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老师,或者校长,抑或教导主任,总之,你是学校的一位教育工作者。当你某天经过校园时,看见一位调皮捣蛋的学生正在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你会怎么做呢?
也可以更换场景和人物。假如你是一个家长,在小区看见自己的孩子正在用泥块砸旁边的小伙伴。你又会怎么做?
答案一定大同小异 —— 如果是学校的老师或校长,会把犯错的小孩叫到跟前,指责其错误行为、勒令其改正。或者加上罚站、写检察、请家长之类的惩罚。如果是家长,会制止并严厉批评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态度不端正,可能回到家还会被揍一顿。
这些常规的方法对部分孩子来说或许会奏效,会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及时改正。但如果老师或者家长处理的方式过分简单粗暴,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从此进入惩罚无效反复犯错的恶性循环。
可能你会问:那孩子犯了错,难道我们不该惩罚他吗?难道还要奖励他给他糖吃?其实,还真有人这样做过。那是很多年前发生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身上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这应该是段广为流传的教育佳话,但我昨天才第一次在书上看到。或许很早以前也读到过吧,只因为当时不是一个母亲,便没有去留意这类话题。
看到这个故事,我的确内心有所震撼。想到自己教育女儿的方式,总走不出“唠叨”、“怒吼”、“巴掌”三部曲。面对她的种种问题,我每次都或苦口婆心或声嘶力竭貌似费了很大力气,但是结果呢?收效甚微。
很多如我一般的家长,总是太急于去“纠错”。一看见孩子有点问题,觉得不马上指责纠正,就对不起“家长”这个身份,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在跟孩子沟通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又不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去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我们经常象一个“表演者”,只顾自己“管教”得过瘾,感动了自己,却无法浸润孩子的内心。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短视”的家长只着眼于孩子眼前的错误,象西医一样用打针吃药或者做手术的方法只治其标;但真正好的教育者,应该象中医一样整体化、系统化地去分析孩子问题背后的成因,并通过“调理”来强壮孩子性格和品质的根基。
如何才能调理好孩子品性的根基?那就是挖掘出孩子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爱心。作为教师或者家长,是戴着放大镜去看优点,还是戴着显微镜去找缺点?不同的做法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和命运会迥然不同。
如何巧妙、有效、艺术地对待、处理孩子所犯的错误,既考验我们的智商,更能反映我们的耐心、爱心和悲悯之心。
惩罚孩子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他纠错,而是打动他的内心,唤醒他的良知,这样他才能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朝阳光、积极、友善的方向去成长。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曾在网上看到美国黑人教育家丽塔.皮尔逊的演讲视频:《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冠军》。这段演讲的主题是“老师如何对待差生”,但是它透露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每一个家长如何对待孩子身上出现的所有“问题”。
这段视频我反复看过不下十遍。我觉得,皮尔逊短短7分钟的演讲基本上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和方法。
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这段视频,以下是视频结束前,皮尔逊对教育工作者的金玉良言: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冠军,一个成年人要永远不放弃他们,懂得联系的强大力量,坚信他们可以变成那个最好的自己。这个职业很艰巨,但是这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的,因为我们是教育家。我们天生就是重塑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