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用车行业发展趋势
2016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是 1109.94万辆和 1194.23万辆,同比增长 7.23%和 9.23%,增速基本达到预期。
但不可否认2017年中国经济存在下行风险,消费能力的减弱势必对汽车制造行业产生影响。
如何在并不是非常乐观的市场行情下寻求突破,财小鲸先为大家分析一下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1、轻量化的环保汽车成为乘用车的发展趋势之一
政策的出台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1.6L 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大大刺激了小排量汽车的发展 。
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到 2020逐步降至 5.0 升/100 公里的目 标。 乘用车 2020 年百公里油耗限值 5L 以下,这意味着 2015-2020 年乘用车相较现在油耗标准下降 38%,而 2020 年汽车 CO2 排放值 112g/km,相较现在下降 28%。汽车轻 量化有望受益于乘用车油耗标准压力,迅速渗透进入乘用车市场。
2、智能驾驶
智能辅助驾驶乃至无人驾驶更是风生水起,美国已经宣布将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合法化。而作为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核心技术之一的主动安全系统(AEB),也纷 纷被欧美日各国列入相关法规。
欧盟将 AEB 列为 E-NCAP 五星评级标准配置。美国近日与二十家车企签订了一份协议,到 2022 年将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作为新车的标准配置。
而目前上述相关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绝大部分掌握在欧美日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手中。国内零部件厂商想要在国际上同台竞技,也需打破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难关。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拓普公司顺应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从众多汽车辅助生厂商中脱颖而出。
拓普公司传统主业为汽车NVH(即减震降噪及舒适性控制)领域橡胶产品和隔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消除来自汽车动力总成、路面及空气带来的噪声,提升整车的舒适性和平顺性。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NVH 供应商,2011-2013 年橡胶减震产品为国内龙头,隔音产品国内排名第六。
二、推动拓普发展的“三驾马车”
拓普集团主营业务十分明确,定位很清晰。公司的主营业务汽车零部件在2016年上半年实现164179万元收入,各部分产品所占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的占比入下图所示:
图一:拓普各分产品营收占比和毛利占比
图二:各分产品增长率
1、有望继续维持国内橡胶减震部件的龙头地位
公司主要从亊汽车 NVH 领域橡胶减震产品和隔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公司凭借其一流的研发能力,先后进入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奥迪、宝马、特斯拉等知名汽车制造商供应体系。
如果国内乘用车销量未来五年以平均 6%的年化增速增长,每套乘用车橡胶减震产品平均价栺为 600 元,到 2020 年单车配套价值升高至 650 元,到 2020 年橡胶减 震产品国内市场空间约为 184 亿元。
这是一个有着巨大需求的市场,目前国内尽管自主供应商数量较多,但具备同步研发、系统集成和系统配套供货能力的企业仍较少且产能有限,因此目前一些中高档汽车橡胶减震产品仍须进口。
若供应商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将难以获得中高档市场的青睐。且目前国内橡胶减震产品企业与主机厂配套斱式部分为事级供应商模式,单车配套价值略低,未来随技术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拓普有望逐渐成为一级供应商,提高配套价值,增厚收入。
图三:拓普集团橡胶减震产品的市场份额
同时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经形成了极富竞争力的渠道优势,OEM主机配套、汽车后市场业务两大方向;国内、国外两大市场齐头并进。销售渠道覆盖全球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沃尔沃、奥迪、大众、奔驰、宝马等主机厂,和欧美一线售后品牌进口商。
2、环保内饰已成为其核心优势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噪声,这势必会影响乘车人的乘车体验。汽车降噪产品可以减弱车内噪声,主要包括隔音产品和密封产品。
隔音产品一般均由基材和面料加工而成 ,主要包括顶棚、主地毯等在内的大部分内饰件 。国内生产隔音产品企业约有 100 多家,由于隔音产品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因此市场竞争比橡胶减震产品市场更为充分。
基材的选用和生产工艺对隔音产品的性能有重要作用。基材选用水平取决于测试设备和测试经验,生产工艺则主要取决于生产设备技术。
目前隔音产品行业内多数企业均须外购基材和面料, 公司是国内具备独立生产能力少数企业之一,拥有全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
目前公司已经进入合资车企供应体系,幵且成本低,对产品的控制能力强,有望在激烈竞争市场中争取主动,未来配套客户有望进一步突破。
除此以外,2016 年 1 月国内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强制标准征求意见稿,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由推 荐性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原标准进一步趋严,对车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事甲苯和乙苯限量值有 了一定程度的提高,8 项指标中任何一种污染物超标,都判定为不合栺。
该标准发布为安全环保的 汽车内饰材料的发展创造了机遇。而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内饰环保原材料生产技术的企业,受益于这项环保新政策,公司的产品竞争力较强,在车企供应体系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收入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3、高瞻远瞩的布局,紧跟行业“轻量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1)高品质的轻量化产品增加公司的“稀缺性”
公司“轻量化”布局的产品中主要包括电子真空泵和锻铝控制臂。
公司 2007 年成立了汽车电子亊业部,大力发展汽车电子,其代表性产品电子真空泵于 2013 年完成 研发幵投入试生产,14 年小批量供货,15 年逐步放量营收大幅增长。
同时公司于 2015 年设立宁波拓普悬架公司,战略性发展轻量化悬架,。2016 上半年这两项新业务毛利占比已经超过10%。
在公司发展之前,只有特斯拉等企业充分掌握了轻量化悬架的技术,公司进入这块领域打破了外资垄断。
公司生产的轻量化悬架部件——铝合金控制臂总成,较传统的钢板冲压控制臂具有重量更轻、机械性能更好、工艺更环保的特点,符合绿色节能和轻量化的行业发展方向,这非常有利于悬架系统持续保持高增长。
2016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1,323.02万元,同比增长30.77%。
公司轻量化产品已经拓展了多个优质客户,与比亚迪、蔚来汽车已签订轻量化悬架产品供货和定点开发协议,成为特斯拉 Model S 轻量化铝合金底盘结构件定点供应商。
预计 2017-2018 年轻量化产品受益于新车上市将会大幅放量增厚公司业绩。
目前在许多小型汽油发动机上采用了电子真空泵,提高发动机效率。真空泵正在逐渐从机械式向电子式真空泵过渡。涡轮增压、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将 为电子真空泵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电子真空泵单车配套价值大约在 350 元左右,未来电子真空泵非常有可能成为乘用车标配, 则电子真空泵面临约百亿市场,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公司于 2016 年 4 月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募集资金约 6 亿元人民币建设规模为年产 260 万套 汽车电子真空泵,达产后将贡献 10 亿收入和 1.5 亿净利润。
国内电子真空泵主要由海外零部件厂商供应,主要生产厂家包括单世、大陆、海拉、爱信等。公司具备多代产品技术储备,有望受益于国内零部件供应本土化扩大市场份额。
除了供应国内汽车厂家之外,短期内突破性的获得海外主机厂订单,与国际著名企业同台竞技。在电子真空泵零部件领域公司具备核心竞争力。
电子真空泵作为汽车制动系统核心电子产品,经过3年多的市场检验已经获得多家主机厂认可。公司作为全球为数不多具备量产电子真空泵能力的制造商,产品除了替代进口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大大增强了公司的“稀缺性”。
(2)智能刹车系统将在未来带来巨大红利
安全性指标一直是汽车领域的核心标准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防御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汽车安全性考虑的重中之重。
以智能刹车系统等技术为代表的主动安全技术可积极有效保障汽车行驶安全和预防亊故发生。
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制定了车辆制动配置主动安全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而 IBS 系统是主动安全 技术的核心零部件,美国 NHTSA 2015 年 1 月起将 DBS(AEB)加入推荐高级安全列表,欧盟 E-NCAP 2013 年 11 月强制要求商用车安装 AEB(电子控制制动辅助系统 。
而这些均需要智能刹车系统作为执行机构。根据 IHS 预测,主动安全类产品市场在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 26%,进高于整车行业水平。
而主动安全产品中的 IBS 系统假设 2020 年渗透率达到 20%,预计乘用车整体年化增速 6%,因此2020 年 IBS 系统面临约 80 亿市场。
公司于 2016 年 4 月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募集资金 22 亿元用于智能刹车建设项目, 生产觃 模为年产 150 万套,达产后将带来30 亿元收入,6.3 亿元净利润。
目前拥有 IBS 产品生产能力的海外零部件企业包括大陆、单世、天合等零部件巨头,全球只有特斯 拉和沃尔沃等少数车企个别高端车型具有此类零部件配置,
拓普集团在智能刹车产品领域已经具备 了领先优势,在将来极有可能与海外领先企业共同享受巨大市场红利。
可以看出,公司通过非公开的股票增发来为两项核心产品募集发展资金,体现了公司对未来“轻量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三、投资前思考
拓普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自身优势不断彰显:
1.拓普无论在其主营的减震橡胶的生产还是其创新布局的电子真空泵和智能刹车系统上,都坚持发展自主研发能力。
2.全球供应链的积极搭建,获得订单能力不断增强,客户拓展能力在行业中名列前茅。
公司传统的减震器未来供货GM EXX全球平台,与美国通用汽车签订液压减震器的订单,与特斯拉签订合作协议同时还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公司今年在巴西圣保罗设立全资公司 ),这些都将助于公司获得更多订单,成长表现由于平均水平。
图四:拓普产品成长率超越产业平均水平
但是必须要提醒的是,在投资前我们必须还要考虑公司所面临的风险。
目前全球经济依然低迷,国内形势亦有下行压力。经济疲软,势必影响消费者新车购买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对公司的增长产生不确定性。
市场形势不景气,主机厂可能会通过降价方式吸引客户,降价又势必传导到零部件供应商。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势必要面对人民币、欧元、美元的波动幅度增大,这也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