生不仅没有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一次次抑制或者牺牲自我来保全局面。
问题是:谁需要你的自我牺牲了,谁允许你作出牺牲的行为、谁为你的回避牺牲等行为买单,谁指示你牺牲自我了没?谁会感动于你的牺牲行为,除了你自己,没人在意你的感受。当自己把自己放在奉献者或者弱者的地位时,牺牲的只能是自我感受及自尊感。
还有简单善良,这并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关乎自身利益呢,也还是不敢争取,缺乏勇气去要求、坚定得到的信念更是没有。同样是把自己置于低位的事件,没有例外就是自我贬低自我否定自我弱势。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活了好多年,困扰也不止一两天了。
什么提升自信,什么如何做更好的自己,什么如何成为沟通高手。一切的前提在于你要信任自己,信任自己能做好任何事情。而不是在一切积极改变行为之前潜意识里否定自我,从肯定性言语开始。
练习,练习,积极肯定的练习。肯定性言语来,鼓励自己。走出否定意识,尝试正面评价自我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