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小镇做题家受到无情的嘲讽;如今,学历成了当今大学生套在身上的枷锁。
央视网在《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一文中写道: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
网友的回应更是令人破防:
“我不介意脱去长衫去种地,我介意的是那身长衫是父母种了一辈子地给我穿上的。”
“穿上长衫,我们是孔乙己;脱下长衫,我们是骆驼祥子。”
“我愿意脱下长衫,我愿意放下身段去打螺丝,只是请问,我寒窗苦读二十载还有什么意义?”
考上大学时以为自己是范进,毕业了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孔乙己,这一届大学毕业生委实有点惨。
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骗谁呢,骗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家长吗?不知道让家长们亲临某一本财经大学的招聘会现场,他们会作何感想!洗碗工、前台、服务生…这些赫然而立的招聘岗位,月薪甚至才2000元,知识已经廉价到如此境地,学历的价值已经低到尘埃,你让家长们情何以堪?你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天之骄子们情何以堪?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深入人心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答案是宋朝,有且只有北宋。
北宋是对读书人、士大夫最为友好的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苏轼恰好生活在那个年代,恰好是写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宋真宗所倡导的主流社会价值观。
同样是在北宋,有人靠门荫入仕,一路做到宰相,比如晏殊。也有人才华盖世却潦倒一生,年过半百只做到了屯田员外郎,比如柳永。
我们这个时代跟北宋相比孰优孰劣?
我们这个时代有多少晏殊又有多少柳永?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吗?为什么晏殊有柳永却没有?
六步再请问,孔乙己为什么会陷入生活的困境?是谁将孔乙己变成“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是他自己不够努力?
还是茴香豆茴字的全部写法他没有记全?
不是!是鲁迅笔下那个吃人的社会。
反观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是否善待读书人?我不知道答案,我只知道,在一个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社会体系中,我们每一个读书人都成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有孔乙己的影子。
试问,清华博士毕业都只能望房价而兴叹,寒门要想出贵子该有多难呢?为了上大学,多少家庭多少父母花光了本就不多的积蓄?可是结果呢,毕业即失业,大学上了个寂寞,尤其是疫情三年后的今天,就业难度可想而知。
高考难,就业难,阶层固化,所有这些杜甫同样都经历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写下这句诗时,唐朝社会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盛世,出现了像我们今天一样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现象,不患寡而患不均,要解决分配问题,从古至今别无他法只有一途:掀桌子。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至今无解。
就好比你问,像宋徽宗这样只会书法绘画踢球的人,怎么能当上皇帝?很简单,因为他爹地是皇帝。
王侯将相的儿子可能才华、能力、学习成绩皆不如你,但是人家是二代,人家一出生一伸手就能达到的高度,只怕你吃苦耐劳努力拼搏一辈子都无法企及,晏殊如此,江西周公子亦是如此。
江西周公子是有多么优秀吗?并不是,人家只是在一个近乎垄断的行业里可以世袭罔替而已。类似的电力、烟草等行业,只怕还有成千上万个周公子,就连苏轼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世袭罔替,即使傻一点笨一点也无所谓,只要能平安喜乐做到公卿即可。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洗儿诗》
记住,不是“无灾无难度一生”,而是“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无非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世袭罔替,这辈子不要再去卷了,当个二代享福即可,而那些垄断行业的周公子的父母们,心态何尝不是如此?
人性,从未改变,哪怕再过一千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所以,你到底为了什么而读书?
你到底为什么拼命逼着自己的孩子读书?
还要不要再继续卷下去?
曹植七步成诗,我六步成文。
文章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