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
人丑就要多读书,似乎读书有美容的作用;
人穷就要多读书,好像读书能帮人发家致富;
人无能就要多读书,貌似读书能让人变得很牛逼,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
先说几个故事。
故事1
平昌冬奥会上,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夺得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央视主持人解说如下:“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而我只能憋出一句:卧槽,这小哥哥长的好看,滑的更好看…
故事2
记得两年前在火车站门口,遇到一个学生模样的女生,楚楚可怜,哭着向周围人说她来这研究生面试,钱包被偷了,身无分文,急着赶去考场能不能帮她一把。因为这些年骗子好多,周围人大都没啥反应,但因为我研究生快毕业,对考研党有莫名的好感,顿时觉得很同情,又觉得姑娘确实有难处,就拿出一百块意思一下,就在钱给她时候,突然脑子抽了问了一句: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然后我懵了,她也懵了,然后我默默地把钱收起来,眼泪哗哗的:老子当年背了那么长时间政治书今天总算有进账了!
故事3
老姥姥,今年过完年100周岁。
除夕前几天,患了炎症,昏迷过去了,呼吸非差微弱,去县城医院观察,由于由于免疫能力地下,器官老化,血管极脆,无法输液,一扎就是血流一片,任何药都无法使用,被宣告已经病危,无法抢救,活不过到过年了回来家里开始准备后事,做了寿衣,通知了亲戚朋友。
我表姐本科学医毕业,在省城医院工作,连夜赶回家,换了幼儿细针,把药输进了体内,还在口中插了软管,不知道还鼓捣了什么东西,一人在房里看护了她一天一宿。
老姥姥奇迹般地醒过来了,现在每天吃三根冰棍,不让吃就发脾气。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可能就是在别人能用得体舒适的词藻表达赞扬扥时候,你绞尽脑汁,却也只能想出“好,很好”;
可能就是在遇到求助的时候,在怀疑和怜悯之间抉择时,用书上的知识识别出骗子,没有让骗子得逞;
可能就是在连医生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你能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把病危的姥姥从奈何桥拉回来。
读书与功利主义不矛盾
很多人用功利主义去衡量读书的作用,最直接的是,认为读书不能让他赚更多的钱,所以读书是没有用的。因此也不会花时间去读书。
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两层逻辑:
1)他们没有看到因为读书而带来直接利益收获的例子,或者说他们的脑海中没有;
2)他们认为读书是很苦的,让他们不开心的事情(不然为什么看直播、煲剧也不能带来利益收获,却能让人像吸了毒一样沉迷在内不能自拔呢)。
这两层逻辑暴露的,其实也是不读书的人常见的通病(当然也不是绝对):短视和浅薄。
读书不像卖货,每读一本书就有多少钱的进账。它更像是锻炼,健身一天,见不到效果;健身一周,也看不到效果;但如果你坚持一年,看着镜子对照着一年前的自己,连你自己都会惊讶。这就是长期投入的力量。
读书也是一个长期投入,厚积薄发的行为。读一本书,没什么感觉,读十本书,也没什么感觉;但如果你每天读书,一年、两年,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面、谈吐、眼界甚至是气质都会完全不一样。而事实也证明了,读书越多的人,活得越自由、自在、舒适,当然一般也是赚钱越多的。
读书像是婚姻,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你并没有十分爱对方,甚至嫌弃他。但更明智的做法不是马上决定放弃这段婚姻,而是先尝试慢慢接受它,尝试发现其中的美好。慢慢地你会喜欢上它,离不开它,因为你不仅从中得到了很多快乐,同时它也让你变得更好。
杨绛先生的父亲有一次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
这,就是爱上读书的感觉。
人丑就要多读书,读书没有美容的作用,但能让你养成不一样的气质;
人穷就要多读书,读书不能帮你发家致富,但能帮你构建发家致富的基础;
人无能就要多读书,读书不能让你立刻变牛逼,但如果你保持读书,真的能让你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