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向来安静,习惯了我行我素和自己做决定,虽然少了点热闹,但省却了很多麻烦。她会毫不犹豫地买下第一眼看上的衣服和包包,也会在心里对男人的示好做出清醒的判断。安迪如果有什么怕的,恐怕就是怕麻烦了。
邦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留意起了安迪,在安迪发的朋友圈不但点赞,还有大段的留言。安迪出于礼貌,都会回应一下。然后,她渐渐发现,两个人从朋友圈里的好友,升级成生活中的好友了。
当然,这个“好友”是从邦尼的角度来说的。认识一年有余的时间,邦尼在安迪的心目中是个好人,也算得上是朋友,但距离安迪心目中的“好友”标准,有一句台词是这么形容的,行至千山万水,永远无法抵达。
邦尼对于安迪而言,就是这样的朋友。哪怕一天二十四小时在一起,邦尼也无法感知安迪的状态,当然二十四小时是不可能的,但是安迪跟邦尼经常处于鸡同鸭讲的沟通状态,所以安迪现在所有突如其来的不克制和暴怒,都陌生得让自己沮丧。甚至,有时候看着邦尼那张貌似无辜其实根本就是傻缺的面孔,她都有忍不住动粗的念头。
这个世界,有些事物让人看了听了就会心生美好,也总有另一些事物会催生诸如烦躁,厌恶甚至怀疑的感受。
邦尼自闭的程度比安迪预估的还要严重一些。起初,安迪打算听听邦尼的过往,就像大多数人愿意敞开心扉给一个被信任的听众那样,安迪自信自己是个好听众,至少她愿意努力做到那样。
可是邦尼的阐述真的让她毫无听下去的欲望,语调有气无力,表达完全没有重点,往往他为了说明一些在安迪眼里根本不重要的细枝末节,而不惜爬雪山,过草地,绕一大圈远路地诉说,无视安迪让他说重点的种种暗示,于是安迪变得没有耐心起来,她认为他自以为是的长篇累椟的赘述,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观点,而且不顾听众反应的自嗨完全就是耍流氓好吗?
而且,往往又会因为邦尼强调那些细枝末节的重要性产生的分歧,开始另一场争执,邦尼认为如果不对所有的背景或者场景加以解释说明,安迪一定会听不懂或者没有理解能力。安迪错愕极了,感觉被莫名其妙地带入了一个怪圈,一个邦尼提前假设的有缺陷的怪圈。
是的,安迪认为邦尼缺少一种重要的东西——情商。在了解邦尼之前,她从来没有意识到情商是如此重要,就如同天天喝着的水,呼吸着的空气,完全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是一旦缺失了这些,那简直不只是恐怖,是灾难。邦尼的种种迹象,让安迪感觉到不舒适。
邦尼会在安迪或者别人刚讲完一个问题后,一脸茫然地提问那个问题,或者问一些不相干的题外话,自己离题万里还浑然不觉,对于别人的拂袖而去或者恼怒,也是没有任何洞察。
邦尼已经被边缘化了,忙忙碌碌于毫无意义的重复中,任何人懒于去做的事情都可以丢给他。名牌大学毕业的他,丝毫没有在工作中体现出钻研精神,单单是记账这样的简单工作,他也没有想想怎样优化完善,加强工作效率。安迪冷眼旁观着,邦尼有时候因为核对几个数字,跟同事们偶有争执,但自己往往也记不大清,就搅和成了糊涂账,后来怕也是不了了之了。
人因了解而渐行渐远,安迪觉得自己和邦尼就是这种情况。
邦尼的好脾气和内向,在她看来是不愿意直面问题的逃避行为,而且,讲真,跟一个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说话做事都很辛苦。
安迪对于邦尼的表白,非但没有任何的兴奋,反而觉得是嘲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