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一年中最酷的季节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到了,酷的是在我生活的这方土地上四季分明而夏天却最长,几乎占了全年50%的时令,其中占了春天的一半,秋天的一半,还好留下了整个冬天,喜欢的是这个季节白天特别长,几乎占了全天的70%,早四点天亮而晚八点才黑,特别适合夜猫子,但是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疫情来袭,今天又是新冠以来第二次小区被管控的首天,记得上次被封是2020年的春天。提前备了一周的伙食,开始了居家办公,这些日子老实在家呆着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了,斯多葛主义认为世界是有秩序的,确实,一切都很理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身后有很多默默付出的同胞在支撑您罢了,他们都很了不起,正是这种特殊的了不起,成就了了不起的组织、造就了了不起的城市。
然而,就是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却发生了一些故事:两个月前,巴奴将总部搬到了北京,锅圈将大本营扎在上海,蜜雪将“亚洲总部”放置在成都主打“一带一路”…… 这不禁让我们反思,检视未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产业支撑点的目标,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存在薄弱点?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体育赛事、国际跨境电商、国际速冻食品产供中心、国际文旅消费新高地,这些都很显得高大上,有的甚至已经形成突破,但是,当我们提到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当我们考虑到这个城市产业支撑尚显薄弱、城镇化建设质量有待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需要提升的现实,就会明白,许多工作必须扎扎实实去做。
面对“国际化”,现在确实存在许多机遇;对标“国际化”,还需要耐心。一座城市和一个区域的发展,一定要有制胜于未来的多种硬核产业做支撑——居民的收入、人口的聚集度、消费的水平等等,全以此为核心——它们带着“国际”,自然也属于“国际”,最起码是向“国际”看齐。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这则比喻,形象说明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就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放大来看,“营商环境”是一个综合概念,并不仅止于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企业家对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判断,主要基于对交易成本的计算,除了来自政府方面的优质服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还需要考虑获取新技术、获取高层次人才、获取各方面资源的便利,还需要考虑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常住人口的文明素质。
筑下什么样的巢,就会引来什么样的鸟儿,有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毕竟市场没有逃离因果律。
【个人日常随笔,纯属自娱自乐,故该平台不加粉丝和关注 望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