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而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情感引导的核心就是由父母来帮助孩子认识情感、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作者金伯莉·布雷恩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情感引导式教育”。而作者自己其实是在除了感恩之外不包容任何其他情感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压抑情感,隐藏情绪,然而她经过二十五年的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了一个情感专家。经过各种幼儿教育,创伤儿童康复,是注册家庭和儿童治疗师。她用她多年的育儿心得和接触到的很多情感引导案例,写下了这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情感引导常见误区:
误区一: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
误区二: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误区三: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手段
误区四:用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误区一: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甚至我们自己,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随处可见。
控制型父母要把所有的都给安排好,都要按父母的意愿来,而不是以孩子的需求为主导。命令、打骂、威胁、恐吓、惩罚,都是这种父母常见的状态。
放任型父母则说孩子做什么都是天性,无需多管,承受放任孩子带来的各种好的坏的结果。
说起来父母都会说,我们上一辈人就是这么教育我们的,不是也都好好的么。确实是,我们这代人,很多是在打骂声中长大的,而也有很多人都成才了。但是就像作者说的"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你愿意尝试麽?",这种方法就是控制和放任的折中——情感引导教育。温柔而坚定的坚持原则,放任的有边界,不能越界的就万不可放任。
误区二: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书上的一个例子是非常典型的,当我看到的时候,也是思考了,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也是会否定孩子的感受吧。
午饭后一个小时,如果是一个成人说饿了,我们可能会询问怎么会这么快就饿了呢。而如果是一个孩子这么说呢,我们可能都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孩子是在撒谎或者是随便说说,我们觉得不应该饿,就认定孩子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也像对待成人一样去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呢,孩子从情感上会感觉到被认可。
尤其生活中,大家对男孩子的说法,“你是男生,要坚强点,没事”,“你是男生,不能哭的”。可是他们都还是孩子,他们需要得到同情,需要被认同,如果你能表现的感同身受,或许他自然就会好过很多,他会学会面对痛苦,而不是假装很坚强,隐藏自己的情感,对他以后的情感表达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就说摔倒的事情,其实如果孩子自己没有多大反应,父母也无需太小题大做。如果他真得看到他很痛苦,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适当的引导。情感引导不等于是溺爱,是需要视情况而定。
误区三: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手段
我们自己也都发现了,对孩子使用外部奖励可能有用,但是没办法长期有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事情孩子们刚开始做得好好的,过一段时间就又回去了。我们纳闷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奖励的动力已经开始变小,甚至消失了,就像有了免疫。所以很多家长对于奖励机制就要经常的变动,经常的更新,变成了一件费神的事情。
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心去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真心的,他们也一定能感觉到被尊重,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而不会仅仅因为一些奖励去做,去做正确的事情。而内在的动力,将会是一个相对持久的动力。
误区四:用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消极后果是什么呢?用例子来说会比较好理解。假如该吃晚饭了,孩子还在贪玩,耽误了吃饭,父母又说今天贪玩晚上不能看电视了。在这个例子里,耽误吃饭是一个直接后果,该吃饭的时候没来吃饭。但是跟看电视没有直接的关系,这里看电视就是一个消极后果。就像这次成绩考得不好,那就不能去游乐园玩了,其实成绩不好跟去游乐园没有什么关系。
应该用直接的后果,让孩子来承担责任,激发他们去思考解决方案。让孩子合作的关键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因为自己会受益而去做某件事情,而不是外在的威胁或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