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五、調順(分二科) 天一、徵【云何調順?】 這是第五「調順」。第五個住,叫「調順」住。分二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調順」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十相」。天二、釋(分二科) 地一、舉十相【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 「謂種種相令心散亂」,就是說我們歡喜靜坐的人,心裡面常常有妄想來干擾,這個問題要解決它。前面說到「數數作意,使令心安住在所緣境」上,固然這是個很好的方法,但是還要再想出一個辦法來,什麼辦法呢?「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痴男女等相」,這就是十相。 「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這十個相搗亂來破壞我們的奢摩他。我們怎麼辦呢?「故彼先應」,所以這個修行人,先「應」該「取彼諸相」,就是那十個「相」,「為過患想」。你心裡面作念,說這是有過患的!我在「色聲香味觸相」上虛妄分別,在「貪瞋癡」的虛妄分別,和「男女」相的虛妄分別,這是有「過患」的!使令我墮落三惡道,使令我苦惱的事情,我一定要把它排斥出去,你要這樣喝斥自己。地二、顯調順【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這是第二科,「顯調順」。怎麼叫做「調」?怎麼叫做「順」呢?「由如是想」,就是「取彼諸相為過患想」,它叫我倒楣,它叫我苦惱不得解脫。你這樣子作如是觀,它就有力量,有增上的力量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於彼十種相折挫其心,你就強迫自己排斥出去這些虛妄分別。「不令流散」,「不令」這個心在十相上流動散亂,「故名調順」。你要這樣喝斥自己,做過患想的觀察的時候,這個煩惱散亂的力量就被調伏了。調伏了呢,你心就能夠柔順,就能順於奢摩他,順於明靜而住了。這是用這樣的方法。看這個《披尋記》。《披尋記》一六頁:《謂種種相令心散亂等者:此中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說名色等十相。於如是事,心起思惟作用遽務,由是說言令心散亂。》 「謂種種相令心散亂等者:此中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說名色等十相。於如是事,心起思惟作用遽務」,我們在色聲香味觸上,用這貪、瞋、癡、男、女等,在色聲香味觸上虛妄分別,這個心非常的「遽務」,就是匆忙。「由是說言,令心散亂」,能夠這樣的調順了,你靜坐的時候,你的這個奢摩他的止的功夫就進步了,所以叫做「調順」。亥六、寂靜(分二科) 天一、徵【云何寂靜?】 這是第六科,第六住「寂靜住」。分二科,第一科是「徵」。什麼叫做「寂靜住」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尋蓋」。天二、釋(分二科) 地一、舉尋蓋【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 「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前邊這個「調順」,這個色、聲、香、味、觸是前五識的境界,我們前五識與色、聲、香、味、觸、男、女這個相接觸的時候,當時會有貪、瞋、癡的煩惱現起,這是你不靜坐的時候。你不靜坐的時候,你這個貪、瞋、痴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也就包括男、女的相,這是有貪、瞋、癡煩惱的活動。 這個寂靜相「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是你靜坐的時候,靜坐的時候,你的前五識不與色、聲、香、味、觸接觸了,只是你第六識在靜坐的時候在活動,什麼活動呢?「有種種的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這些有罪過的尋思,就是虛妄分別。不但是有這個「惡尋思」,還有「貪欲蓋」、瞋恚蓋,及疑等這五種蓋的「諸隨煩惱,令心擾動」,使令你的心裡面動亂,不得安寧。 「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那怎麼辦呢?你心裡喝斥你自己,你心裡面有種種的惡尋思,有種種的蓋出現的時候,你要喝斥自己!這些諸法都是有過患的,使令我不得成聖道、不得解脫!老是把你停留在凡夫的境界,把你引到三惡道去!這樣思惟「有過患」喝斥自己,這樣子。地二、顯止息【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你這樣有了過患,喝斥的時候,那心就不同了,就把這些「諸惡尋思及隨煩惱」就停下來了。「不令流散」,不令這個心流散。你常常修止觀,如果你這樣子用的話,它就是有效,它會有效的。真實是有效!所以你這靜坐就會進步。你只是這麼攝心不亂,有了問題的時候,就是隨著問題去了。你不加以喝斥,不行,這件事就不能進步!所以我們學習這《瑜伽師地論》感覺到有些好處就在這裡,你有什麼問題,它告訴你一個方法來對治。這都是佛菩薩的經驗之談,所以它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我們若是不學習這個《瑜伽師地論》,你在其他的這些講靜坐的時候未必說到這裡。不過,天台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是說到這件事情了。 「故名寂靜」這個時候,你在修奢摩他的時候,你心裡面就寂靜住了。這些擾亂的煩惱賊它就遠走了,它不再擾亂你了,你心裡面寂靜了。(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