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1.18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由也喭。
演义式的解释:
孔子的学生三千人,其中还有父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就象颜回和他爹爷俩都是孔子的学生,还有曾参和他爹爷俩都是孔门弟子。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性格脾气秉性各不相同,而孔子能与弟子们关系相处的很好,说明孔子气度不凡。
那句话怎么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识人无数,识人无数 不如名师指路。""“知人”是孔门的一个学问,看看孔子怎么用一个字来分别这四位高徒的,他们性格完全不一样。“愚,鲁,辟,喭。”高柴性格愚直,曾参性格迟钝,子张性格偏激,子路性格刚猛。
孔子对他的弟子们的点评在《论语》中有很多,而这四个弟子的性格进行“一字性”点评,可见儒家主张世,学会“知人″是孔门的一项基本功夫。能够此次精准抓住人的性格,便于针对每个弟子因材施教。
高柴,《弟子列传》是这么说的:“高柴字子羔,少孔子三十岁。子羔长不高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高柴是子路的属下,子路让他担任费邑宰,孔子听到子路的安排,曾经表示不满意子路的人事安排1。
什么是“愚”?《孔子家语》记录高柴“足不履影,启蛰不系,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泣血三年”等故事。朱子说“愚,好仁之过”。《阳货篇》亦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可见“愚”只是“愚直”,并不是“愚笨”“愚蠢",卫国内乱时,高柴见机不对,提前逃出险地,而子路却惨烈而死,就是证明。
曾参,所谓“参也鲁”,是说他原本性格比较迟钝。但他为人孝顺,处世小心谨慎,注意容貌辞气等日常小节的修炼,故终成大器。程子日:“参也竟以鲁得之!”如拿他和子贡的聪明者相比,他属于渐修而得道那种人,而子贡是属于顿悟那种人。
孙师,子张年纪少比孔子小四十八岁。不在“四科十哲”之列,欲学于禄而未成,卒以教授终,但在孔子晚年已经是了不起的人物。据《韩非子》战国时“子张之儒”已列儒家八派之首。《论语》倒数第二章为(子张篇)。亦显出其人其派之重要性。子张虽然出身微,但他仪表堂堂,故《韩非子・非十二子》言其“禹行而舜趋”,即外表上他学禹、舜甚至学得很像。所谓“师也辟”者,朱子说:“辟,偏义。”又曾子曾说:“堂堂乎张也,难与为仁矣。可见尽管当时的人们对子张或有非议,但他当时的影响肯定是蛮大的,用现在话至少也是个公众人物。
仲由,子路被孔子以"喭”字称之。陆德明《经典释文》以“畔喭”联辞,意即跋扈不恭也。邢昺则云“畔喭,失容也。言子路性行强、常畔喭失于礼容也。”(《论语注疏》)在《论语》里孔子对子路评点甚多、如讲“野哉由也”又讲“由也果"“子路无宿诺″等。均与此相合。盖子路尚勇,其行为言辞或失于不逊也。
讨论解释:
《周易》咸卦(大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这是说君子有容人之量。另颐卦《象传》讲“圣人养贤”。临卦《大象》则云:“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合圣人有“养贤”之责,君子有无穷之“教思”也。如结本章来说,杨时曰:“四者性之偏,语之使知自励也。”王夫之亦云:“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徳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四书训义)由此可见,孔子选取此四人而点评,其意也深远。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不错,能够给你带来些许快乐,或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赞加关注哦,并在留言区留下你的赞赞赞赞美之词,哈!那会激励我今后写出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