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毕业的日子,九月是开学日子
高中里,不同年级的学生除了相识,几乎是零交流,从来没有听到过有谁喊谁学姐,有谁叫谁学弟。更没有热闹又热情的迎新,到底是承受着高考的压力,时刻谨记着要好好学习,顾好自己就够了。
还记得初来大学报道时,激动,茫然,还有点胆怯,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不知道未来会遇到怎样的人,发生怎样的事,不知道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否会如自己所想的那样,轻松,惬意。小心翼翼的找到自己学院的牌子,跟着学姐一步步完成各种手续,然后和爸爸妈妈说再见。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孤独但假装淡定,假装适应,假装不想家
然后,一轮旋转,我成了那个热情的学姐,带着一个有些不知所措的学妹。看着新生,总能想起当时的自己,眼睛里是一样的迷茫又坚定,渴望又担忧。其实,不管在哪里,时间久了,总会适应的啊,相对轻松的学业,善解人意的小伙伴……不知不觉中,大学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我不喜欢别人喊我学姐,虽然我确实比别人大,虽然我当年也是这样喊过来的,虽然这只是代表了礼貌和尊重,但是个人习惯,还是喜欢听别人叫我名字,仿佛这样自己就是和他们一样起跑线一样大的,而不是渐渐的自己就老了。是不想长大吧,亦或是对现实的逃避,人啊,总归要变成另外一个自己的。
作为比他们早来到这里一年的“学姐”,要为他们付出百分百的耐心和热情,各种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像是一种传承,一届又一届,一年又一年,明年的他们自然而然就成了今年的我们,不过,到那时,我们有扮演者怎样的角色呢?那时的我还会看到新生莫名的难过吗?会不会坦然的接受自己越来越大的事实?会的吧,会变得成熟变成真正的“学姐”吧。
想起来暑假约同学重聚高中,不变的是校园,变了的是我们。还是那间教室,门牌已不是七班,还是那个两台,又是谁站在上面苦口婆心的讲着乱七八糟的各种事情。桌椅没有换,但我已经认不出曾经陪伴我度过那段最难忘岁月的它了,偌大的校园,没有一点留下的痕迹。就这样,随风而逝。
我说,来到高中我就很难过,即使知道这是正常的,是自然的,还是难过。朋友说,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谁还不是从这过来的。是啊,谁不是从这过来的,你我他,谁又没经历过几次离开,接受过几次遗忘呢。
成都里有句歌词,分别总是在九月,很好奇毕业季不应该是在六月吗?后来想明白了,可能讲的是异地恋吧。现在听听,会不会是和曾经的自己说个再见呢。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新的面孔,同样,是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