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 DAY28
今天发现喜马拉雅听课的文档部分,不能够复制了,应该是为了保护版权吧。以前听任何课,都喜欢把文档部分复制下来,摘抄梳理划重点再作为一个“母本”做删减收藏的。既然不能够再如此便利了, 突然有些折手,甚至还有点遗憾,主要是因为不能够整篇得收藏。
但是想到了《金刚经》第六品中提到的“筏喻”的比喻概念,我们究竟是要“渡河”呢,还是要造“筏”?当然,筏是渡河的工具,但目的还是要渡河啊,那么渡过了河,还要执着于工具吗?还要始终搬着这个筏吗?当然不是。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了方法领悟了方法,并运用到实际中,才是最重要的。工具之所以为工具,其实质的意义是要使用啊。所以,用才是关键。
过去,我总是执着于工具,比如说买书,刚刚拿到书的时候,感觉内心无比的充实,似乎马上就能够把这些知识全部捕获了,但往往是书买来并没有时间读,或者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亦或者是不知道该如何读,怎样读。而这,正是执着于工具的认知。殊不知,书买来不读,就是白买,为了读书而读书,即便读了,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所以,只有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收获。
也因今日的感悟,我知道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把读书作为一种工具去读,带着问题去书中找答案是读书的秘籍。
所以,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消磨时光,另一种是寻找答案。
而后者,可能往往当时并不能认知到真正的答案,让子弹飞一阵子,自然就找到了瞄准点。
而这前提,也一定是要有所“图”。比如说,我读佛经,就是为了增长智慧。可能有的时候我并不能当时做出任何感悟,可当我因为拥有了某些知识点,某些认知,自然而然就明了了。
金刚经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庄严净土:是梁昭明太子给它的标题,文中取义。庄严,本来就来自于佛经,有修饰、加强、严整的意思;净土,也来自于佛经,是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也就是清净功德所在的庄严的处所。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诉须菩提:你怎么看呀?如来以前在燃灯佛的教化所在,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法,有没有证得一些成佛的妙法?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的,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法,那是虚幻中的事,什么也没有,实在没有任何所得。
然灯佛:即燃灯佛,又名定光佛。传说然灯佛本为提和卫圣王的太子,国王临终前将国家付托给太子。但太子知世间之无常,复将国家授予其弟,自己却出家为沙门,后终成佛果,也就是然灯佛。(几乎等同于释迦摩尼成佛经历)。
他因印证释迦牟尼将成为佛,在佛教的传统当中,就是过去世的一个曾经预言释迦牟尼会成佛的这么一位佛。在民间,甚至被称作是佛陀释迦牟尼的师父,但这并不准确。
佛教中说燃灯佛是过去佛,但“过去佛”是一个统称,有时单指燃灯古佛。为什么叫燃灯佛呢?据说:燃灯 “ 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 。
佛陀接着问:须菩提,你怎么看呀?菩萨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来庄严佛土吗?
这里的庄严,它不是形容词,它是一个动词,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庄盛严饬。就是用在佛经当中讲有各种各样的宝物、莲花、伞、宝盖、幢、幡、璎珞等来装饰国土,装饰道场。
另一层意思是,净化。把污浊的世界净化,这是以愿力为本的。
菩萨立大愿,集合同行同愿的道伴,实践六度万行功德、四摄的善行,并一直回向,庄严成时之依报国土,谓之庄严佛土。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庄严佛土,如同虚幻中的事,这里所说的庄严,并不是我们一般人凡夫俗子严重所见的色相庄严,只是名叫做庄严。而这里,也是为了让世俗众生能够好了解一点,我们姑且称之为庄严而已。
所以,须菩提,诸大菩萨,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住在物质现象上,而想要生无上正等正觉心,一旦住在物质现象上,那是凡夫的虚妄心,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细滑、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应当无所住,无上正等正觉心自然现象。
清净心:
是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胜鬘宝窟上本曰:“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这里指“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也就是说,你不应该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你不应该执着,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应该生起的,是没有对任何东西有执着的心,这个就是清净心。
无所住:
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如果什么事都不做如同无色界天人而已,如果什么事都不想,如同无想天人而已,如果心念寂然不动,不像木石那样无知,也只是如同非想非非想天人而已,都还是住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虚妄境界上。
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如同这个道理,是虚幻中的事,如果执取应无所住可以生无上正等正觉心,又落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当连无住也不住。
比如镜子,笑脸来照显笑脸,恶脸来照显恶脸,镜子不留笑脸也不排拒恶脸。无物所照时,自然不留一物,杂乱现象对镜时,也自然不排拒杂乱相,镜子如如不动,不因为杂乱现象而使镜子失去本来的清净。更重要的是,镜子从来没有不照物,无物所照时就是照到空境,那也正是妄想境。
因此,当知无上正等正觉心不住虚幻境,住相是虚妄相,不住相时,虚幻相本来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心没有两样。
接着,佛陀又把一个问题抛给了须菩提,说:须菩根,比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如众山之王的须弥山那样,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你怎么看呢?像这样的身体,是不是很高大?
须菩提回答:很大,世尊。为什么呢?佛说那是虚幻身,并不是一个真实的身体,只不过一个假名,称之为大身而已。
须菩提,悟了佛陀的教义。
须弥山王:
即须弥山,又名弥楼山、妙光山等,佛教认为每一个世界中都有一座须弥山在当中。
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组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因此山高出众山之上,故称山王。 须弥山一词来自婆罗门教术语,后佛教引用。佛常用须弥山或须弥山王来做比喻,表示一个事物大到极点,大到不能再大了。
大身:
文殊菩萨问佛什么是大身,佛回答说:“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净法,故名大身。”大身就是指觉悟了的佛心。谓满虚空之大化身﹐对丈六之小身而言。丈六,就是指一丈六尺。指佛的化身的长度。后亦借指佛身。小身,解释为菩萨显现缩小了的金色化身。《 观无量寿经》:“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宋 陆游 《谒凌云大像》诗:“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清 曹寅 《南辕杂诗·题摭韵后》:“ 金风亭 里金针秘,祇度凡夫证小身。”
这一分主要讲的是无法所得,是空法相。一定要知道,很多东西都是因为因缘而起,我们不能把它视为实在。不可被各种各样的表相、名相、各种为了随顺世俗而有的说法,不能被它们给迷惑住,你不能执着于它。不可着相!
这一品非常有名,著名的禅宗六祖慧能,就是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顿悟的,也是庄严净土的根本所在。
人是有思想意识的,大活人就一定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思想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六根,也是人的本能,能都空吗?不能,除非死人能做到,那还有什么意义啊!
问题的关键,是人类的所谓记忆,全部都是虚幻,过去了的事情,没有办法重放,就是重放也是没有意义的虚幻,因为时间永远都不会停止。
所以说,人生就是虚幻,只不过是宇宙运行的一刹那而已,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灰飞烟灭。
明白这个道理,就应该心无所虑,无牵无挂,随遇而安,该做什么就一心一意地做好了。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道轮回,本来就是宇宙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正是因为生命的各种欲望的不同,造成了个体的差别,从而感应出宇宙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就有了六道轮回。
人的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根本原因就是各种欲望是否实现和得到实现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
所以说,各种欲望是情绪变化的根本。
这个世界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想得到的不一定能得到,不想要的倒可能要伴随一生。
佛就是自己,就是做真正的自己,就像太阳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周而复始,做自己该做的,这就是真正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