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朋友家新添了家庭成员。在这对新手父母迎接新生命之前,我一再给他们打“预防针”:要有心理准备,孩子并不如想象中好带。
在医院时,这宝宝堪称“天使宝宝”,睡得多,哭闹少。谁知回家后就大变样,白天夜里总是哭闹,新手父母急得凌晨带着宝宝上医院,医生检查后却表示一切正常。
新手爸爸说:“带孩子带得要绝望了……”
家中月嫂说:“这孩子好难带。”
新手妈妈说:“孩子一哭就几个钟,每次都不知道孩子哭啥,我睡眠不足,快得抑郁症了……”
这情境,让我想起了我带大宝那会,孩子睡眠浅,总要抱着睡,一放下就哭,还经常无故大哭,几乎24小时粘着我……这跟我之前预想的孩子出生后的情景完全不同,高需求的孩子碰上与预期不符的新手父母,矛盾和焦虑就出现了,说真的,我也差点抑郁。
这种情况,在我养育二宝的时候得到了改善,一方面是因为二宝相对大宝,需求没有那么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已经尝试着走进婴儿的世界,去解读她哭声中蕴含的需求,调整养育方法,这样,我和二宝都能享受到亲密育儿带来的愉悦和幸福。
美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尔玛·弗雷伯格在《魔法岁月》中指出:
18个月之前的小婴儿活在“我主宰世界”的魔法王国里,他依照自己本能的需要来决定世间万物的存在或消失。
这种现象,在精神分析里叫“全能自恋”,说的是婴儿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我只要一动念,母亲就会来喂奶,我只要一哭,就有人来安抚。”
所以,父母要想真正解决婴儿哭闹带来的育儿焦虑,就要先走进婴儿的世界,了解他们成长的内在规律,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体会养育的乐趣。
婴儿世界里,哭闹有原因
哭闹是婴儿与世界的沟通方式,他们用哭闹让父母知道他们需要食物、安慰或刺激。在出生后的几周,几乎所有婴儿都会出现难以抚慰的烦躁期。大多数时候,父母可以根据婴儿哭闹的类型及前人的经验来找原因。
1.生理型需求:吃喝拉撒和神经系统发育
婴儿通常因为生理需要而哭闹,其中饥饿是最常见的原因,或是皮肤受到屎尿刺激,需要换尿裤了。
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因为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新生儿的哭闹通常在最初几周内不断增加,约第6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开始减少。而且这种“规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育儿方式下都会出现。
另外,因为神经体统发育不同,有些婴儿会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过大,心理学上把这种特质称为“敏感”,这类婴儿通常会让父母觉得“难带”。已有研究发现,婴儿期有这种敏感特质的孩子,如果养育方式得当,他们反而更容易学业有成的社交达人。
2.心理上需要:变化和情绪
父母们希望宝宝吃饱了就睡,醒了就如广告里的天使宝宝那般笑。但在婴儿的世界里,他只是一个基于本能的小动物,如果有让他感觉不对劲的地方,哭闹就是他发号施令的方式。
他会不分白天黑夜,想哭就哭。因为婴儿离开母亲的羊水来到这个新世界,仿佛从混沌中初醒,他只能通过光线、父母的状态等等来逐渐感知白天与黑夜的不同,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昼夜规律。这种混沌状态从出生开始,最少要持续两个月。
婴儿的世界每个时刻都在变化。比如,可能今天你用了某个安抚方法让宝宝哭闹减少,但可能后天,这个方法就不管用了,宝宝又会退化到之前的状态。这种变化让父母们措手不及,时常有受挫感。
父母需要从心底接受婴儿总是在变化的现实,还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到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上:照顾婴儿的情绪。
英国顶级心理治疗机构塔维斯托克诊所给父母们写的育儿指导书《0-2岁宝宝想表达什么》中指出:
父母们经常忽略宝宝尝试用情绪跟他们交流的欲望。情绪交流是人的本能,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在尝试情绪交流了。这种交流是超越语言的,它是一种节奏:倾听、回应,在互动中尝试相互了解。
出生之后,宝宝的情绪交流能力会越来越强。高兴的时候,宝宝会笑,手和脚会动来动去。生气或者害怕的时候,他就会大哭。
奥斯卡金像奖动画片《头脑特工队》里,就展示了婴儿用情绪和父母交流的过程:
婴儿刚出生,她的小脑袋里出现了一个代表快乐的情绪小人乐乐。爸爸妈妈对着婴儿笑,乐乐按下黄色的快乐按钮,婴儿马上冲爸爸妈妈笑起来。突然,婴儿哭了,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代表忧伤的情绪小人忧忧出现了,她按下了蓝色的忧伤键。
婴儿这种在外部环境刺激下产生某种情绪,然后引发想法,反馈给身体,做出行动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普鲁奇克称之为“情绪链”。这个过程可以分解成四个步骤:刺激、情绪、想法、行为。爸爸妈妈的微笑、外部环境的改变,都是一种刺激,让宝宝产生了某种情绪,引发特定的行为。情绪链不断重复,宝宝就会形成更稳定的情绪,然后逐步形成稳定的人格。
心理上的需求表明小婴儿也会无聊和寂寞,这种情绪给他们带来的不快就如同饥饿和胀气同等程度的难受。
3.病理的迹象:异常哭闹
有时候,婴儿的哭声反应了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比如脑部有损伤和经历过妊娠、分娩并发症的婴儿,他们的哭声更短。而发生常见的肠绞痛,会令新生儿持续发出尖锐刺耳的哭声。虽然造成肠绞痛的原因尚未查明,对刺激反应强烈的婴儿更容易出现肠绞痛症状。 这些婴儿哭闹非常厉害,他们比其他婴儿更难安抚。通常,婴儿肠绞痛会在3~6个月时开始缓解。
看看婴儿和父母的“较量”
1.婴儿的哭声天然能使人产生不适感
婴儿的哭声几乎能激起所有人强烈的唤醒和不适感。这种强烈的反应也许是人类身上先天设置好的程序,以保证婴儿能够得到生存所必需的照料和保护。
大多数父母会给哭闹的婴儿更多的照顾和敏感反应,但有时哭声令人难以忍受或婴儿太难安抚,会使父母陷于沮丧、怨恨和愤怒。甚至有过早产或病弱的婴儿被压力过大的父母虐待的案例发生,这些父母回忆说,婴儿令人烦躁的尖锐哭声是导致他们失控并伤害婴儿的导火线。同时,这也是很多新手妈妈带娃带出了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2.婴儿的哭闹和父母的预期不符
《0-2岁宝宝想表达什么》里举了一个例子:
新手妈妈卡西在宝宝刚出生那几周,感到自己体力严重透支、心情极度低落。她说,觉得自己的整个生活都被剥夺了,没办法好好吃一顿饭,白天黑夜总在喂奶,总在抱着宝宝。半夜里,宝宝发出巨大的哭声,就像一个你不知道该怎么关掉的闹钟。你强打精神爬起来,给他换上干净的尿片,喂好奶,抱着他安抚,哄他入睡,看他睡得香甜,你以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这时候,他突然又哭了起来。那一刻,真让人崩溃。
跟很多父母一样,卡西也实验了各种方法,试着解决问题,像是鼓励父母不要立刻满足宝宝需要的哭声免疫法,或者让宝宝生活更有规律的程序育儿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宝宝终于一晚上只醒一次了。可是卡西还没睡两天好觉,宝宝好像退化了一样,又开始频繁夜醒。
想到一切又要重来一遍,卡西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卡西的绝望也是众多新手父母的绝望,这种绝望源于婴儿的行为和父母的期望不同,父母以为做了某些事情,婴儿就能给予特定的反馈,而实际上,婴儿的行为自成一系,根本不按父母期望的剧本走。
所以在养育孩子之前,新手父母要了解婴儿世界的规则,就算不能解除疲劳和焦虑,也一定能避免绝望和痛苦。
3.焦虑的父母给婴儿传递了焦虑的情绪
父母在和婴儿相处的时候,学会识别婴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样才能从婴儿的哭声中识别愤怒、恐惧、伤心等情绪表达,判断婴儿的需要并给予回应。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意识到情绪是可以传染的。看到宝宝笑,父母会自然地笑;父母笑的时候,宝宝也会笑着回应。有研究发现,如果父母的心情很焦虑,宝宝也会焦躁不安;而宝宝不安,父母就会更焦虑。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能用尽各种方法都哄不好宝宝。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把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宝宝了。
所以,父母的情绪稳定,对婴儿来说特别重要。特别是妈妈心态平和,更能让宝宝感到安全。因为跟很多的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好像还没准备好就降生了。婴儿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坐起来;一岁左右才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生存本能会让婴儿习惯性地依赖妈妈,希望妈妈时刻在身边保护他。妈妈情绪稳定,婴儿就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4.温柔的回应让“难带”的宝宝更优秀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1300多个婴儿,特别研究了那些比同龄人更好动,更容易生气,更爱哭的婴儿。
他们发现,在婴儿期,如果妈妈对他们回应冷淡,或者孩子一哭就发脾气,等这些婴儿长大,上了小学之后,绝大多数会变成让老师头疼的、有各种不良行为的孩子;反过来,如果妈妈是温柔的、积极回应的,这些孩子就会变成班级里的佼佼者,甚至比起那些原来“好带”的孩子,他们的合作意识、自控能力和学术能力都会更强。
面对哭闹的婴儿,除了满足其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排除病理性哭闹外,我们可以根据婴儿的成长规律,试试这些安抚法:
1.把婴儿抱起,靠在肩上轻摇或走动。
这是身体接触、直立姿势与运动的结合,是最有效的安抚技巧,能使婴儿进入安静状态。
2.用包被或柔软的背带(巾)包起婴儿。
这也叫“襁褓法”,把婴儿舒适地包裹在毯子里,限制其活动并给予更多的温暖常常能安抚一个小婴儿。同样的,用柔软的背带将孩子紧抱在母亲(或父亲)怀里到处走动也可以安抚大多数的婴儿。我有个朋友就是用这招搞定她家爱哭闹的宝宝的,之后,她逢人就推荐买背巾。
3.给婴儿一个安抚奶嘴。
吸吮帮助婴儿控制自己的唤醒水平,使哭闹的婴儿安静下来。
4.轻声对婴儿说话或播放有节奏的音乐。
声音也有松驰作用,为婴儿哼哼歌也能安抚他。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儿歌让婴儿安静的时间是最长的。而且,外语儿歌的效果要比母语儿歌更好。
这是因为人脑有个节奏中枢,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节奏打拍子。另外,音乐旋律是有规律的,有些旋律会反复重复,大脑就会不由自主地猜测接下来的旋律是什么。婴儿也一样,在节奏中枢的控制下,他们忙着打拍子、猜旋律,自然就不哭不闹了。
5.把婴儿放在婴儿车中走动或摇篮、摇椅中摇动。
任何柔和、有节奏的运动都能帮助婴儿安静下来,进入梦乡。摇篮、摇椅一向被认为是安抚婴儿的好工具。本文开头提到的我那对“新手父母”朋友,就在我的建议下给宝宝买了摇椅,现在宝宝的哭闹情况已经有所改善。
6.给婴儿做抚触,用持续、轻柔的动作抚摸婴儿的躯干和四肢。
希拉‧奇津泽医生在《啼哭的宝宝》一书中提到一些研究早产儿的资料:“这些研究证实了有较多肌肤接触的早产儿哭得较少、体重增加更快、有较好的肌肉活动能力及更成熟的行为表现。”
7.结合上述方法中的几种。
同时刺激婴儿的几种器官通常比只刺激一种更有效。
8.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就让孩子哭一小段时间。
偶尔,婴儿只是对被放下做出反应,几分钟后就会进入睡眠。
根据西尔斯医生的观察,大多数婴儿在哭闹之前都会出现某些特定的行为,只要母亲响应这些行为,孩子便没有哭闹的需要了。父母积极回应孩子,鼓励较大的婴儿通过更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手势和声音,这样能教他们学会如何有效沟通,让婴儿了解到并不需要哭也能使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哭得少了。
经常哭闹的婴儿确实让人心生烦躁,但这种婴儿却是最需要我们去呵护的。如果您有个爱哭闹的宝宝,养育的艰难仿佛使时间停滞不前,但接下来,当宝宝会爬、蹒跚走路,笑着叫您“妈妈/爸爸”时,您会感叹时光飞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