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想要理清的问题是:产品经理这个靠感觉吃饭的职业,是否真的有提升感觉的方法?如何不靠模糊的感觉来培养产品感?可操作的学习方法又是什么?
一、重新理解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是每位产品经理都必做的事情,甚至认为这是提升自己产品能力非常关键的一种方式。其实大部分人对“竞品分析”的理解和运用方式都是错误的,准确的说是这个概念本身就有误导性。概念不仅仅是概念这么简单,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语言会束缚你的思考。至于为什么,等等会进行解读。
通过分析竞争产品来学习,会有个致命的问题:你的思维和最终做出来的方案,很容易被竞品限制住,而竞品的上限就是你方案的上限。所以就不用谈什么创新,更别想做出颠覆性的产品。
互联网产品的创新和发明家在技术方案的创新,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载体是软件,另外一个的载体是实体物品。
先来了解一下一组数据:
发明家发明技术方案,在不同级别的发明占比和答案分布:
一级发明,32%,问题及答案存在于某个专业领域里
二级发明,45%,问题及答案存在于某个行业领域里
三级发明,19%,问题及答案存在于某个学科领域
四级发明,低于4%,问题及答案存在于问题起源的学科边界之外
五级发明,低于0.3%,问题及答案超出了现代科学的边界
对于级别一和二,只能算是小优化,以前的经验是有帮助的。对于三级问题,以前的经验是中性的,在更高级别上,经验会使思维过程偏离最终解决方案。对于四五级问题,以前的经验会干扰发明家,引导发明家通过惯性思维来发明创造,偏离了最终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对产品经理有两个大启发:
1、竞品分析会局限我们的思维
运用到产品经理,日常进行产品设计时的创新,通过研究竞争产品来学习,会被惯性思维所干扰,导致偏离真正的创新方案。大部分产品经理通过竞品分析得出来的“发明”,只会是一级发明和二级发明,77%的发明都是类似的、平庸的。因此,在产品设计时,要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特别是一个产品最核心的那20%功能。在其它层面资源差不多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和别人同质化严重,又比别人晚推出的产品,注定是要挂掉的。
2、创新不来自竞品分析
我们把“发明”换成“产品”,也可以得出四级产品和五级产品的出现,一定不是来自以前的和现有的经验,也就是说要做出优秀的产品,答案一定不是来自竞品。就像颠覆微博的是微信,一定不是一个长得像微博的产品。颠覆Facebook的Snapchat,一定不是一个长得像Facebook的产品。所以竞品分析这个方法一定要非常谨慎的进行使用。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为什么竞品分析会局限我们的思维,限制产品的创新。
无论是国外的facebook、Twitter还是国内的微信、微博,都是有转发的功能。大部分研究过这些产品的人,都惯性思维的直接抄了转发功能,但没有进行深度和长远的思考。因为任何功能只要你想做,你都能找到对应的用户需求,对应的用户使用场景,但是证明这个功能有需求不代表它就适合自己产品的定位和方向。
所以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社交、社区产品都有转发的功能,只有少数产品经理做到把产品、目标用户思考清楚并决定不做转发功能,甚至回到转发背后的用户需求,重新定义了“转发”功能。
例如Instagram就没有做转发功能,为什么呢?我们先来重新理解转发功能。
破除惯性思维的方法:回归原点,将功能背后的用户需求,进行描述,最好是多种场景都能思考到。
对于使用转发功能的普通用户:
1、将好玩的内容给朋友看、互动
2、转发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装逼
3、借用内容表达自己的立场
4、收藏好玩的内容
对于看转发内容的普通用户:
1、看关注人的分享内容
2、看关注达人的分享内容
对于使用转发功能的达人用户:
1、用转发有目的性、利益性的推人、推内容
2、用转发将好玩的内容分享给粉丝
3、通过转发来接广告赚钱
那么现在回到Instagram,有两个关键点决定了不做转发功能:
- Instagram的定位不适合做转发:Instagram偏基于图片社区、平台而不是熟人社交,因此用户的关注点在于感兴趣达人的内容、行为,而不是他们转发的内容。微信则恰恰相反,我们对朋友转发的内容会很感兴趣。Instagram不做转发功能,让内容消费只能回归到源头、创造者,而不是转发的那个人身上。
- 达人用户使用转发功能的人性:最真实的情况是达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自己多用转发增加内容在粉丝那边的曝光,然而其它达人也是这么想的,结果一起强奸用户,把用户关注人的feed给破坏了。
因此Instagram没有做转发,而是让用户去看关注人的行为,赞了哪些内容、关注了谁,而不是让转发的内容把关注feed给破坏掉。
所以,通过去了解转发功能背后的用户使用场景,不但可以解释Instagram不做转发,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微信要做转发,因为基于熟人社交,熟人的转发的内容朋友也很感兴趣,也没有达人用户来破坏朋友圈。而基于媒体的微博恰恰相反,需要转发功能来增加媒体事件的传播和热度,二手信息的流动。
产品功能的术语会存在固有的惯性,第一个把转发功能命名为“转发”的时候,这些词汇不是中性的,它们保留了自己的内涵和倾向。它已经深深影响任何使用过它的人。只有重新定义它,回归需求的源头,才有可能跳出它给的框架,想出更适合自己产品定位和方向的做法。
恩格斯说:在科学中,每一个新观点都带来了技术术语的革命。这句话可以改成:在产品中,每一次重新理解用户都带来了新产品的诞生。重要的不是功能,而是特定的用户场景。
我们所研究的竞品、竞品功能将会局限你的思维,它们的上限将会成为你产品的上限,产品经理在做出产品时,用具体的词汇来描述某个功能,我们作为竞品分析者也常常被这些功能教育和培育。这些功能都会存在特定的边界,要做出新的东西,注定是要拓展这些边界。
二、正确看待竞品分析
虽然分析了竞品分析的弊端,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竞品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快速学习方法。那么什么场景下进行竞品分析合适?
每一款产品都存在20%的核心功能,80%的用户在使用。剩余80%的普通功能,20%的用户在使用。因此,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产品20%的核心功能要跳出竞品分析,结合用户场景和产品方向,做出相对创新的方案。80%的基础功能,可以通过研究优秀的竞品进行微创新,这是我对竞品分析的理解。
另外认知科学已经告诉我们,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语言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因此,我把竞品分析换一个说法叫:竞品用户分析。这会让我们跳出只分析竞品功能层面的局限,回归到用户。
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是要了解清楚竞品用户的使用场景,另外一方面是要回归自身产品的定位和方向进行结合,不然很容易盲目学习和照搬。毕竟微信的用户使用转发功能的场景和微博的转发是很不一样的。
三、产品的高阶学习
刚才的大量内容都在聊竞品分析,现在就回到更有趣的内容,也是更通用性的内容。通用性高也意味着概括程度高,抽象级别高,因此才能复用到更多的方向和领域。
先来看斯坦福教授马奇对人类两种学习方式的解读:低智学习和高智学习(马奇被称之为“大师中的大师”,成名极早,三十岁时即与诺贝尔奖、图灵奖双得主司马贺主编《组织》,开创组织研究的卡内基学派。)
- 低智学习: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为
- 高智学习:理解深层因果结构并用其指导以后的行动
换成产品的学习也是一样的...
- 产品低阶学习: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与成功相连的产品、功能
- 产品高阶学习:理解深层产品、功能因果结构并用其指导以后的产品设计
所以借用大师的思路,产品的高阶学习其实是:高阶学习思维+无数产品工作实践+竞品用户分析,然后日积月累下对特定领域的用户非常非常了解,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四、对产品经理产品感的理解
业界许多产品大神都在说产品感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但是又没告诉我们如何进行训练,甚至把这个能力神话了,真是坑爹啊。指明了一条路,却不告诉我们如何走...那么产品感、产品能力提升有方法吗?当然是有,不然哪来这么多大神。
让我们看看张小龙和纯银两位产品前辈的原话:
- 纯银:我从来都不喜欢产品方法论,经常说,做产品靠感觉,也就是靠产品经理的经验和直觉。
- 张小龙:对于复杂事物,如何“抽象”为一个简单模型,是需要大量案例锻炼的。但是,如果经过一万小时的有意识的朝某个方向的训练,并且是极为理性的思维和实践训练,是可以获得一些直觉的。大量的理性训练有助于形成一种对同类事物的识别模式,这种模式形成直觉。
所以总结他们的话就是:通过大量产品工作实践和理性训练,进而获得产品感觉和直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足够的品味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范围)
另外张小龙强调的“简单模型”和“形成一种对同类事物的识别模式”,也是在启发我们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个正确答案,因为这辈子的类似问题还很多,无穷无尽。更重要的是探索寻找答案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建立和训练一个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答案的高阶思维,批量解决问题。获得这样的能力就是大牛们口口相传的产品感、直觉了吧。
那么,如何进行“理性”训练,各位有悟性的产品经理应该明白了吧。
五、谈一谈神秘的美图公司
来公司之前,一直有个疑问。美图公司总部在厦门,和北上广深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加班时间不多,技术人才资源少。为什么还能够在图片、短视频领域做出不错的产品?
现在在公司跟着产品团队做美拍,已经接近两年半,慢慢也找到了答案,起码接近答案。
此时此刻是冒出几句话,是无数次产品会议和产品讨论中欣鸿和北够不断灌输给我们的: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有什么需求;思考产品要去功利心,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产品能否感动自己;产品不为社区化而社区化。
以上几句话也代表了美图系产品的风格和原则,这些话的总结起来就是:思考产品,要回归用户。这些做法,背后的科学原理是:1、不被别人限制 2、找到符合自身的产品创新方案 3、让用户爽的产品体验。
从新手到专家,需要在对的方向上进行深度学习。将大牛们的“简单模型”在工作中进行反复使用、调整、完善,然后慢慢的形成自己的“简单模型”。如果有机会真想请教一下产品大牛,要胜任产品经理这个方向,需要掌握多少“简单模型”。字面上了解“简单模型”是没用的,只有经过大量训练才能内化成自己能够运用的“简单模型”。在心理学中,前者叫外显知识,后者叫内隐知识。而后者才是新手和专家最大的差异。
越是研究产品大牛,越是深知自己产品道行不足。在产品这条路上,以后会继续犯错,做出打脸的事情。每一位优秀产品经理的背后,不知道要搞砸多少产品和功能...
拓展认知:
产品体验好的产品不一定成功,例如same。而成功的产品不一定体验好,例如微博。就像好相处人不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不一定好相处。这些案例都在启发我们,产品又分成很多类型。在某些类型下,产品体验好,不足以形成关键性竞争力。所以如果要评估产品经理在某个产品下的能够发挥的空间,要看产品类型和产品所处阶段这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