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1
我2009年10月16日写过一个蚂蚁小说《车展》,不足300字也————
车展(蚂蚁小说)
□陆可爱
今年中秋过得非同一般,参加了20年高中同学聚会。
20年弹指一回间,昔日的毛头小子都步入中年行列。大体轮廓还是依稀如旧,只是体态变得或胖如佛,或瘦如鹤。
觥筹交错,慷慨豪饮,不醉不归。
翌日醒来后,握手言别,各奔前程。
他,在乡下一所中学当校长,包个桑塔纳,走了。
他,在县城某局是一副局,招着单位的马自达,跑了。
他,在一女子监狱干医生,钻进上海别克,溜了。
他,在上海一家美国鬼子公司为项目经理,开着一汽奥迪,飞了。
他,在江南开一家消防方面的工程公司,驾着宝马,奔了。
他,在南方搞房地产生意,使着博基尼轿车,回了。
我,一个普通人民教师,站在场上,看着我的坐骑—— 一辆破自行车!
2
在微信里看到大家在传阅我大学的同学丁立梅女士的那篇《那年,那次远行》,我也按耐不住了,便趁着值班得时间写一篇关于我家的自行车故事,一吐为快,不敢比赛,丁美女已经国内赫赫有名的“最为感人的作家”,我还是默默无闻的“三栖教师”————职称上的是思想政治,我们大学同上的是政史系;日常教学的是初中历史,历史比思想政治好上;平时抢着的是语文老师的“行当”,主编搞了一百多本读写教辅书籍,自谓之“著作等身”也。欢迎广大粉丝拍砖!!
远去的车影
□陆可爱
“书同文,车同轨”,在我眼里,车不仅仅是车,更多的是家的缩影、家事的侧影、家境的剪影、家史的光影。
引车卖浆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尾,那时候,家里很穷,穷得东借西借蹭日子。穷的主要原因,一是父亲多病,父亲年轻时跟人家上河工拼推小车落下了内伤;二是嘴多粮少,上有卧瘫在床的祖父,中有病怏怏的父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四个孩子。全家竟靠母亲一人那可怜的工分在苦苦支撑着,犹如泥泞中推小车子一样,举步维艰。
我上小学时,我家竟有了全庄人羡慕的奢侈品——永久牌自行车。不是因为我家多有钱,而是我家有后门——我舅舅在供销系统做干部,他帮他妹夫弄了一辆自行车。
有了这辆自行车,父亲开始了小商小贩的生涯。先开始,三天两头地骑着车,进些日用品,开着代销店;后又贩些油条,走村串户;再后来,父亲又跟着风去淮安、连云港一带贩狗皮。
日子,就在车轮滚滚下,逐渐好转起来。父亲硬是用自行车,送走了三个大学生,一时成了四村八庄的佳话。
光车骏马
上个世纪90年代,我成家了,有了儿子。母亲已经去了老大家带孙女了,父亲高兴地来骑着他的自行车,屁颠屁颠地来带他的孙子。真是多子多福啊,竟然因为儿子们成家立户,老俩口过上了“分居”生活。
那时,我还在乡下教书。父亲也不大好意思呆在家里,就天天用自行车驮着小孙子,到处闲逛着。在东街头看着车来车往,在滨海商场里东张西望,在人民剧场外听着淮剧,在医药公司的鱼市口侃大山,在南庵市场看讨价还价……小孙子嗮得雪黑,他倒交上了不少新朋友。
孙子,就在车架杠杠上,逐渐长大起来。父亲硬是用自行车,驮大了他的“陆氏香火”,一时成了左邻右舍的点赞。
汗血盐车
父亲的遗物,早在几年前的一把火中,烧的一干二净。父亲的自行车精神,在我的身上也发扬了光大。
想当年,我骑着自行车到东坎街相亲,一见钟情,一坐到天黑;一到星期天,风雪无阻,硬是骑得屁底生疼,二个多小时的折腾,四五十里的乡间小路
,也阻挡不住爱情的召唤;二个月后,居然“裸婚”“闪婚”了,用自行车把心爱的人迎回来了家。
想当年,我也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去卖儿童衣服。爱人会裁缝,做的一些孩童衣服,让我下班之余去吆喝。
小日子,就在车轮滚滚中,逐渐好转起来。我们也用自行车,打拼出一片天地来。
如今,自行车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骑自行车的日子,永远不会忘记,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去,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