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扶窗听雪》赏析
空无居士
介夫居士新作《朝中措.扶窗听雪》,是艺术性极高的难得佳作,反复阅赏难以罢休。我到海南后,本来不想诗词写作,打算一心向佛,追求禅趣。介夫这首词却撼动了我的定心,又燃起了诗情,也是尘缘未了吧(哈哈哈)?
为了赏析方便,把这首词全录如下:
朝中措·扶窗听雪
介夫
青山尽染靓颜秋,金叶惹温柔,簇簇寒花清瘦,萧萧湖柳汀洲。 纷纷洒洒,梨琼天遣,笛韵悠悠。堪笑闲人空悯,扶窗听雪西楼。
《朝中措》又名《照红梅》、《芙蓉曲》、《梅月圆》,双调小令,四十八字,前片四句、三平韵,后片五句、两平韵,入“黄钟宫”,译成今天的乐谱演唱,相当于用C调(据说中国古音乐实际调门较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F调,理论上相当于C调)且主音为do。
扶窗听雪,整首词的枢纽就在这个“听”字上。因为是家乡今年的头场雪,诗友们都很兴奋,当时群里所发的都是真情实感的佳作。但大都陶醉在赏目清心的观感常情上,很难创造出艺术精微玄妙及对常理的突破。“听”,并不是用耳去听,而是直接用心去听,就是充分利用了更深一层的意识功能,去感知体悟,这就是所谓的“禅”。人的思维方式大致分为:直观感性思维、逻辑理性思维、直觉悟性思维、纯然自性思维。平常人以前两种为主。如果达到了以第三种为主,就是高人了,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大科学家、大诗人、大文豪、大艺术家、得道高人......,大都如此。如果达到了以第四种思维为主,那就是伟人了,修炼者就是成仙成佛了。这类人已开发了人体的大部分潜能,可以六根互用,表现出常人理解不了的所谓“神通”。
词的上片四句,“青山尽染靓颜秋,金叶惹温柔,簇簇寒花清瘦,萧萧湖柳汀洲。”“靓颜秋”表现出词作者对北国秋天明山秀水的挚爱,“染”、“惹”、“簇簇”、“萧萧”、“寒花”、“清瘦”,又充分流露出对好景不长大自然规律的明知与无奈。语气极其婉约,景物描写细腻有序,不枝不蔓,灵通心绪,悯惜而不悲怆。使人读来,对意识中的这幅美丽山水画境,不由地增添了无比眷恋之情。
后片五句,“纷纷洒洒,梨琼天遣,笛韵悠悠。堪笑闲人空悯,扶窗听雪西楼。”纷纷洒洒,是随意可见的,梨琼天遣,则深深认识到,这些漫天飞舞的梨花与琼花,是上天派遣下来的,来履行净化环境滋养大地的职责,是大自然的恩惠。此时词人的意境更加升华,进入了真正的禅定境界,由目视转入了耳观,正相当于观世音菩萨的禅定法门。由漫闻天籁,隐隐出现了梅花横吹曲,也正是词牌别名的暗示,美妙极了!由飘雪梨花琼花引领想到梅花,梅雪笛音,春风即至,一下子就打破了时空,什么春夏秋冬?那不就是人们的一种感官所致吗?真正地享受应是所达到的艺术造诣的超脱境界。站在了极高处,用智慧的冷眼瞥一下尘染浓重的追名逐利的常常自封为“闲人”的俗人,欣春厌秋,悲花悯叶,实在“堪笑”。还是继续入定在自我所达到的境界,慢慢品味“听雪”的妙用吧。
“西楼”在古人作品中有多种解释,在这首词中,作者表面是登高望远进而闻遥,还有一种更深的意义,人们在浩瀚无穷无尽的宇宙大自然面前都是客,并且是匆匆忙忙的过客,微不足道的闲客,一切贪、嗔、痴、慢、疑、悔,我、我、我,都是水月空花,不过一种幻觉而已。
以上仅仅为个人管窥蠡测,可能都是隔靴搔痒,不到当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吧。
(作于己亥岁冬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