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十四则: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直译: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庄子心得:
这则论语字面理解起来也不难,但真正悟出道理来也并非易事。短短两句对话,虽然以谈论贫穷和富有这个财富话题为主轴,却也包含了另外关于教育和学习态度两个方面。
一、关于财富
细读这则论语,可以从介绍子贡生平开始。据说,子贡是孔子的十大门生弟子之一,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正因为子贡是买卖人,在孔门中算是最富有的学生,所以子贡和老师谈财富观,论贫富,显得更有资格,更具说服力。关于钱,子贡的想法是,穷,不能低声下气,不巴结阔人,如果有钱,不应该趾高气扬,欺负穷人。孔夫子认同学生的想法,但更进一步补充,穷要开心,阔要好礼。有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气势。
关于财富,关于钱,反观当今社会,一切向钱看。骄奢蛮横、趾高气扬,有点小钱到处显摆,今天撒钱,明天在游艇和美女合影,到处显阔。能够像两千多年前的子贡老板那样,做最有学问的有钱人凤毛麟角。
二、关于教育
孔夫子在这则论语中所谈的观点侧面反映了孔夫子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举一反三。子贡第一次心得是对财富方面的道德修养所得说了出来.他已经想到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层境界,但如果不是孔夫子一语点破,子贡以后或许不会再有进步的,更没有后面谈《诗经》的说法。
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
三、关于学习
子贡虽然是引用《诗经》,但也可以看出孔夫子告诫弟子要从一个层面想到更高层面的,那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此,才有可能领悟另一层含义。
引用孔夫子学琴的一段故事:
有一次,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一支曲子他一连弹奏了十天也不调换别的,而且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师襄子建议他换个曲子,孔子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说:“我已经熟悉这支曲子了,但还没有领悟弹奏它的技术。”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认为孔子的手法已经很熟练,乐曲也弹奏得更和谐悦耳了,就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这支曲子的技术,可以弹别的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能够全部领会它的用意。”又过了一些日子,孔子还在弹那首曲子,师襄子被他精妙的弹奏迷住了。一曲终了,他长长吁了一口气说:“你已经了解它的用意了,可以换一支曲子了吧。”孔子说:“我还没有领悟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呢。”又过了一些时候,孔子终于停下不弹了,他若有所思,看向远处,说:“我知道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了。此人身材魁梧,脸庞黝黑,两眼有神,仰首望天,一心要感化四方。莫非这曲子是周文王所作?我想除了他,别人是作不出这样好的曲子来的!”师襄子听了既惊讶又敬佩地说:“这支曲子就叫做《文王操》。你百学不厌,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这个故事真假不重要,但从侧面反映了孔夫子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孔夫子身为圣人尚且如此好学不倦、专心致志、锲而不舍,我们又怎么能放松要求,不加倍去执着追求知识与艺术的真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