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大家元宵节快乐啊!
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2008年6月,元宵节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元宵节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有哪些习俗呢?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习俗。据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
唐朝时佛教盛行,官员百姓都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另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我们老家还有拍镲(chǎ)、敲锣、打鼓的习俗,记得小时候每到晚上,吃过饭,大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开始活动,拍镲拍的乒乒乒,敲锣敲的当当当 打鼓打的嘭嘭嘭……
大人们玩的兴致勃勃,大冬天的有时候还会出汗,我们小孩子就站在周围看热闹,有调皮的小孩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去敲一下、摸一下……
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还是挑灯笼,一到傍晚,天刚刚黑,小孩们都迫不及待的挑着自己的灯笼聚在一起,讨论看谁的灯笼好看,谁的灯笼有个性。
那时候的灯笼都是纸做的,里面点的蜡烛,所以挑灯笼还需要技术和耐心。有的小孩不小心就会把灯笼挑歪了,里面的蜡烛倒了,就会把灯笼燃着火了,小朋友就会哭哭啼啼的回家再换一个灯笼出来玩。
现在的灯笼各式各样、形态各异,外罩应该没有用纸做的了,里面也不用点蜡烛,并且还有电子音乐,一按开关,灯光就亮了,音乐还一直播放着。
除了挑灯笼,小孩子(主要是男孩)最喜欢的应该就是放鞭炮和烟花了。我小时候比较胆小,没放过鞭炮和烟火,我女儿现在就喜欢放烟花,特别喜欢仙女棒什么的。
元宵节在古代除了一些习俗活动,当然也少不了文人雅客的诗词助兴。我们来欣赏有关元宵节的一些诗词吧!
有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的:“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也有宋朝欧阳修写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当然更有宋朝辛弃疾留下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元宵节过后,也就意味着过完年了,正式的新的一年开始了。
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别忘了吃汤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