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咖啡和茶
咖啡和茶都是世界三大软饮之一。
另一个是可可,不过更多的被做成了固体巧克力,作为一个东亚人并没有很多当饮料喝的经历。
三者有不少共同点,其一是多数种类味道微苦,另一是据称可以提神(虽然个人从来没有感觉出来过)。
它们的苦味和提神作用都来自其中的咖啡因或类似物质。
这种令人成瘾的物质也最终造成了它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
之前参与了一点《OKR工作法》的翻译,里面提到了一家想做茶饮生意的公司。
书里的创始人想创立一家专注精品茶叶的公司,而不是沦为像星巴克一样俗气的商业至上的连锁企业。
(事实上,星巴克旗下曾经也有过专营茶类的茶瓦纳品牌,但是于 2017 年彻底关闭了。)
由此产生了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为什么现在有很多跨国连锁咖啡馆,却很少看到连锁茶馆?
也许一个原因是心理上的定位。
茶,是一个深植中华人民心目中的文化概念。
高端的茶,就是文轩雅座里的阳春白雪,高攀不上;
低端的茶,无异贩夫走卒解渴用的白水,不屑一顾。
而咖啡是个完全的舶来品,20 世纪才传入中国大陆。
在在这个改革开放拥抱世界化潮流的时代,成功成为了文青小资们表现自己格调最好的代言。
人们会将咖啡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符号,直接与心目中的形象定位挂钩,而不会像茶一样在脑中进行一系列理解与诠释。
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是口味。
食物的原始本味总是曲高和寡,人们通常更偏向能抓住味蕾的重口味。
再加上人类对于高卡路里的偏爱,加糖加奶的咖啡比之清茶自然更能使人欲罢不能。
这里的比较当然没有包括奶茶和黑咖啡——我想一方面很少有人会把奶茶与心目中的茶叶概念归为一类,另一方面能对清咖甘之如饴的人寥寥无几。
关于后文字时代
这两天看了一片文章,说到互联网已经跨越了纯文本的时代,走到了多媒体占据重要地位的后文字时代。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近年来存储、带宽、以及终端设备的成本大大降低。
摄像头早已成为手机的标配,而如今每人手上可能会有好几部手机。
移动化的浪潮将主力输入设备从键盘鼠标推向了手机摄像头和麦克风,
网速的飞速提升和磁盘存储成本的下降使得快速传输和长期存储成为了可能。
另一方面,深度学习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对多媒体数据的理解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谷歌等一众大佬们更是纷纷将整个互联网的数据积累投喂人工智能。
机器从多媒体信息中提取出语义化的标签不费吹灰之力。
前面说的是能力,所谓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是人类天生更适合处理多媒体。
眼睛是用来看的,耳朵是用来听的。
图像和声音能提供文字难以传达的各种信息。
所以文字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它是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呢?
我们知道,目前的计算机是不能直接存储各种多媒体信息的。
计算机是将这些信息通过各种格式进行编码,以 0101 二进制序列刻在存储介质上。
我倾向于认为文字(或者说语言,文字应当属于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也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编码。
这种编码格式将复杂多维的信息以一种线性的格式呈现出来,以便于处理和记录。
这个编码过程显然会造成信息熵的丢失,文字无法完整地承载它所描述对象的一切。
所以也可以说,文字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
人类的逻辑思维也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语言是人类赖以思考的工具。感受一下,你正在思考的同时,脑子里是不是有一个声音在说话?
我没有读过语言相关的书籍,但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里语言和逻辑思维之间有一个鸡与蛋的关系。
是先有逻辑思维再产生的语言还是现有语言再有的逻辑思维呢?
可能跟生物学一样,刚开始没有语言的时候,人类已经有了思考的能力。
但这种能力并没有逻辑学的自洽性,更多的是一种类似直觉的反应。
就像一种不会生蛋,也不能被称为鸡的生物。
后来有一天脑海里产生了只字片语的表述方式,人们用它完善自己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又反过来对语言进行改善。
于是 bing-bong~ 鸡和蛋都出现了。
如今人类已经脱离了当初的浑沌状态,习惯了语言的存在,无法再感受没有语言的大脑是怎样一个运作模式。
而计算机,它们原先一直是按照线性的逻辑思维进行流程的处理,现在却有了视觉,也有了听觉。
这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很有意思吧。
如果说人类通过语言获得了逻辑思维能力,那计算机是否能通过对多媒体的感受能力获得自主意识呢?
一不小心又回到了烂俗的人工智能鼓吹论,不过我对未来的发展还是相当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