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面对砖红色的行政大楼,我将会回想起母亲带我踏过一中大门的那个炎热而遥远的下午。那个时候我还未曾想到,这片美丽的校园会承载我如此丰厚的成长的重量,记录青春日子里的太多情谊。
并非经过提前招生考试,而是借着不错的中考成绩进入了一中444班。记得当时年纪小,刚满十四岁异乡求学,难免会有孤零之意,而身处一个如此优秀的集体,又有着强烈的寻求认同的愿望。在一中的三年,老师的无私关怀与帮助,同窗好友的鼓励和同行,集体强大的凝聚力以及母校求实而不失活泼的氛围,让我更多的感受到一份厚重的归属感和几成奋进之中的安宁。离开校园三年了,回过头来看,仍然是满怀感激。
师恩难忘,是因为一中老师对学生的投入和关怀给了我前行路上莫大的力量。老师的鼓励让我懂得了如何去面对挫折,找回自信,更让我懂得怎样去付出和爱。
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我的班主任袁老师。作为班主任,袁老师并不把成绩指标当作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重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的潜力与才能,真正关心我们的生活。语文课堂上有他的循循善诱,熄灯后的宿舍有他提醒加衣的声音,清晨篮球场上有他加入后的笑声,那条从西六栋到校门口的路,也有他带着我们一起跑步的威武身影,甚至在高考之前,还有他精心安排的音乐课帮助我们释放压力。袁老师之于我,是严师,更像是一位慈父。他给初次参加演讲比赛的我悉心改稿而随后又安慰着比赛时筐瓢的我这不过是一个开始。他鼓励我写好文章,并帮我投到学校以外的文学比赛参赛。当我成绩陷入低谷的时候,他教会了我如何从总结中反思,怎样及时地改正错误,得到提高,这才没有让我轻易迷失方向。袁老师跟我们说过,人不是显得伟大,而是要成为伟大,所以在学习生活之中总是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说过要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袁老师的谆谆教诲至今仍然记着,提醒着我在低头赶路的时候不忘抬头看天。
英语老师MS陶是一个极富耐心和关爱学生的人,她的关怀像一股涓涓细流使我受益。进入高中时我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自己埋头做各种专项练习但成绩却不见长,MS陶在几次考试和谈话之后注意到了我,在课堂中她会点名让我和学得很好的一些同学上台展示,帮助我开口说英语,而考试后的晚自习,她则会叫我们到五楼的办公室长谈一番,MS陶不仅善于指出我们学习方法上的问题,还教会我们如何把心态放松,加上坚持练习。这样从高一到高三,我的英语有了很大的提高。
物理老师陈老大帮助我找回了学习物理的自信,是他告诉我只有丢弃浮躁才能取得进步。高二进入到高三的那个暑假第一次考理综,物理成绩是刺眼的56分,我记得当时怀疑自己的情绪淹没了一切。而在陈老师的办公室里,他抽着烟,凝神皱着眉头,提醒我要收起浮躁,分析自己的问题,抓好基础的知识点慢慢提高成绩,却并未出现一个指责的字眼。高三上学期,我和同桌出现在了陈老大的物理补习班,就在第二教学楼的第一间教室,从受力分析到电路的设计再到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得到了逐步地解决,在陈老师的提醒下,课堂上也更加专注,成绩终于有了起色。大学我学的是物理专业,也是很大程度上受了陈老师的影响。一中的老师都是这样,真正地关心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我想也正是如此,一中才会一直以来保持着辉煌的成绩吧。
同窗情深,来自于我们并肩挑战时候的相互扶持,我从集体中吸收能量,才会在失落时毫不退缩,选择坚定。
444班的同学来自各个县市,三年相处下来,相互成绩的竞争从来没有降低,但是我感受到最深的却是一种互相帮助和一起努力的氛围。我记得每一次的篮球赛,身体并不占优势的我们却在齐声加油中拼得最凶,高二的时候还神奇地进了八强。我记得运动会时在寒风中写完通讯录后跑向主席台的身影,也记得自己跑完八百米后递过来的热水。我记得我们唱着自己创作的班歌,每一次排练与表演时候的场景。高中宿舍楼前都有乒乓球台,饭后我们班的人总会围在一起,乒乒乓乓的是青春岁月里的一首歌,也是最醇香的一壶酒。更多的时候,在寝室里有室友相互提醒着休息,在教室中有同桌忙着提问解题,学习那种一起促进相互认同的氛围,正是我如今最为怀念的。
另外一个让我感觉充满着力量的集体则是高一时开始参加的化学奥赛班,高二的时候因为担心学习跟不上而退了出来,高三的时候参加初赛又意外地进去一起准备了两个多月,和化学班的那一群同学在湖南师大上课,在实验楼看书做成片的题,接受侯老师的俯卧撑惩罚,还有他们帮我补落下的功课,虽然我最终没有获得省一等奖,不过最为难忘的却是这一段战友般的情谊。同窗情,最难相知,高中三年一路走来,发现有人在一直陪伴着自己努力,这就是回忆深处最为珍贵的。
如今的校园,教室和寝室都装上了空调,寝室都装上了热水器,多媒体更多地出现在课堂,田径场也翻新了一遍,校园发生了很多改变,一些关于我们的记忆也跟时间一起渐渐消逝,然而每次回去总能寻到熟悉的气息。那些年在田径场上跑步的前后两个人,那些年一打下课铃就冲下四楼杀向食堂的激情,那些年在篮球场上不服输的身影,当然还有在一中食堂吃过的每一道饭菜的味道,都随着时光轴顺时针远去。入学那年相识的女孩和守在电话亭前的等待,冰灾那年在路上摔的跤和洗过的冷水澡,高三那年堆起来的浅绿色试卷和笔记本,在讲台上挂着的红色横幅和立下的高考宣言,在体育馆里全场唱起的《真心英雄》,也更多地化成了一壶老酒,镌刻在生活的上下了。
宁乡一中带给我的,是少年慢慢长成为一位青年所需要的独立和自信,是一种拼命向上不停歇的氛围,是建立在包容之上的广泛认同,这也许是来自一中百年来形成的深厚底蕴,是每一位用心的老师的付出,也是每一个一中学子的共同努力。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体味着和友人一同并肩奋斗的滋味,感受到师长真诚无私的关怀,我学习了在挫败后找回自信,在迷茫中坚定步伐。过去的日子并不算漫长,转眼我就已经踏出青春,继续在更远的大地上求学,月满桂香之时,正是母校百年校庆之际,拾起一片贝壳,贴近耳边,倾听着青春岁月的美好,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