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方说出你最好的两位朋友的名字”看到这个问题时,立即转头向他提出,竟然,他无需思考立即给出了答案:“本地的是xx和xx,外地的是xx和xx。”还惊讶了一下我。确实如此,对坐入号。
抛开妈妈、妻子、女儿等限定的带有责任性的身份,我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身份--自己,需要有专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以及圈子,而朋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我的个人生活中,亲密的朋友是必需的元素。平时有事想要诉说的时候,会拉朋友一顿倾诉,然后,就恢复了元气;看到新鲜的物品,会立即打开微信,分享给朋友;买到美味的食物,会分享链接给朋友;对一件事情犹豫不决时,会征求朋友的意见;遇到育儿困惑时,会让朋友支招儿......朋友,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每个周末,都会和朋友汇面,相互分享最近的所见所闻,交换最新的感悟与心得。在朋友面前,分享欲就会瞬间爆棚。
在本地的朋友,主要是通过见面聊天、一起玩来进行情感的交融;而老朋友中,也有一直保持联系、共同进步的朋友,会经常给予彼此精神上的滋养。朋友A,老乡+大学同学,校园里2时,一起准备考试,一起逛街,一起玩乐;毕业之后,凭着她的闯劲儿与乐观的性格,事业上一路路灯,并提前甩脱“打工人”身份,进入了创业团,又幸运地成为了创业成功者中的一员。因此,她在事业上有一定的见解,我们经常会聊的话题都是关于事业、赚钱、成长的,当然了,她是教育从业者,我也会去了解关于教育的咨询、咨询育儿方法。我们之间几乎每个月,至少有一次超1小时的语音聊天。每一次,都能获得一些新鲜的新知。朋友B,大学校友、同事一年,我们的节奏几乎是一致的,上学、恋爱、结婚、生子,都是同步的,唯一不同的是她继续生了二胎,并且精力重心在陪伴小孩上,会游走于各种群中,搜集丰富多彩的资料,跟我共享。她做事麻利、善于人际交往,如果一直坚持在职场上混迹,应该会做得风生水起。在事业最佳之时,她选择了远嫁、生育、带娃,把身心都投入了家庭中,当然了,凭着她一腔热血的做事风格,亮娃带得非常不错,在教育上,她总是走在最前线,我跟她的班,捡漏学习资源就够了。一路走来,我们聊的话题一直在变化,现阶段,聊得最多的是同年级俩娃的学习进步、日常习惯相关话题。朋友C,小学同学,从小到大,步调一致,娃同岁、同年级,她是一位全能的妈妈,会做出搭配漂亮的营养餐、能穿出精致小公主的衣服、会拍出有艺术感的照片、能经常陪着全国各地跑的玩伴、能练出一手好字的老师......我也是跟班捡漏,学点小技能。
梳理下来,在外地还长期保持紧密联系的朋友,都转战成为了“妈妈搭档”,“聊娃”成为了连接彼此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