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总结
本书前半部分是对经典美国传播学建制过程中学派、人物与概念做了具体的历史还原,力图还原标签化概念与人物背后的丰富内涵,复现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因素,破除单一线性的脸谱历史,重访历史的灰色地带。
后半部分则对中国传播学发展的起源、过程与诸多重点议题进行了梳理与回顾,不管是批判学派的隐身,还是传播学本土化的讨论,都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历程。
对灰色地带相应的是作者的“灰色书写”:他的叙述穿不透历史厚厚的隔膜,以至于有时候过于暧昧性。一方面是叙事过程中,个人感觉缺乏对于一手史料的引用,多为转述或者概括式的结论,缺乏了事实本身所具有的穿透力;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历史语境的还原不够彻底,特别是对中国世纪初期到49年的断裂,改开之后所遭遇的极具冲突性的时间点,作者似乎语意不详,简单略过。
重访历史的灰色地带,是企图激活过去历史资源的尝试,也是清算历史债务的时刻,在传播学日新月异的当下,保持一种回望与眺望的姿态,需要责任与勇气。
对5W模式的批评:
(1)是政治传播的宣传模式,含有传者中心论的控制观念;
(2)单向的,缺乏反馈;
(3)线性的,缺乏对传播环境的注意;
(4)主张传播魔弹论,没有关注对传播意义的编码与解码过程。
哥伦比亚学派开创了三个传播研究的传统:
(1)个人的决策(如《人民的选择》);
(2)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和行为扩散(如《人际影响》、新药扩散研究);
(3)使用与满足(如日间广播剧研究)
在哥伦比亚学派内部,并非是实证主义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如赫佐格的广播剧妇女听众研究就采用了深度访谈的方式,默顿等人从中提炼出了“焦点小组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在此后被广泛应用于文化研究中。
在研究方法方面,哥伦比亚学派与批判学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论证的逻辑上。如果说拉扎斯菲尔德坚持的是形式逻辑的话,阿多诺更欣赏的是辩证法。后者是主观性较强的思维方法。
总结:哥伦比亚学派对于传播效果的定义并不狭窄,它不排斥批判学派的视角,只是更强调论证的经验性和逻辑性。
这一现象提醒我们,重新审视灰色地带,对于解放传播学的想象力是多么重要。
芝加哥学派
杜威、米德、库利和帕克对于传播问题的论述,认为他们曾创立过一个与后来的哥伦比亚学派量化效果研究完全不同的传统。这个传统将传播与自我的形成、共同体的建立乃至民主的实现联系在一起。它不像后来的哥伦比亚学派仅局限于讨论大众传播对个体心理的直接影响,而是更注重传播(不仅限于大众传播)对于自我身份、社群、文化等因素的长期的、整体的影响。
本书关于拉斯维尔、伯内斯、帕克等“熟悉的陌生人”的研究也采取了类似方法。这些在学术史上看似地位显赫、不可缺席的学者,却因为不符合传播学史的主流叙事,被标签化后便置之不论。然而一旦排除刻板印象,进入他们的思想,之前那些似是而非的论断便会顷刻崩溃,并对既有的学科叙事构成挑战。
传播学术思想史中的连续与断裂问题。这里所说的连续,指的是学术思想的传承、观念的扩散,表现为学术传统、学派的家族相似。它强调绝对性,认为内部的差异可以忽略,同一性是绝对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所说的“灰色地带”就是连续之中的断裂之处与断裂之处的连续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