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哀悼能力的人,不仅难以处理真实丧失的状况,还可能无法去应对任何分离,拒绝分离,而让自己深卷在一段痛苦的施受虐关系中。
小杰十六岁,高一学生,他低着头,沉默着。时间一分分过去,老师倒杯水放在他的桌前。他抬起眼睛,眼神中是了无生趣的黯然。
“可以和老师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他沉默,稍后嗫嚅着说:“不知道,就是没意思”。
这是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少年,小时候由奶奶带大,和奶奶的感情很深。12岁那年父母离异,从此和母亲相依为命。他的母亲是个很强势的女人,事事要求完美,对儿子的管教也很严格,尤其上了高中以后,她觉得小杰交个朋友都会影响学习,甚至为了看着小杰学习,她把小杰的卧室门都拿掉了,
她为了儿子辛苦奔波,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不穿不美,送他去最好的小学,读最好的初中,花钱进入全市最好的高中。她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小杰,小杰却时常感到胸闷,透不过气来。
小杰的奶奶是一个月前去世的,小杰的父亲找到孩子母亲,想让小杰最后送奶奶一程。可是他的母亲以耽误学习为由不让父亲把奶奶去世的消息告诉小杰。
等小杰知道这事,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他惊恐,迷惑,还有深深地悔恨。他不想上学,莫名其妙地心慌,莫名其妙地想哭,还有他不认可奶奶S的事实。小杰每天被痛苦笼罩,头发一块块的掉,他说自己是笼子里的小鸟,不知道活着是为什么?
孩子的话渐渐多了起来,说到自己的奶奶他泪流满面。他爱奶奶,奶奶是这个世上最疼他的人。可是,他还没来的及告别,奶奶就走了。最让他不能原谅的是,他的母亲竟然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不让他知道。此时,小杰已经泣不成声。
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经历死亡丧失时,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称为哀悼的过程。这种过程极为痛苦,不少人觉得自己好像得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但是,伊丽莎白又发现,一个人如果经历了哀悼的过程和痛苦,她痊愈的时间会很快。
小杰奶奶的去世,小杰没有经历奶奶去世的过程和最后的哀悼,所以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没有实现和奶奶的分离,潜意识里他觉得奶奶还活着,没离开过。他把奶奶牢牢地刻在了心里,他怎能不痛苦?
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面对亲人的死亡时,他们哀悼的心理反应大致会分为五个阶段,否认,愤怒,不甘心,悲伤和接纳,而小杰奶奶去世一个多月,小杰依然停留在否定阶段。
小杰的母亲追悔莫及,她怎么也没想到小杰对她的情绪这么大。她委屈啊!她付出了那么多,到头来却被儿子嫌弃和怨恨。
最后小杰的母亲还是放下面子,主动联系小杰的父亲。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父亲带着小杰回了趟老家。在奶奶的坟前,小杰把前一天晚上写给奶奶的信慢慢地点燃,看着燃尽的信件小杰给奶奶重重磕了一个头。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定期参加心理成长小组学习,终于走出阴霾,原谅了母亲,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其实就孩子要不要参加亲人的葬礼,有的家长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认为,孩子还小,去那种地方,对孩子不好。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去不去参加葬礼对他没有影响,也没什么意义。
殊不知,孩子和逝去亲人的告别,是一种哀悼,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一部分。没有分离就没有成长,和逝去亲人好好的告别,对培养孩子成人化的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