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的你会比今天的你更优秀,你还会介怀今天的失败吗?”
这本书是在2020年的新年读书会上,听书友推荐的,拿到这本书,细细读了下来,感觉收获颇多。在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想把自己套在固定的一个模式中,如固定型思维或者是成长型思维,直到最后看到作者说,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结合体,仿佛才豁然开朗。固定型思维决定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决定着我们性格的基础方面,而成长型思维激励我们,让我们不断去完善自己,不断成长。
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作者首先就引入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概念,并且对两种思维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详细区分了两种思维是如何影响我们对于事情发展的认知,以及我们自己是如何在过程中起到作用的,以及两种思维模式是如何影响我们做出下一步的决定的。每一件事情看似简单,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也并非简单的要求我们每一件事情都如同打鸡血般,不屈不挠,多维思考精进自己直到成功而已,成长型思维最强调的是努力的作用,而非迷信成功打给我们的喜悦。努力是我们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却并不必然会带来成功。人生路途漫漫,相信努力的作用,不断前进,比沉醉在一次次的证明和成功中更加重要。
每个人因为遗传,个人经历,能力培训,个人努力等等方面的不同,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每个人都相信,人的某项特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我们唯一不确定的是,锻炼会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而所谓的天赋是否是无法企及或改变的。而作者卡罗尔在这边就引入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型思维会让我们一遍一遍地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极度在乎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并将评价与自身价值能力挂钩,对挑战感到恐惧,讨厌失败。固定型思维要求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是最好的,要求现在就要做到最好,不允许之后的学习过程,并且我就要是做的最好的,如果别人做的比我们好,那就是对我们的挑战,我是失败的。并且,固定型思维鄙视努力,你必须要毫不费力的成功,或者说,看起来毫不费力云淡风轻,这才是值得称道的。例如说在影视作品中,我们更喜欢超级英雄,更喜欢那些一下子就取得了成功的情节,一天超级英雄因为一场特别的遭遇,例如蜘蛛侠被蜘蛛咬了一口,美国队长注射了药物,钢铁侠得到了盔甲,之后,他就变得特别了不起。人们总是特别崇尚天赋。
而成长型思维看上去就没有那么酷了,“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和成长。”光光从接受成长型思维的概念上来说,就必须承认,自己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可能是不如别人的,更不要说还要接受并不确定的努力,各式各样的挑战了。
在说到这两种思维模式对于人的影响来看,作者主要是从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的理解,并且从固定式思维方式和成长式思维来理解肯定和赞扬对不同思维模式人不同的作用,虽然肯定和赞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你选择的是对成功的赞许又或者是为了成功而付出的努力做出赞许则会完全不同。如果你夸奖一个学生在考试之中取得了好的成绩,那么是否下一次,当他不能取得一样的好成绩时,他是否就得不到你的夸奖了?如果你夸奖一个孩子聪明,有天赋,那么当他表现得不那么让人满意的时候,他是不是就是不聪明,没有天赋的了?固定式思维者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更希望选择成功而不是成长,他们想证明自己很特别,更聪明更有天赋,甚至高人一等。如果你被别人认为是天才,人才或者是具有某些才能,那么你会损失很多东西,努力会贬低你的价值。
而否定对于不同的人作用也是不同的。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尤其是女性,往往会过度在乎别人对你的否定,“如果他们批评我,那他们说的一定是真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刻板印象,以及对他人评价的信任,会让我们对于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设限。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在事情尽在他们掌握之中时感到兴奋不已,而当事情变得具有挑战性,当他们感觉不到自己聪明且具有天赋时,他们就会丧失兴趣。失败从一种行为(我失败了)转变为一种身份(我是一个失败者),这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尤其如此。而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失败也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它并不能对你下定义。它只是一个你需要面对和解决并能从中学习的问题。你并不一定要觉得自己对于某件事情很在行才会去想做这件事,有时候你投入一件事,恰恰是因为你不擅长做这件事,并享受做这件事情的乐趣。成长型思维者乐于接受自己的一些不完美之处,特别是那些并不会给我们自己和别人生活带来危害的。
而关于能力这件事,虽然有些人可以通过少量或者零培训做到某些事,并不代表其他人在培训之后做不到这件事,有时候他们甚至可以做到更好。太多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人为,一个人早期的表现可以告诉你有关他们才能和未来的一切。能力是无法改变的。对于固定型思维者,困难或者挑战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或者没有能力,告诉孩子们他们很聪明,遇到挑战时他们却感到自己很愚蠢,尤其是一旦贴上了否定的标签,就会让固定型思维者陷入困境。从天赋和智力方面肯定,可能会让固定型思维者更加担忧暴露自己的不足。在遇到其他的困境时,这样的担忧是让他们担忧自己的表现会再次验证它,导致无法将足够的精神集中在要做的事情上。并且,固定型思维者热衷于责怪他人,找借口,打压批评者和竞争者。
而对于发展型思维者来说,困难则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努力并不代表你脆弱,而是为了让你更加聪明。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那些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孩子,有很强烈和稳定的归属感。即使身边依然充斥着否定,他们依然可以保持这种归属感。并不是所有人从一开始就是天才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挑战都能获得成功,但是只要你在每次练习或者比赛结束之后,都认为自己尽了全力,那么你永远是一个胜利者。需要被不断肯定的,不是成功本身,而是为此而不断改变付出的努力。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夸奖孩子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夸奖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坚持不懈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所得到的成就,向他们传达技能和成就是通过不断地投入和努力得来的。而当孩子们快速完美地完成一项任务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更加有难度的挑战。不要评判,要去教导。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写到这里,我们大概会得出固定型思维是不好的,而成长型思维是好的。我们应该要学习成长型思维,但个人并不会在某个时刻忽然获得了成长型思维,只能通过一个过程,一步步接近成长型思维模式。我们都拥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告诉人们他们是谁,或者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聪明、有天赋的孩子),而且会告诉他们如何成为这个理想中的人(表现优秀)。这种思维模式能够为你提供自尊心的方案,还可以让你获得他们的喜爱和尊敬(表现优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心理形象。固定型思维模式限制我们,让我们自我否定,不愿努力才是我们需要去克服的。并非我们保持本色,就能保证一生就可以得到成功,财富以及荣誉。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是什么样的事件或情景触发了我们的固定思维模式?是什么样的事件和情景让我们认为自己(或其他人)的能力是固定的?是什么样的事件和情景让我们认为评判比发展更重要?成长型思维是建立在相信变化的基础之上的。
成长型思维模式需要不断得到训练,不断提醒,不断训练。改变不会自己持续,必须被刻意地保持与重复,思维模式的转变不是采取一点建议就能完成的,而是意味着用全新的方式看待问题。成长美学就是相信累积的效应。
终身成长。
作者简介: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她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现任斯坦福大学路易斯和弗吉尼亚·伊顿心理学教授,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她的著作《自我理论:它们如何影响动机、人格与发展》(Self-Theories: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被世界教育联谊会(World Education Fellowship)选为年度好书。她经常为《纽约客》《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波士顿环球报》撰写文章,也曾登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今天》和美国广播公司的《20/20》等新闻节目。
◎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总结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经典作品。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关键在于思维模式:是满足于现有成果、避免失败可能的固定型,还是以努力为豪、寻求挑战机会的成长型,决定了你能在成功路上走多远。
◎ 2017年9月,作者卡罗尔·德韦克以对“成长型思维”的突破性研究,荣获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此套理论鼓励学童积极评估及发展自己的潜能,在教育界影响深远。
◎ 夸孩子“你好聪明”还是“你真用功”更有意义?如果一段感情需要努力经营,意味着我们注定不适合在一起?一位天才老板带领一群天才员工,就一定能缔造卓越?思维模式的不同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你有充分的机会与可能扭转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