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觉得孩子写作业的习惯不好时,第一时间不是去批评指责孩子,而是应该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总觉得是孩子的问题。
很多时候,是家长不经意间的言行导致孩子写作业拖沓、不认真,甚至不愿意写作业。
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不是天生就这样,而是跟后天的影响有关系。
接下来的几条建议也许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做作业的好习惯:
1. 有单独记作业的本子,有一个空间物理环境好的学习的地方。在家里建立日常惯例,让孩子参与,一起头脑风暴,根据他记的各科作业,一起计划他放学后的时间要怎么安排。
家长此时要真正地聆听孩子的想法,把自主安排时间的权利交还给孩子。惯例中也许会包含看电视、运动、做作业、做家务、洗澡等等。
如果这个惯例表看上去实现不了,你可以适当引导,但不要强迫。初次形成的惯例表需要实践几天,发现问题,再用好奇式提问(成长对话)的方式,确定最终的惯例表。
2. 每天都有一段专门的时间(最好是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关掉电视,放下手机,用于全家人安静地学习和工作。
家庭里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孩子静下心来写作业。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模式,是他最直接的学习方式。
3. 观察一周的时间,看看孩子是如何对待家庭作业的。
然后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聊聊你观察到什么,使用好奇的问题问问看孩子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你需要抛弃对问题的预设,倾听孩子的想法与感受,做到只听而不评价;和孩子一起探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办法让做作业更有效?孩子是否需要你的陪伴?需要什么帮助?(和孩子共同面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4. 告诉孩子,如果他的作业需要帮助,你会在那里。但是你不会为家庭作业的事唠叨或提醒,然后,闭上嘴,离开,仅仅在孩子请求帮助时出现(不求不助,引导孩子的求助意识和求助能力)。
家庭作业是孩子的责任,当你不停唠叨的时候,家庭作业就变成了你的责任。
5. 允许孩子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有的孩子手里搓着橡皮可能会更有灵感;有的孩子可能习惯于边听音乐边写作业;有的孩子可能擅长写语文,但写数学作业时会感到困难,需要帮助;有的孩子可能正好相反,认为抄写是一件极其枯燥的事。
6. 当我们开始把做作业的事交给孩子时,孩子也需要时间来建立写作业的好习惯。在他还没有形成习惯前,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糕,他可能忘记作业,或者花更长的时间(耐心地陪伴孩子试错,允许犯错,因为成长的过程都会犯错)。
我们需要做到不唠叨,不提醒,不解救,不指责,不发火,仅仅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给他充分的尊重与支持,而不是从他手中夺过写作业的权利(谁的事儿谁操心)。
7. 如果他真的没有完成作业,让他承担自然后果,这时也许他会遇到老师的责罚。你可以通过好奇式提问,帮助他一步步探索作业的目的与重要性(教会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8. 孩子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尝试给予孩子尊重,将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权利,交还给孩子(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