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导运:浅谈大学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 大二 罗导运
2010-12-10
注:这是我在大二上学期(2010年)深夜码的5000字文章。彼时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金融专业,学习氛围非常浓郁;彼时在学生办做助理工作,深受底层思维熏陶;彼时新浪微博一时兴起,互联网自由思想碰撞;彼时很喜欢认知思维的东西,如Warfalcon博客,如《越读者》《思维导图》《阅读的故事》《如何阅读一本书》《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心理学实验与生活》《少有人走的路》《把时间当朋友》《拖延心理学》《内向者优势》《拆掉思维里的墙》等。现在看来,当时很多理念是拾人牙慧、有知无能的,但是经历大学四年的脑回路刻意练习、潜意识意识化,就拿到了这辈子最宝贵的能力优势(知识IPO)、底层代码和人格塑造。 (2018年注)
正文:
我们上大学为了什么?答案或许很多,而我选取了其中一个视角——学习。
一分为二地看,学习有专业学习与非专业学习之分;具体说来,学习又可分为专业知识学习、知识结构构建、思维培养与实践以及隐性文凭获取。
一、专业知识学习
首先,作为学生,第一任务便是专业知识学习,即使是学生干部工作也不能取代专业知识学习的首要地位。每一个学科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浓缩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你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你也锻炼了资源整合、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当然,专业学习也有真伪之分。我们在中学追求的是100分,而在大学,大部分同学追求的却只有60分——“及格万岁”。考试周突然来临时图书馆爆满,也成了中国大学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一篇《哈佛学生是如何度过大学4年的》的文章却让我们震惊。当我们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在宿舍打火锅看电影时,哈佛学生却在餐厅边吃饭边看书。两相对比,那才是一道美的让人炫目的风景线。“狗一样地学习”,才是专业学习的真正含义。
一提到专业,我们就自然联想到就业。然而,读懂课本,吃透课本,才算学到一丝知识;领悟书本的同时阅读大量相关书籍,也只能算半调子,还是难以满足就业需求。为什么呢?其一,凡是书本,都是旧的知识。在这个更新速度令人咂舌的知识经济时代,没有人敢说自己掌握了最先进的理论知识。教科书提供的知识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其二,大学课程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基本上脱钩。相较而言,职校毕业生因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反而更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这也是近年来职校学生比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吃香的重要原因。
那如何才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呢?答案很简单:大学不是为了就业!
在今天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国大学定位存在严重问题。就业是结果,但是不能把它当目的。就像死亡是必然结果,但是你要天天想着怎样去死吗?为就业而办的大学,只是一间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或者说是生产“学生”这种产品的工厂。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应该是“孕育自由独立思想并能最终自由表达的、最糟糕同时又是最理想的场所”。西南联大、哈佛剑桥,才是令人敬畏而向往的纯洁的学术殿堂;而现在的清华北大,夸张一点地说,只是半所大学半间高职而已,其他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当然包括本人在读的大学)。
把“就业难”怪罪到大学身上,这是错误的。就业问题,基本属于个人问题。华师本科毕业生找到的工作,就一定比清华博士生的工作差吗?不要把宏观与微观混淆了。中大学生素质普遍比华师学生高,那只是宏观层面的概率问题;具体到微观的个人层面,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更不能把内因跟外因混淆了。去找工作的不是大学,而是个人。找不到工作纯粹是因为这个人锻炼不够,能力不足,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不能归罪于外部因素。
二、知识结构构建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我们进入大学前这位老师基本上处于被扼杀阶段。那是一个“求同”的时代,我们被家长老师要求着“向某某某学习,周末学钢琴”;甚至到了大学开学的前几个月,我们还是“被上大学”——学校、专业往往还是家长“求同”的结果。
踏入大学,你才真正获得解放。这里,是“求异”的乐园,一扇扇大门向你洞开,全新的世界里你可以发现全新的、真正的自我。你绝对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学生干部、社团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等等等,任君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恋爱”,爱上大学的心脏——图书馆。
有人说,大学期间没在图书馆泡上一年半载,大学就白上了。这种说法夸张了点,但也颇有道理。在图书馆扩充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知识结构构建与专业学习之间,是博与精的关系。大学前半期应该稍微淡化专业学习,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知识结构构建方面。
对经济、政治、社会、人文、历史、心理、哲学、音乐、美术等非专业知识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不能马上提升你的专业技能,却对你的一生产生无法估量的益处。举个比较功利的例子,如果喜欢品茶的老总发现你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那你的升迁机会就比别人多了一点。当然,如果能从个别领域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经过不懈努力,将个中知识培养成自己的第二专业,也算是取得了另一张显性文凭,跨学科跨专业就业考研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三、思维培养与实践
“思维”一词的内涵浩大无穷,我对这方面的认识处于绝对肤浅的程度。但是我找到一个切入点——哲学。
很多人都没发现,中国大学生已经接受了时间跨度相当长、正确程度相当高的“思维培养”,即“现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
听到马哲后绝大部分同学肯定会嗤之以鼻。不管是高中政治哲学部分还是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都是逃课率最高的课程之一(包括显性逃课与隐性逃课,后者指“身在曹营心在汉”)。
但是我想反问一句,逃课率高是马哲的错吗?是学生的错,是学校的错,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错,但马克思他老人家一点也没有错。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其相对真理性是平常人无法企及的存在。正如那浩淼的星空只能让人仰望,但学校、社会只是命令我们仰望它,并没引导我们解析它。从来没有一位老师教导我把马哲跟生活联系起来。脱离实践的理论离生活太遥远,这就导致我们觉得马哲是可有可无的。
所以前面我说的“思维培养”,确切来说是“思维灌输”——我们的思维是“被培养”的。中国学生就像一只只牛,胃里灌满了肥沃的鲜草,却没有经过反刍内化。
外来的真理完全内化后才真正属于自己,才是真正的思维培养。而内化的过程,便是实践的过程。思维不是拿来摆设的,而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有意识地将思维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反复印证,获取更加正确和丰富的思维,才算比较合理的良性循环。
下面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以实际生活问题为例,列举部分大学生应该培养并用以指导实践的思维。
1.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非常简单的原理,但是你能有意识地应用这种思维吗?举个例子,假设你做过PPT,但是没做过调查问卷,你会把两者联系起来吗?两者的相同点在于大纲,做调研的时候拟定一条相对完善的大纲,并丰富其内容,就能做出质量较高的调查问卷。小到课堂演示的PPT,大到世界顶级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是用大纲架构起来的。想到这一点,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就不会毫无头绪了。
2. 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
时时刻刻有意识地搜索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你会挖掘到更丰富的信息。为什么两个人意见总是不和呢?用MBTI分析一下两人的性格差异,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为什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如此大的差异呢?阅读《中国哲学简史》你能找到若干答案。为什么人口众多的中国会出现血荒呢?上腾讯评论频道你能获得部分原因。觉得原因不够深入?百度一下你可以获取更多资源。多问几个为什么会占用你不少时间,但绝对不会是浪费。
3. 多角度看问题。
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如我们学校的大一早读,不同角度的解读如下:①从大一学生角度来看,早上六七点是睡眠质量非常高的时间段,而早读的存在无疑妨碍其健康生活;②从另一角度来看,其他学校并无此制度,差异的存在无疑增加了学生对本校的不满;③还是从大一学生角度来看,早读无疑提供了一段强制性的学习时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④另一角度,学生早读时可能是“隐性逃课”的,无法保证效果;⑤从高年级学生角度来看,不少学生因自制力不足而怀念早读的日子;⑥从班级管理角度来看,早读为发布信息、组织活动提供了方便;⑦从班级建设角度来看,早读提供了增加彼此熟悉度、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机会……
以上是从“早读”角度来阐述的,下面分享情绪管理最有效的一种技巧——多看到事物的正面作用而不是其负面信息。非常简单的技巧,你能有意识地应用这种思维吗?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世上就少了多少黛玉妹妹。
4. 专业思维。
个人浅见,专业学习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为了学习而学习是最低级的做法。在努力完成一件事情的同时,我们收获不仅是这件事情本身,还有附加的许多能力,专业学习的更高层次便是掌握系统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其最高层次,便是培养专业思维,也就是所谓的“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武侠小说中高手的最高境界是 “手中无剑心中无剑” 、“无招胜有招”,正是这个道理。
不少学经济的同学喜欢用“机会成本”这个概念,这就是专业思维的一种实践应用。当面临选择时,本人也会衡量投资收益和机会成本,从而较快做出决策。当然,这里投资收益指的不单单经济收入,而是对我有价值的东西。
“大学毕业时想不起自己在专业上学了什么,只是在脑海里构建了立体式的专业思维,那你就是成功了。”杨老师的话语深刻阐明了专业思维的重要意义。
5. 宏观与微观。善于区分宏观把握与微观操作,并将两者有效组合起来,才不会产生前文所述的错误认识。再举一例,阅读一本书籍前,应该首先查看其目录,把握其大纲,然后再阅读书籍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6. 批判性思维。由于个人见识肤浅,在此不提。
7. 创新思维。由于个人见识肤浅,在此不提。
8. 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例如,一篇工整的文章会让你舒服很多,想到这一点,你发策划书给其他人的时候也必须注意排版问题。
9. 逆向思维。举个例子,策划活动时我们会制定工作进度表,这时候就要利用逆向思维——由活动当天的工作布置开始,一点一点地往回推。一张相对合理的工作进度表可以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有力保障。
10. 解码意识。仍然以策划活动为例。策划者要将整个活动流程彻底解码,每个时间段的任务、每个任务的负责人必须完全落实。
11. 学习意识。个人认为这种思维是最重要思维之一,原因不言而喻。当然我们的思维不能被局限了:学习的对象是万事万物的,就算是从一朵雪花中你都可以悟出一点东西。
12. 思维应用意识。这种思维也是最重要的思维之一,如前文所述,我们掌握的知识、拥有的思维是一座座放满黄金的宝库,但是我们却不会用其指导实践,何其遗憾!理论与实践、务虚与务实是相互统一,缺一不可的。
四、隐性文凭获取
前面提到显性文凭,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隐性文凭,即正确价值取向的培养与人格的塑造,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做人问题了。
从学校角度来说,“教育”即“教书与育人”,对应的便是“显性文凭与隐性文凭”,看来对后者的理解自古有之。现在的学生还是接受着“人格塑造”,从小学时代的《思想品德》,到大学时代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然,其教学效果如何你我心中有数。今天看到《新周刊》的一篇文章《可怕的大学》http://www.douban.com/note/93883449/,其中引用韩寒的话说点破了学校思想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心理辅导是没有用的,当我看见我们的女人搂着有钱人,有钱人搂着官员,官员搂着老板,老板搂着林志玲,你怎么给我心理辅导?一打听,同学们混得都更惨,有混得好的男同学,那是靠家里,有混得好的女同学,那是嫁得好……方圆几百公里内,连个现实的励志故事都没有,这就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或许大学问题并没那么严重,只是被媒体网络摆在了放大镜下。例如,身处南院的你我并没有发现这里存在严重的风气败坏——起码已经大二的我还没听过一起打架事件。相反,由于地理偏僻、管理严格导致其相对独立,这所学校孕育着相当浓厚人文气息。
以上分析的是外部环境,但内部因素永远都是决定性因素。你的内心决定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决定你的生活。隐性文凭说白了就是勤奋踏实、坚韧自信、诚实谦卑等所谓的个人品质,人人都懂;隐性文凭的获取途径也非常简单:发现其重要性并加以重视,在生活中时刻注意自身言行,不断反思与总结再投入实践。但是为什么没有几个人能够拥有这些品质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思想是否独立,或者说有没有“悟性”。
我们可能都听过一句话“青春实在太过美好了,以致于怎么过都是一种浪费”。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话有着不同的反应,便是悟性的区别。
反应一:引发不了共鸣,一听而过;
反应二:引发共鸣,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此想法在脑海里一闪而过;
反应三:引发共鸣,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产生不安等负面情绪;
反应四:引发共鸣,认为要珍惜时间,此想法在脑海里一闪而过;
反应五:引发共鸣,认为要珍惜时间,产生斗志;
反应六:引发共鸣,认为要珍惜时间,产生斗志,并踏踏实实地努力奋斗;
……
这些话语能否引发你的共鸣呢?你的反应又是如何的呢?
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殊不知改变世界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的关键在于用心去悟。
最后引用马斯洛的一句话作为文章结语:用心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