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建立班级书库?6-15岁的这九年对人一生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高估也不为过的,可以这么说,让孩子热爱阅读,就是让孩子热爱生活,就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明亮温暖的底色,就是让孩子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教师竭力让孩子热爱阅读的原因。
共读体系,同背一本书(儿童诗),同读一套书,同借一库书班级书库。
比指导更基础更重要的,是把有趣的好书送到孩子跟前,是用朗读这一最有效的广告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
关于母语教学,我所努力的目标是在每个孩子那里种下一株树,待其根深蒂固,待其获得旺盛而深厚的主动生命力,任谁教他们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了,现在,仍需教师全力以赴的是着力于根部的培植和滋养,是锲而不舍的增长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兴趣,至于分数,只是一时的花朵和果实,不能不要,但绝不能成为基础阶段营求的目标。
无论一时的分数如何,都不能动摇教师带领学生读书的信念,也不能动摇教师鼓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信念,原本读书与考试就是水涨船高的关系,那些喜欢读书却没有读来分数的学生,不是因为读书影响了成绩,恰是因为不会读,读得不够细致深入,没有读出味道和精髓,暂时还不能将读到的东西内化为自身力量,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更在日不间断的阅读当中学会读。
对于儿童而言,坚持写日记,是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唯一途径,也是一种道德长跑。
读书课上的日记展示,是为了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学习,朗读课上的倾听和讨论,是为了丰富孩子的视野,激活孩子的思维,增强孩子的阅读,乃至朗读兴趣,所有因为这些交流学习倾听讨论而获得的精神发展,都将在质量日见提高的日记中得以呈现。
学生对阅读热爱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在教室里朗读的频率和学生在校持续默读的频率,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衡量教师朗读成果的,不是朗读的篇数,二是教师的朗读在怎样的深度和广度上激起了学生阅读朗读的兴趣?在怎样的深度和广度上使阅读朗读,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和个人的事情,那才是阅读的数量和深度的唯一可靠的源泉。
教师朗读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习惯于独自打开一本书,独自享受朦胧而深切的浸润,这种习惯一旦发展成为生活的必需,那便是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幸福的能力。
朗读,造就了倾听的耳朵,倾听催生了新鲜的诉说。
交流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真正的交流必定都是生成性质的,生成性交流的前提,是富有感染力和孕育性的朗读和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