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第一次参加课题组的第二次读书会(似乎有点拗口)我几乎还没有开始看《人格心理学》的第三、四章。说几乎,是因为,我其实已经开始看了,但没看进去,本能的拒绝读,因为第一、二章把我的头看大了。这是不是防御机制中的逃避行为。
可读书会一开始,看同学们对答如流,我就有点坐立不安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就我没看懂?于是头脑飞速转动、消化屏幕上蹦出来的词语:意识、本我、超我……防御机制,对!就是防御机制,直到这里,我才开始理顺思路,跟上节奏,甚至还能回答上几个问题,但所表达的东西完全是基于自己本身对这一部分的认识,没有任何理论基础——因为书还没来得及看。
但思维一旦上了路,似乎刹那间就明白了些什么。就如同武林高手们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一瞬间茅塞顿开,思维充满了活力。对于弗洛伊德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在我的脑海里,弗洛伊德只是个抽象的词语,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一直迷惑。今天,在彭老师的带领下,我好像了顿悟到了些什么,对于学习《人格心理学》这本书一时间增加了无数的信心,也增添了无数的兴趣。
对于三、四章讲到的许多内容,一下子联系到了生活。例如:防御机制,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停地用,只是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而已。例如: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很简单,男孩子会在某一特定时期,突然对爸爸的胡子和剃须刀感兴趣,甚至是非常羡慕渴望拥有胡须和剃须刀这种心理就是心理性欲发展期的一个表现。
当然,还没有看书,单凭读书会上得来的知识理解远远不够,我想,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不会再有逃避行为——拒绝阅读这本《人格心理学》了,我会有充足的动力和满满信心来完成这一次的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