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书的名字以为是跟一些新闻事件、特殊群体有关,接着就发现,是熟悉的陌生人。
已看到的部分并不是晦涩难懂。但书中的举例大多都是陌生的,有些遗憾但也惊喜,又发现了新天地。
首先能知晓的,是这本书的基调以及模糊的内容猜测。
(一)传播学术思想史编撰的五种结构
1. 编年式结构。按时间顺序罗列重大事件,并不诠释其意义。看不到具体的人的行动,对于由事件构成的网络关系也缺乏描述。
“即使是这种看似客观的事件排列,通常也不是完全随机的和无意义的,它隐含着进化论和目的论的意识形态。”
2. 里程碑演进式结构。有研究成果还有重大事件,叙述较简略。以一定标准遴选符合某种范式的重要研究成果加以详细叙述。
进化论意识形态比编年式结构表现得更突出,有意无意地强化了经验研究的正当性。
例如书中在比较经验研究与“文化批判”时指出:“选择文化批判观点的研究者所取得的成绩还远远谈不上明晰。然而,要文化批判学者们以本书这种叙述方式来总结其观点或许还为时尚早。”
3. 大师主导式结构。这类叙事比较突出研究者个人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传播学术的发展由少数学术大师推动。忽略了社会结构和学术场域的作用。
4. 学派冲突式结构。比如阿多诺在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局时与拉扎斯菲尔德的冲突便是传播学史上经常被津津乐道的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之间矛盾公开化的轶事。
5. 观念统领式结构。以一个观念为中心,考察其在传播研究中的表现与演化过程。
如辉格史观,这种叙事的特征是将当下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一种进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术变迁,其结果则是沾沾自喜,肯定了现状的合理性。在上述前三类元叙事中,也多少渗透着这种意识形态。
(二)“传统”的颠覆
1.叙事方式
需要真正挑战传播学术史主流叙事的统治,从根本上颠覆其叙事结构是关键的。
传统主流叙事的一大特征是追求宏大叙事,以一个维度或主题统摄传播学史的整个过程。
作者提到想要尝试反讽的叙事。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放弃了以简化的方式对学术史打包概括的野心,转向寻找既有的主流叙事中蕴含的矛盾与缝隙,发现被意识形态掩盖或歪曲的问题,并以此为线索,展现整个话语系统的固有缺陷。
在之前的系列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传播学术史的“灰色地带”的概念。
2.什么是灰色地带
它只是一种中立的描述,并不带价值褒贬。“灰”,指的是在宏大叙事中无法被归入非“黑”即“白”的分类体系之中的那些模糊的、暧昧的对象,是宏大叙事中被有意省略或遮蔽的个人与事件,即那些令人尴尬、无法被嵌入到某个连续事件流的“个案”和“特例”。
它通过迂回的方式,把注意力转向被忽视或收编的“异类”,通过它们的发言,打破传统叙事方式的霸权,找到新的话语表达方式,从而更彻底地否定单维度的主流叙事。
3.宏观叙事的“强大”
“强大”,在于能在将这些不符合主流叙事模式的特例边缘化的同时,又以含糊其词的方式,将其重新包装并收编,形成让人难以察觉的连续叙事。
“和边缘化比起来,收编更难被觉察。因为这些特例并没有被排斥在叙述之外,而是被嵌入既有的话语结构,并被有选择地加以重新诠释,回避与该话语结构的冲突,被贴上黑白分明的标签,让曾经存在的不协调与冲突烟消云散,世界呈现出整齐的秩序感。”
因此,要挑战宏大叙事的霸权,首先必须打破现有的界线分明的分类体系,采取“陌生化”的策略,悬置成见,将这些“特例”从“共识”和“传统智慧”中解放出来,恢复它们被武断地归类前所具有的那种模糊的、充满歧义的、令人难以抉择的状态。
4.打破宏大叙事的霸权……
这便需要对传播学术思想中灰色地带有一定的发现与解放。
(四)思考与提问
发现与解放的后果?什么叫做“反讽”的叙事结构,是另外一种批判,还是都属于批判?
可能之后的阅读会将谜团解开,现在的提问便很有可能会显得幼稚,所以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