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听到经营日课里讲到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心有所感。
《被讨厌的勇气》说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
阿德勒在中国不广为人知,他与知名心理学者弗洛伊德是同辈人,
两人曾常在一起讨论,后来因为观点不合分道扬镳。
以下针对有所触动的部分进行阐述。
人生的追求
与其说阿德勒研究的是心理学,不如说他的理论更偏向哲学。
精英日课里解读的阿德勒,主张人天生有三个追求:
1. 人都追求进步;
两个事物在你面前二择一,你的选择都根据当下的偏好,也就是当时的“最好”,这就是选择进步。
包含有些人会把竞争的排名比较当成进步的衡量标准,这可能引发了对进步的不同定义 -
只要能拉低别人的成绩,大家都比我烂,那我就是进步的;
这些人被归类为,弱者。
2. 人都追求幸福;
阿德勒断言,幸福和不幸福的关键点,都在于人际关系。
如同物理学定义宇宙基本由时间/空间/物质所组成,
我所知的心理学,定义世界由我/你/它与关系所组成。
人际关系,指的就是我与你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我”感到幸福,然而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是人际关系。
3. 人都追求自由;
万维纲老师看来对自由的追求程度,是区分强人和弱者的唯一标准。
比如追求的进步、幸福、自由的路线,决定人的“强”与“弱”;
在这个定义里,认为 自由 = 财务自由的人,是个弱者,
因为弱者的路线,是先实现进步,才能换来幸福,
对自由没有特别的追求 —— 也许自由只是幸福感之一,是进步的附加产物。
阿德勒学说则指出一条强人路线。
这条路线要求先要有自由,自由前提下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当你知道什么是幸福的时候,你就知道人应该怎么处理进步的问题。
要走强人路线,我们还需要一个关键思想:
凡事可以自己选择。
强人要走的是,在自发意志下“我”的选择路线,与“你”和“它”以及“关系”都无关,
不需要这些无关的客体与关系来承担选择的后果;
结果是好是坏,无其它地方能推脱,无其他客体能依靠,
一切成败,都源于“我的选择”,都由“我”这个主体负责;
是谓强人。
阿德勒认为,你的生活模式,完全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与其他人、与以前发生过什么,都无关;
与原生家庭无关;与曾经霸凌你的世界,也无关;
造成一切的根源,来自你的选择。
弱者善于(或说习惯于)把过去的不幸和性格的缺陷当做工具(甚至是武器)使用;
他们会抱怨这些不幸和缺陷,
但是他们“需要”这些不幸和缺陷来达到某些目的,
因而拒绝选择改变。
所以阿德勒学说被称为“目的论”,跟弗洛伊德的原生家庭与环境影响人生的“决定论”,截然不同。
想要改变现状得抛弃过去选择改变,但改变需要勇气;
所以岸见一郎说,阿德勒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巴拉巴西在《成功公式》这本书里断言,世俗的成功,是由社会决定的,是“我们”决定你的成功。
幸福真的取决于人际关系 —— 因为世俗的成功来自于别人对你的认可。
但阿德勒认为幸福确实取决于关系,但“好关系”不等于“别人对你的认可”。
能建构出自我与本我的“好关系”,独对世界对你的不认可而不动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谓气度。
强者和弱者的差别并不在于什么具体的技能,也不是性格上的“强势”,而是气度和勇气。
弱者️迫不及待的起跑,
跟着社会追求众人认可的幸福,一个接着一个,
没有忤逆大家的勇气,永远都在路上,一直追求那别人认同的幸福,
却也许一辈子都不明白自己要的自由是什么;
强者,先面对本我选择自由为目标,一步一步不为外界价值观所动,终于走进幸福。
因此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就很重要了,这必须讨论康德的哲学才能讲明白。
论自由-从康德 到 阿德勒
康德把人们一切被任何动力驱使的,
能套进“如果。。。就。。。”的句子里的倾向性行为,都归类为不自由。
举例 “如果我能让每月的收入现金流大于支出现金流,那我就达到了财富自由”,就是不自由。
经济学里提到,人的需求欲望是层层递增的,就算某个时间节点达到了财富自由,
一旦需求增加支出变多,还得再进步取得更多收入现金流,一直在进步的路上。
或许财富自由的幸福目标因你对贫穷的恐惧而驱使,
或许是你不愿被他人看不起的愤怒驱使,
或许是你有能自我实现,成为人上人的自信而驱使,
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我千辛万苦的做到了,然后呢?
康德认为,只有人自发性地执行无法列入上述条件式的行为,
这些行为没有条件不预期任何回报地,才是自由的。
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不受驱使。既不被别人驱使,也不被自己的欲念驱使。
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能是一个工具。
康德哲学认为人只能是“目的”,人不能是“手段”/“工具”。
我不做工具,也不拿别人当工具;我不受人利用,我也不利用别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是自由的,才是强人。
这有点难以执行吧?
万维纲认为,阿德勒的学说恰恰让康德的哲学得以落地执行。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根源就是人际关系。为什么烦恼?因为你总想获得别人的认可,
在关系里,总为获得别人的认可而驱使,而被认可驱使的人干什么都爱跟人比较。
比较过后要不自卑,要不自满。
在阿德勒的思想中,如果你是个真正信奉自由、相信人人平等的人,
那对其他人的行为既不应该批评,也不应该表扬。
因为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是在显示你与他人的不平等,都是想操纵别人。
想起今早青春期的女儿对妻子抗议 “不要把我当小孩!”,原来她已经意识到我们的居高临下,试图争取平等。
也不要被情绪驱使,人们以为能把情绪当成达成目的的工具,
从而影响他人或外界事物,殊不知被情绪驱使而行动的自己才是工具;
康德说,任性也是服从于某一种 inclination,任性者其实是自己的欲望和冲动的奴隶。
佛说,贪嗔痴三毒,众生皆苦。
不被人际关系驱使,所有的行动皆由本我出发,没有目的,不求回报,只因为“我知道这是对的,我想做”,
是谓自由。
论幸福
阿德勒说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但也是幸福之源。
人们最在意的总是在人群中的相对位置,幸福感常常是跟他人比较得出来的。
跟别人比,比赢了的确能得到幸福感,但常常遇到比不过的情况,怎么办?难道不要幸福了?
跟据万维纲老师观察,人们有两个策略面对这种大概率事件。
一个是假装幸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专门跟不如我的人比,强行给自己灌输幸福感。
一个是消极幸福:刻意地告诉自己,别跟人比。不去面对,其实只是害怕比较后的不幸福感。
万维纲觉得这些不叫幸福,这应该叫“苦”。
佛学里的苦叫 dukkha,就是“不满足”。比出来的幸福都是短暂的。
用岸见一郎的话来说,这样的人生就如同参加登山比赛;
你认为只有登顶了,才算是幸福的,登顶之前只能算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
这样,如果始终没有达成心中的大目标,那岂不是说一辈子都没幸福过吗?
就算登顶了,也还会发现有个更高的山头在等着你。
这就是前面说的,弱者永远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进步。
每个人对幸福有自己的定义,但它最好是由我主动,不是被驱动的。
阿德勒提出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
我是这样理解的,人找到对共同体能提供的价值,理解并认同,对这份价值自发地行动;
而共同体里的人际关系也认同这份价值并予以正回馈,形成共同体感觉。
这个共同体可能是一对情侣,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或一个国际社会。
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于对共同体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
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
也就是,幸福来自于对共同体的贡献;幸福感,则来自于自我认知的贡献感。
这就是万维纲觉得为何阿德勒能很好的解释康德,因为贡献感来自自我认知,
是自发的自评判的自定义,可以不带任何目的,这符合康德对自由的要求。
然而阿德勒不鼓励牺牲生命的贡献。人人平等,你的命不比其他人低贱或高贵;
此外人都死了,幸福感何来?这个牺牲往往沦为共同体的宣传工具,价值也无法被已经死掉的你观测,产生幸福感。
这让我想到量子力学与传统物理学最大的不同,在于量子需要观测;在没有观测前,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少了你自己这个观测者,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你是幸福还是不幸福,永远不确定也不再有意义。
我与你的课题分离
阿德勒的这套哲学,是教你怎么主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事情就是这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个情况。 但是意义,你可以自己选择;
而选择了意义,你就选择了生活模式。
因幸福存在于人际关系中,关系的两端是“主体”我与“客体”你,
而幸福感由“我”这个主体来自定义,因此幸福由我的角度来出发找寻,
何谓“我”跟“我与你”的幸福。
阿德勒哲学认为人生并不是由通往几个目的几条线组成,
而是无数个“点”接续而成;也就是每一个人生的当下都是“目的”,
所以不存在连接目的到目的一条线,那是条原本串接着每个幸福,而由进步组成的线。
据此,目的=幸福=进步,这就是自由,而幸福就在你认真走的每一步中;
因此“认真的活在当下”,大概能描述“我”的幸福。
接下来讨论“我与你”的幸福。
阿德勒提出了课题分离。每个人有自己的课题,只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别人干涉了你的课题;
如果人和人之间都有一个界限,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人生就能简单化,每个人都会有自由。
“我爱你,与你无关”,如果秉持这个信念的人能把课题留在我这里,
不去死灿烂打的对你贡献,那就是课题分离,
否则这种贡献不是幸福的,这个“贡献”不会有共同体感觉,
只是对我的课题感觉过于良好,而去干涉了你的课题。
(关于课题分离小编还在消化思考,尤其万维纲提到逼孩子学习就是课题干涉的例子,
逻辑上同意但心理接受不能,我想当下我还是选择不自由,成绩下滑该逼就逼)
建立共同体感觉
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是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的终点则是建立良好关系,也就是“共同体感觉”。
课题分离解决“自由”的问题,而共同体感觉解决“幸福”的问题。
建立共同体感觉分三步。
1. 自我接纳:认识自己,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不要欺骗自己。接纳自己后,再选择:要不要改变?
2.他者信赖:阿德勒要求我们无条件信赖他人。这个在复杂社会里当然有些执行困难,
但如果缩小到情侣与家人间,也许有可行性。
另一个角度看来,如果把无条件的条件拿掉,这个是在关系里以伙伴合作代替敌对竞争。
伙伴合作,就是一种共同体。
3. 他者贡献: 就是上述的对共同体提出贡献产生价值,但决非自我牺牲。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步是一套递进的逻辑。
有了自我接纳,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后果,你才不怕被别人背叛,你才会有他者信赖。
有了他者信赖,把别人当做是伙伴,你才愿意做他者贡献。
阿德勒提出的,其实是一套如何在人群里找到幸福与自由的哲学。
佛说众生皆苦。有谁不是以生命与自己的命运一辈子性命相搏,至死方休?
勇敢与之对视是一生,闭眼随大流也是一生,
如何看待它,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对现在的我来说,只求酣畅淋漓,但愿不枉此生。
这就是任我行说的:人越老,心越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