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为你好”,相信这句话,每一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说过很多遍了吧。很不幸曾经我也对自己的孩子说过。在孩子犯错,或者没有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前行的时候,这句话总会让父母们脱口而出。这样频繁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想法,结果会让孩子背负上满满的愧疚感。表面是“为你好”,实际上是父母通过孩子的内疚感从而控制孩子的行为,否定他们的想法,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里,父母总在“以爱之名”控制孩子。
记得几年前去给女儿报辅导班,当时接待我的是辅导机构的创始人,她给我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故事。她特别疼爱她的独生女,她觉得女孩子就要像公主一样生活才会幸福。从小到大女儿所有大事小事她都一手包揽,让女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她对女儿无私的爱,最终却换来一纸绝情书。
女儿考上大学走后,给她写了一封信,说痛恨妈妈包办了自己的人生,从来不给她独立和选择的机会,不给她探索世界的能力。那一刻这个妈妈崩溃了,她给了女儿需要的一切,但是换来的只有女儿的恨。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反感。其实,不管孩子多小,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味地压制和强迫顺从,只会适得其反。
我们总想用自己失败的经验,给孩子做前车之鉴。我们总想着自己走错的路,不能再让孩子走错任何一步。但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我们不能替代他们。对孩子的无私看似承载着父母满满的爱,实际上却是一个禁锢孩子内心的牢笼。
长期的质疑、打压、否定下,孩子必然会受伤,会变得敏感,缺乏安全感。
朋友7岁时父母离异,她跟随爸爸迁居到爷爷奶奶生活的城市,爸爸因为工作原因,住在单位,她就跟爷爷奶奶姑姑们住。在那个只有学习才是唯一观念的家庭,所有学习之外的爱好特长,都是不务正业。
朋友特别喜欢画画,小学三年级拿了学校画展第一名,家人却撕了她的画本,说考八十多还有脸画画,从此这个朋友再也不敢画了。当了班委被家人发现,家人还是那句,学习还搞不定,还有脸当班干部,辞了吧!朋友哭着去老师那里辞了班委。即便后来参加诗歌朗诵获奖,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都是偷着去。
在巨大的家庭否定下,这些可能会成就未来的优点,都被家庭在萌芽期就扼杀。她记得小时候,奶奶最常对她说的就是:“你呀,学习上脑子笨的像猪,玩起来一个顶两个,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也是个笨蛋,真是姑娘的身子,丫鬟的命。”这样的教育看起来对孩子都是恨铁不成钢。但频繁的否定,质疑和打压,像是在说:“你能力太差,不值得我的认可。”
她就是在这种长期的质疑、打压、否定下长大。成为一个极度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的人。她厌学,早早步入社会,恋爱结婚。她太想有个家,有人爱她。可惜婚后的生活她委屈求全,被老公无情的压榨和剥夺人生,而她连反抗的底气都没有。
童年在打压和否定中成长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抗,只能选择顺从,于是家人的批评和否定,让孩子不断深陷自我怀疑的泥潭。当孩子不被家人认可,她们会逐渐开始相信,不论自己怎么努力,都很糟糕。成年后会在任何关系中自我怀疑,敏感,讨好。
正如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说的:“小孩子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观念”。
很多时候,父母把自己看作是家庭中的权威,总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不容许孩子的不顺从。一旦孩子不顺自己的意,就会觉得孩子对不起自己的付出。他们会质问孩子,表现得像是自己是受害者。这样以爱之名的教育,到底是为了让孩子更好,还是更想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以前老公总在大女儿懒散学业的时候冲口而出:“你对得起我们为你付出的一切吗?怎么就不懂我的苦心呢?”那时我们还不知道,我们每次脱口而出的说教之词,实际上,只是想唤起孩子的内疚感,来控制孩子满足自己的期望。但问题是,我们只关注了自己受伤的感受,将失望全部转嫁给了孩子,却无视孩子本身的脆弱。
希望父母们都能够反省自己给予孩子的爱,是否是健康的,是否是孩子需要的,是否是对孩子有效的鼓励和助力,而不是承载太多期待和对孩子顺从的期望。不要让父母的“以爱之名”成为孩子成长道路的负担。
《母爱的羁绊》一书中说,孩子获得爱和赞许非常重要,但赞许应该针对他们真实的样子,减少想要控制一切的欲望,而不是父母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尊重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成功的同时也要接纳孩子的失败。只有内心充满爱的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