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场的玩具店里,经常看到那些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甚至直接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孩子们。
而如果此时站在一旁面对来往路人和店员,一脸尴尬,羞愧到恨不得丢下孩子飞奔回家的大人是自己该怎么办?
这就是我自己在成为妈妈之前最为害怕的亲子拉锯战。因为害怕所以我在怀孩子前就积极看各种书籍,学儿童心理学,企图从战略战术上先部署起来。
万幸,现在闪电3岁半了,在外出购物逛街时,我们常常一派母慈子孝,气氛融洽,看到其他小朋友或闪电的表哥他们撕心裂肺的哭闹,大人疾言厉色甚至动手又打又拖的场面时经常心里戚戚,不知道应该同情孩子还是大人。
现在我想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许多问题在成为问题前可以防患于未然,而尽量不要当拖成问题时再去处理。我们中医说的上医医未病,也是这个道理。
首先我们可以理解孩子对于玩具占有欲和购买欲。这和我们成人剁手买买买本质都是一样的。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我们人性中的占有欲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去管理自己的占有欲和贪婪,这是后天需要去学习的。所以我们对孩子看到玩具就要买这个行为要理解体谅,然后去帮他学习如何自控。
那么怎么学习呢?
这里我们可以把孩子分成两个阶段
一。当孩子还小,无法听懂太多语言,一般在3岁之前。
针对这个时候的孩子,即便你有再高学历,再好的沟通能力,学了再多的父母技能,你也没有办法去和他沟通。因为他们听不懂。
这时候的孩子很简单,他们要这个玩具,你不买,他们就哭。这个时候有许多父母会觉得孩子还太小,又说不通道理,等再大一点再建立规矩吧,然后每次要了就买。我身边有一部分父母就是这样做,孩子从小建立的连接就是只要出门去购物中心就一定会买玩具。等到孩子3岁以后你想跟他建立规则时,孩子无法接受。因为在他的习惯和世界中出门就得买东西,一直都是这样的。突然有一天这个习惯要被打破了,他是无法接受理解的。
1.父母自己心有原则。这个时候需要父母自己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比如可以买多少钱以内的或者不买同类型重复的玩具。即使孩子听不懂,但是父母在每次拒绝的时候都要跟孩子重复一下自己的逻辑。这个行为对孩子的感觉就是,父母有时候会给我买玩具,有时候不会,孩子会去找你的逻辑。但是孩子知道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2.如果孩子哭闹,就不要买。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不会说话,他们会通过哭来试探父母的底线。我们一定要切断孩子“哭闹”和“购买”之间的连接。这个时候可以安抚,轻轻拍打他,抱着他离开玩具店,用温暖的话语安抚他。但是一定不能妥协购买玩具。
3.尽量可以少带这个阶段的孩子去商场玩具店。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学校提供的户外时间,父母外出时应该更多带去公园等户外去玩耍,这样既增加孩子户外阳光照射时间有利于身体骨骼健康,也避免了孩子看到玩具而不可得的伤心哭闹。
二。当孩子有一定理解力,可以听懂并简单的和父母沟通,一般3岁以后。
1.和孩子协商定规则。我们一定要在家里先跟孩子制定好规则。比如一周只能买一个玩具或者不超过多少钱等,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并在双方都协定的情况下用书面写下来,让孩子盖个指印,让他有仪式感更好。之后就是和孩子坚决的执行。
许多父母同不同意买玩具经常凭自己的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没有要求,自己一个人逛街都屁颠屁颠买了玩具回来给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任凭孩子怎么喜欢都不同意。这样很容易让小孩子混乱或者学会看脸色的“本事”。
2.和孩子共情。在商场的时候,当孩子看到自己很喜欢的玩具时,却无法拥有的时候,他们会难过沮丧,有的会抗争一下,哭闹一下来试探。这时候父母必须坚持之前指定的规则,千万不要孩子哭闹一时心软就答应,规则一旦被破坏了一次那就可以被破坏无数次。但是当孩子难过,心情低落的时候,父母也不要因为他们没有吵闹就带过去了,应该抱抱他们,跟他说:"妈妈理解你,没有得到这个喜欢的玩具一定很难过吧,但是我们这个月的份额已经用完了,妈妈也没有办法。我们下个月再来买吧。”让孩子明白规则就是规则,你和他都不能破坏,但是你和他是站在一起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然后转移他的注意力。
3.不要把物质奖励和学习挂钩。许多父母希望用物质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但是这会让学习本身和奖励本身都变了味。我们希望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而挂钩物质奖励让学习变得短视和功利性。一旦没有外在物质刺激,学习的动力也就熄火了。而且当孩子因为学习没有达到目标而无法获得奖励的时候,也会变得自卑,对父母的爱也会产生质疑。
4.让孩子用自己的钱买。条件满足时,可以从小学开始给孩子零用钱,和孩子一起协商零用钱发放准则和时间,还有使用零用钱规则。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以后就让孩子自己用零用钱去消费玩具了。让他从小有自主独立感,也在金钱存储使用中培养财商,学会理财,合理消费等能力。
也许有一部父母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拒绝给孩子买玩具?闪电的幼儿园有一些父母经济条件充裕,而且他们认为不给孩子买玩具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物质的贫瘠和匮乏,长期会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成长。既然自己有这样的条件,为什么要人为故意地造成稀缺感。于是只要孩子要求就买。
这里我们要理解孩子的第一需要是爱和安全感,这些来源于吃喝睡的生存最基本物质满足,还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而玩具等其他物质的富足不能替代前者。
其次,这部分父母不能拒绝孩子买玩具的深层理由是因为不能拒绝心里那个曾经的自己。许多父母因为自己童年条件有限,曾经求而不可得,慢慢变了心里永久的遗憾。借着孩子满足自己的缺憾而已。
可是养育孩子却是个严肃的事情,孩子不能成为我们的宣泄,当我们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时候,应该想到他总是要成长,独立面对社会的。这世界有那么多求而不得,有时候拼了全力尚且不能保证收获,哪有那么多的无条件满足呢。适度有原则的拒绝会让我们的孩子内心更强大,对未来适应更好。而且在有限度的满足下,我们才更懂珍惜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