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厅》第二季收官已有段时间了。除了在网上看过一些新闻,我一直未系统看过。
最近打开第一期,常驻嘉宾、人气小鲜肉王俊凯在试菜时,做了一份虾仁炒饭,不仅惊艳了全场,也让屏幕前的我,想起了当年的那顿夜宵——一碗属于我的虾仁炒饭。
我在研三出去实习以前,是从来不吃炒饭的。因为,我总觉得,炒饭是这世界上最没意思的饭。
印象中唯一一次吃炒饭的经历,还是在初中。那时,一般中午我都会回家吃饭,偶尔有学业忙的时候,会在学校吃。有一次中午,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出去吃饭,他们一致同意去吃炒饭,而我不好意思“单飞”,便也跟着去了。
我从小就不爱吃胡萝卜,可在我强调了不要放胡萝卜的情况下,老板还是给我加了不少。那份炒饭,我只吃了不到一半,就再也吃不下了。下午的时候,肚子咕咕一直叫。
从此,我再也没吃过炒饭。
读研的时候,大概因为学校地处"鱼米之乡",学校餐厅有一个窗口,专门卖各种炒饭,有蛋炒饭、扬州炒饭、香肠炒饭、牛肉炒饭等,列了好几排。
别说,生意还真是火爆。每次去食堂,总能看到排着长长的队伍。
我有个室友是炒饭控,经常是我饭都吃一半了,她才端着炒饭姗姗来“吃”!
也是那时,我才知道,原来炒饭还有这么多种吃法。
可是除了四块钱一份的,最便宜的蛋炒饭,其它都要七八块,甚至上十块一份,这样的价格,买一份没有营养的“炒饭”,对当时穷酸的我来说,是拒绝的。
真正让我爱上虾仁炒饭,是在研三出去实习时。公司的午餐是饭票制的,前台每天会为我们发餐券。公司与几家餐馆有合作,我们可以自己随意点餐,给餐券即可。经常点,大家似乎都有些腻了。
终于有些“不安分”的同事,在公司附近寻得一家饭馆。所有去过的同事,都积极推荐他家的虾仁炒饭。尤其是我一同事,肠胃比较敏感,吃了他家的虾仁炒饭,竟没有任何不舒服。他以身试菜,向我们证明,他家用的绝不是地沟油。
为消除好奇之心,一向对炒饭毫无兴趣的我也跟随他们去吃了一次。
当老板将一份秀色可餐的虾仁炒饭端上后,我瞬间就被惊艳了:粉红的虾仁,金黄的米粒,绿油油的青豆……五彩缤纷的颜色令人赏心悦目,闻起来有一股沁人的香味,可谓高颜值的佳肴。
关键老板还大方,虾仁给的很足,并不像很多地方的虾仁炒饭,只见炒饭,不见虾仁。
从此,我爱上了虾仁炒饭,也逐渐消除了对炒饭的误解。我和虾仁炒饭,由不接受到习惯,最后变成了无法割舍。最多的时候,是碰到周末加班,我有一周连续吃六天虾仁炒饭的记录。
有时,有同学过来找我玩,也忍不住拉他们过去尝尝。
那天,为了赶一个项目,我们组的几个同事加班到了10点多。
完成后,他们几个大老爷们约着出去吃烧烤,再三邀请,我还是拒绝了,
我跟他们说,我在减肥,吃夜宵努力就前功尽弃了!其实我是不愿意去吃烧烤,只想来一份虾仁炒饭。可是,10点多,那家店已经打烊了,我只能饥肠辘辘的回学校。
公交车快到学校时,刘同学电话问我到了吗?
我说,"快了!"
他说,"到宿舍楼下后,等一下我!我有东西给你。”
我没多想,简单的回复说,"好!”
走到寝室门口时,刘同学已经在等着我了。
他没多说什么,递给我一个保温饭盒,便说,"累坏了吧,快上去趁热吃!吃完早点休息……"
我说,"你做的啊?做的什么好吃的?"
他说,“你上去打开就知道了,外面太冷了!快上去吧。"
到寝室后,我打开保温盒。是满满一盒的虾仁炒饭。
时隔多年,那份炒饭的样子已逐渐模糊。然而,那个冬天,那个寒夜,那份不太正宗的虾仁炒饭,却温暖了我的胃,更温暖了我的心。
陈晓卿在《至味在人间》一书中说:其实,个人的饮食偏好,尽管像胎记一样私密,但至亲永远知道它在哪里。
时光荏苒,刘同学成了我家现在的刘先生。在一起的这几年,爱情逐渐淡去,更多是一种相互习惯的亲情。或许,从那时便已注定,我们是至亲的一家人……
而在一起的每一天,就像那晚的虾仁炒饭一样,简单却又色彩斑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