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之间,2017年就到了最后一天、最后一刻。
我的2017不算虚度,原本还想年底再冲冲“业绩”,可是12月总有这事那事在赶,就这样吧。
2017比往年记录的稍多一些,这是个好习惯!
出去旅游之前,比往年做更多功课,看跟目的地有关的书、电影、电视。这一年去了日本京都和大阪,英国英格兰和苏格兰多地,台北又去了一次,北京、天津、上海、无锡之类的高铁沿线城市跑跑,哦,还去过一趟甘肃天水……
不知道看了多少部电影,30部应该有吧,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萨利机长》《七月与安生》《怦然心动》《冈仁波齐》《重返狼群》《看不见的客人》……
不算专业书(专业书其实没看几本啦),闲书看了差不多50本。记性不好,就记记笔记,偶尔还会写读后感,大约写了10篇,但最感动我的一本书却没写读后感,总觉得难以平静、难以理清……
仿佛欠了债似的,2017的最后一天、最后时刻来还!
看电影时而会被煽情得落泪,看书则极少,而《当呼吸变成空气》却是一本让我看到后来觉得心痛、不断落泪的书。
7月,看完此书的当日只记下“很受触动和感动!思考生命与死亡,看到爱与努力!”
8月,在英国牛津Blackwell书店——“世界最大售书室”、“世界最好的学术性书店”,很不相称的小小的橱窗中醒目地陈列着那么多本《When Breath Becomes Air》,心中有种遇到知音的心动和温暖!
9月,又找时间看了一遍。第二次读,心情就平静多了,注意到了第一次没有注意到的一些地方,也能多一点思考,而不仅仅是初见时的心痛和震撼了。
作者是1977年出生的保罗·卡拉尼什,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还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医药哲学硕士学位,然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行医时还获得过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保罗在书中回顾了他的成长,他作为医生的工作和生活,记录了他罹患癌症走向死亡的思考和从容,坦然真诚,充满力量!
虽身处另一个世界、不曾学医、不是医生,但读这本书时,我常常颇有共鸣。例如:“这景象如此崇高伟大……仿佛上帝在说’要有光!’在高山、大地、宇宙这无限的辽远广阔之中,你情不自禁地觉得自己是渺小的一粒微尘,然而还是能感觉自己的双脚踩在大地上,确信自己存在于这庄严宏伟的天地之间。”这让我想起2014年在西藏的感觉,置身于那么恢宏的天地间,意识到人类的渺小,感受到冥冥之中伟大的力量与神的存在。那种壮美宏大是什么照片、电影也无法展示出来的,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
作者第一年做住院医师,就立志要做最好的外科医生、整个医院最好的医生,并给自己做了四十年的职业规划。而我,当老师已9年,没有过类似的目标,职业规划就是现在这样下去直到退休……不禁羞愧难当!自己可否也立个目标?哪怕成不了最好的老师,至少做个更好的老师、优秀的老师!他看到同为医生的父亲亲切和蔼地与病人交流,春风化雨般在病人心中建立信任,与病人携手面对病痛与死亡,他备受启发和鼓舞。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也应该如此吗?如同医生与病人不应该仅仅是冷冷的医患关系,教师与学生也不应该是疏离的师生关系,还应该通过亲切交流建立起足够的信任。
有人说,教师是一个孤独的职业,是一场单恋,某种程度上是如此,但更大程度上并不是。我的心态一变,有了做更好老师这个目标,有了更亲切地对待学生的意识,这学期对学生更多投入和友善,学生的反应常常让我惊喜。能想象吗?大学课堂上一个个同学积极举手抢着发言,课间休息还有同学主动展示案例;下课总有同学来不断问问题,即使周末假日也有;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还不够,还自己做题然后问老师;校园里遇到,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们笑眯眯地说“老师好!”……做老师的幸福感这个学期尤其强烈!
作者多年热爱文学,罹患癌症让他不得不停下繁忙的工作。就像海明威那样,作者保罗在面对病痛与死亡时,获得丰富的体验,然后进行深思,接着将体验付诸文字。这便是此书写成的轨迹,也是写作的轨迹:体验-思考-写作!
作者思考宗教、医学、生命、死亡,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到底怎样的人生才值得一活、到底是什么才赋予生命以意义从而值得一活”,我也一遍遍问自己,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总得做一些有点意义、有点价值的事吧?总得看见并经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样才不算枉来一遭吧?
作者一直在直面死亡,思考死亡,而死亡却是我们平时很少想或不愿去想的。以前曾经历过听天由命的惊魂片刻,知道自己在那一刻想的是什么、留恋什么。后来看《西藏生死录》,虽然没看完,但或多或少想过生死问题;还看过杨丽萍的舞蹈《雀之冬》,主题便是“向死而生”,舞美唯美,但掩饰不住沉重……
作者曾说:“如果一个人高速行动时,时间会膨胀……一天天过得千篇一律,时间似乎也静止了”,所幸我们的时间没有静止。
2017,逝去了,一切仿佛化成空气……
2018,刚刚来,做些什么,让2018膨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