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Sir托北美记者 @西多给大家尝了尝鲜。
第一时间北美上映后,他便聊了——
据说是烂番茄有史以来评价最高的电影、打破了163个全鲜纪录的……
《伯德小姐》。(在这个专业骂片的网站,这新片史上第一)
前几天金球奖 ,它更是连中电影类最佳音乐/喜剧片、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
Sir于是找来看了,重新一翻烂番茄——
果然还是它,新鲜度99%、214个全鲜纪录保持者。
不二聊浪费。
第一眼看,它是青春片。
青春期,国内外影视剧一向热衷的取材地,闹、作、狗血都叫“年少轻狂”。
是的,谁的青春不犯贱。遥想那时,Sir也满怀不知道哪来的愤怒,不好惹写在脸上,吐个烟圈都是与全世界为敌的模样——
《伯德小姐》女主克里斯汀(西尔莎·罗南 饰),也这样。
她是一名高三女生,不许别人叫她本名,而要叫她自己起的名字:
“鸟小姐”。
瞧,她这谁都不鸟的神态:
我给我自己洗的礼
所以是我赐予自己的名字
口口声声全是“我”“我自己”,只有我独一无二,剩下的芸芸众生都垃圾!
头一个配不上鸟小姐的,叫做萨克拉门托……她出生、长大的地方。
其实,这事不怪鸟小姐。
萨克拉门托在美国——打个不怎么准确的比方,就相当于我们一个四五线小城。
知乎网友有在萨市某大学念书的,说当地的生活体验是一种“另类的精彩”:
周围是大片的农田。如果大一住宿舍的话可能会在牛棚边上,非常乌托邦。学校周围绿化很好,与周围郊区枯草地形成鲜明对比……@匿名用户
娱乐不多,风景不多。整个戴村没有一家KTV,最大景观大概就是植物园和养马场养牛场 @Tiannan Hu
说好听点,田园风。
说老实点,村。
没有帝国大厦星光大道、没有维密天使秀,也没有LV、Gucci、香奈儿巨型广告牌……只有东升西落的太阳、长青的树木、空空的街道……你是不是都听到夏日昏昏沉沉的午后,蝉虫的吱吱声了?
所以啊,《伯德小姐》的片头。
鸟小姐忧心忡忡地问老妈:“我看起来像是从小地方萨克拉门托来的吗?”
可以理解,这种小地儿配不上我们的鸟小姐。她想去繁华昂贵的东海岸,高考志愿填时尚时尚最时尚的纽约。
但哪一家的孩子考大学,不是举一家之力啊?
这就要聊聊鸟小姐第二嫌弃的……她的家庭,养育她的地方。
鸟爸爸,是个人好心善的中年胖子。
尽管一肩挑着一家五口的生计+一套房贷,失业那天回到家,他倒帮着公司解释起遣散政策:
遣散费期满都在同一时间,不是涵盖全年的
是老(窝)实(囊)人(废)无疑了。
鸟妈妈因此更加辛劳。本身在精神病院打着两份工不说,现在干脆365天全年无休了,连感恩节、圣诞节也要打工。再加上在沃尔玛收零钱的哥哥嫂嫂,一家人在中产的水准线上摇摇欲坠。
鸟小姐对这个家的嫌弃是显而易见的——
每天早晨,爸爸开着破旧的Honda载她上学,鸟小姐是提前一个街区就要下车的。她俯下身对车里的爸爸说:
“那个……我喜欢走路。”
被当地的戴维斯大学录取,她也崩溃。这学校离家只有半小时车程,那还是不赶时间的开法。
总之,鸟小姐对自己出身,有一套专门说法:“我错误地出生在了铁轨那一边。”
“那一边”,叫做穷。
一个人选不了自己的出身,但身边的人,还是可以挑拣一下的。
了不起的鸟小姐,身边是这些人:
闺蜜朱尔,一个体型横向发展的女生,人群里最不闪亮那款,有时鸟小姐也暗暗嫌她跌份。
初恋男友丹尼好是好,就是太“绅士”。他跟鸟小姐说,我太尊重你了所以做不出那种事。二号男友凯尔倒是敢做,就是做起来有点“润物细无声”。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里的女生,没有少女可爱的姿态。男生呢?阳刚不足。
萨克拉门托土,萨克拉门托的家穷,萨克拉门托人呢——
就像萨克拉门托一样,次。
逊色,太逊色了!
这世上要有青春残酷物语,那大概是一个大写加粗的“我”字。“我”眼中的主流太主流,单调太单调,庸常太庸常,萨克拉门托太……萨克拉门托。
我 VS 萨克拉门托。
我得离开萨克拉门托
因为再不走就要死了
这是一部拧巴的电影。
青春期那点事嘛,我看不上这世界,这世界也对我有敌意。
但再看下去,这纠结的电影,却渐渐舒畅起来。
一来,气质很年轻。
饰演鸟小姐初恋男友的丹尼,是1996年生、未满21岁的卢卡斯·赫奇斯。曾凭《海边的曼彻斯特》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是一位潜力新星。在不多的戏份里,卢卡斯演绎了一个阳光、单纯的高中男孩。
俩人怄气的一幕,你看了会笑死。
另一位男友凯尔的扮演者,是1995年的蒂莫西·柴勒梅德。前不久出资源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男主,他凭那部片获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新人男演员。
《伯德小姐》中,他饰演的二号男友凯尔,完全就是我们讨厌又向往的高中校草,夹一支烟故作深沉地出现在你窗外。
饰演鸟小姐的西尔莎·罗南,1994年生,才23岁已经两次获奥斯卡提名。
《伯德小姐》,她素颜出镜。脸上的斑点、痘印、色素不匀,一览无余。
和国内的精致美瞳卡粉小花们一比,是不是格外清新?
更清新的是她的演技,自然美。
不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那种自然,而是青春期少男少女那种精力过剩又没处发泄、一举一动都劲劲儿的自然。
不信你看她开场那一段,为学校音乐剧试镜的表演。
嘴唇涂得血红,眼神野、动作怪、用力过猛,像一只左突右突的小兽……直觉上就会觉得,这个女生很难搞。就像歌里唱的,她在使劲冲撞这个世界的规则:
每个人都说不,每个人都说这是不对的
每个人都说“不要在草地上行走”
这是一段为人物鸟小姐定调的表演,非如此不能叫人相信,她就是那种会怼天怼地怼爸妈、有很多情绪、满脸青春痘的高中女生。
而我们青春片/剧女主们还不明白,不是抛下偶像包袱、声嘶力竭地喷射口水和眼泪就是自然。
演技的自然只有一种,代入人物的前世今生。
再说一段戏。鸟爸爸失业那晚,鸟小姐约会完溜回卧室,还披戴回一点星光下的浪漫。心烦的鸟妈妈走进来,骂她房间乱。
你看罗南是怎么演的。
她转过身,定住,眼睛完全不看她妈,而是望向一个不存在的别处。很明显,她在放空,假装不在场。
随你说啥,都当耳旁风……青春期小孩最擅长的把戏了。
这件制服看着像咸菜干一样……这么糟蹋自己的衣服
难得的是那种积怨感,叫你觉得类似状况她起码应付过千百回。
接着妈妈解释,人靠衣装马靠鞍,如果太邋遢,失业的鸟爸很难找到工作。
尽管还是没反应,但看得出,罗南坚硬的外壳被戳碎了。她跌坐到床上,眼睛仍然茫然,但茫然中,却多了一丝幻灭。
这从她眼中飘过的幻灭,是什么?
是申请东海岸学校的费用、读私立学校的机会……走出萨克拉门托的所有期盼,都成了泡影。
好的表演是有层次的,既是对当下的合理反应,还能交代人物内心深处的冰山。
西尔莎·罗南借此拿下金球奖最佳女主,不是没道理。
《伯德小姐》叫人看得身心舒畅,因为归根结底,它是一部亲情片。
片中亲情的主线,鸟小姐、鸟妈妈和天底下所有的母女一样,相爱、相杀。
她们有着相同的审美,在大减价卖场会同时为同一条裙子尖叫;《愤怒的葡萄》录音带一连听21个小时,各自含泪,长舒一口气。
又一样的不肯低头。
鸟妈妈被惹毛了,会飙重话:“你连驾照都拿不到,更别想什么东海岸!”
鸟小姐呢,会愤而跳车。
对这位鸟妈来说,女儿再怎么作都行,但就是最好、最好不要离开这个鸟窝,萨克拉门托。
或者说,鸟妈妈,就是萨克拉门托。
我们会注意到,劳里·梅特卡夫(鸟妈妈扮演者)大多数时候都是一身护工装,那是她从医院工位上直接穿回来的。
一个多么不注意打扮、多么图方便、多么疲于奔命的女人才这样。
就像萨克拉门托,没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没有五光十色的娱乐项目,只有满足当地人衣食住行的基础设施、广袤的农田和牧场。
鸟妈妈,跟萨克拉门托一样实惠。
还记得前面鸟小姐说的话吗:“我出身在铁路轨道错误的那一边。”
“那一边”的定论,令鸟妈很伤心。因为她全年无休地干,还是给不了女儿想要的生活。
你以为我们想待在这样的房子里吗?
我们给你的一切永远都不够!
生了她养了她,却配不上她。鸟妈妈能做的,跟萨克拉门托一样有限。
影片最后,鸟小姐如愿去了纽约读大学。
纽约太不一样了,不像萨克拉门托全民信教,周日早上人们也不去教堂;景色,不如萨克拉门托清新自然;更没谁喜欢《愤怒的葡萄》。
但鸟小姐也奇怪,纽约啊,她居然不那么享受。
这一刻,鸟小姐给妈妈打电话,说的事儿都是那些曾经最low、最嫌弃的:
我记得拿到驾照后,第一次开车回家,好激动
而且我想告诉你,我怀念路边简陋的商家牌、后巷那只孤独的老猫、桥边单调的河景……
谢谢你,我爱你
鸟妈妈终于知道,自己跟萨克拉门托一样,是被爱的。
经历过/着青春期的我们都懂——
曾经diss最深的,恰恰是我们最用情的;
而拼命想逃离的,往往日后会一再怀念。
拥挤的纽约,人头簇拥的纽约,留给鸟小姐的空间只有一点点。
反而是那个熟悉的萨克拉门托,一直宽敞、舒服、自在,一直在温暖地等待她。
相比拥挤与压力,我们越来越明白宽敞、舒服、自在的意义。
谁不想要呢?只是很难回去罢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请叫我的全名达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