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可以说是火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7月5日刚刚公映就拿下了1.5亿票房的好成绩,豆瓣评分高达9分,要知道,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企及的一个高分数,去年曾经红极一时的《战狼2》,也只在豆瓣拿下了7.1分,可想而知,这部《我不是药神》,是让观众有多震撼。
同时该电影也引发了很多国人的集体深思——到底这是新药药价太高还是国家的法律不够完善导致的结果呢?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今天我将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来为大家讲讲我对《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个人看法!在此之前,请允许我先为大家回顾一下《我不是药神》电影的整个剧情吧!
剧情简介
剧中徐峥饰演的程勇是一个处于窘境的中年男人,靠卖男性保健品为生,但是却经营惨淡,妻子已经跟他离婚另嫁他人,唯一的儿子程小澎跟着妻子生活。
在这时候,遇到了白血病病友吕受益(王传君饰)吕受益希望程勇帮自己走私印度的一种格列宁药物,并且告诉程勇他找人验过药效和瑞士的格列宁是是一样的,只是价格相差二十倍,因此希望能帮自己买药,并劝说程勇这是巨大的商机,如果他能多带回来的话就发财了,留下了一张名片。
天有不测风云,在这个时候程勇的老父亲得了重症,需要一大笔钱去治疗,这时候程勇想起了吕受益留下的名片,就这样程勇踏上了印度的旅途。
事情出奇的顺利,也因此埋下了祸根,因为一次假药的事件让程勇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他放弃了印度代理权开了一家服装厂。
这天他正要接待客户却遇到了吕受益的妻子来找他,吕受益妻子王佳佳告诉程勇吕受益快不行了,都因为痛苦割腕自杀未遂,现在急需要药物,而之前的张长林因为卖药,不停的涨价,最后一瓶药涨到了2万,因此惹恼了病友,没有人护着他向公安局举报了,张长林因此四处逃亡,现在到处都买不到这种药,希望程勇想办法能买到这种药,程勇让保安先记录下王佳佳的联系方式,自己则着急的去接待客户。
随后,程勇去医院看望了吕受益,看到吕受益枯瘦如柴,每天还要承受痛苦的治疗,程勇也心里难过,跑去找了刘牧师,想要商议拿到药来救吕受益,可是因为程勇已经不是代理商了,根本拿不到药,且如果从印度的药店买来的话,也过不了检查这一关,无论如何他是一瓶也买不回来的。
程勇跑到印度在私人的药店里给吕受益买了药,可是回来的时候吕受益已经死了,王佳佳生气的赶走了程勇,程勇离开的时候发现走廊里站满了戴着口罩的病患,从人群中穿过,程勇强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目光所及之处看到了呆坐在楼梯上吃橘子的彭浩,二人对望谁也没有说话。
曹斌带人开始了大规模的地毯式搜索排查,反是有药的都被抓走了,彭浩也在其中。但是大家都不承认药从哪里来的,曹斌提醒大家包庇也是罪这样做的后果不是帮了那个人,而是害了那个人,此时,却有一个老年人恳求曹斌不要再查印度药了,她吃药吃了4年一瓶药四万元,让她吃穷了家里,吃没了房子,也吃垮了家人,后来好不容易有了印度药,这个药的真假他们患者吃了是深有体会,不可能不知道真假的,他们现在如果没有了这个药就是等死,但是他们想活着。握着老人的手,曹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曹斌拼命的用水冲洗自己的脸,最终下了一个决定,放了所有的人,他不能断了他们的活路。
结局的结局,程勇被抓入狱,一千多的病友赶来送行。
此案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程勇获得减刑并提前释放,政府持续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大批量的慢粒白血病人得到有效的帮助。
程勇出狱的时候曹斌来接的程勇,曹斌告诉程勇以后不要卖假药了,因为正版药已经进入医保了,没人再去买假药了,程勇认为这样很好,曹斌笑言让程勇接着去卖壮阳药,两人都是哈哈一笑开着汽车风驰电掣一般离去。
商业分析
看完了电影的剧情简介,你应该已经知道了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了,即普通的慢粒白血病患者由于吃不起4万一盒的天价药,于是便通过主人公购买便宜的印度盗版药的故事。感动之余,这部电影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医药的专利问题。为什么会有医药专利?为什么进口药会这么贵?有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一讲的看比赛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背后的商业逻辑。
首先,为什么会有医药专利?
在商业世界中,商品的成本结构是各不相同的。有一类商品,比如桌子、椅子等等,它们没什么创新成本,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制造成本。
而另一类商品,比如软件、药品,它们最大的成本不是来自于制造,而是创新研发。你买一张正版软件,光盘的制造成本几乎为零,它主要的成本来自于研发软件的过程。药品也同样,一种药被研发出来进入批量生产,它所用的化学原材料的成本是极低的,可能只有几分钱,但它的研发成本极高,导致最终要卖几十块甚至上万块。
因为研发成本极高,定价高,而制造成本却极低,这一类商品就经常被盗版。那被别人盗版了怎么办呢?因此就有了专利和法律来保护这些创新的人。如果创新不受保护,你花巨额成本研发出一款药,马上就有人盗版了,你收不回成本,就不会继续创新。大家都不去创新,而去做盗版,就会有更多人从买不起药,到无药可治。
可是你说医药的研发成本高我同意,但真的有那么高吗?像电影中治疗慢粒白血病的药,至于一盒要卖4万块吗?
一款新药,尤其是抗癌药,从开始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二十年,需要投入几十亿美元。在美国,药品的上市需要经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核,这个审核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通过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许多药品无法通过FDA审核,就作废了。药厂可能研发了10款新药,最后只有一款能上市。那这10款药的研发成本就得通过这一款药来收回,否则药厂就会入不敷出。而研发新药的成本是极高的,导致药价非常昂贵。
那为什么同一款进口药,在中国比美国还要贵很多呢?
这是因为中国药监局不直接承认美国的FDA,所有进口药进入中国,都要再次做临床试验,通过中国药监局的审核。再加上在国内上市的流通成本,最终导致中国的药价比美国贵。
所以,一款进口新药,本身的研发成本就非常高,进入中国后再加上中国药监局的审核成本,和流通的成本,导致国内的进口药非常昂贵。
那我吃不起天价药啊,怎么办?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我们经常说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药厂是在创造价值,药品从出厂到你手上的流通环节,是传递价值。
在创造价值的环节上,我们应该强制正版药厂降价吗?可是药厂降价之后,如果入不敷出,就不会去研发新药了,我们可能连吃到药的机会都没有。如果可以降低成本,也许首先应该降低的,就是传递价值的流通环节。缩减流通渠道之后,也许能把4万块的药减少为3万块。但这还是很贵,不解决根本问题。
那能不能让中国药监局和美国FDA合作,承认FDA的药检结果,削减在中国再次做临床实验的成本呢?如果可以,进口药也许能更便宜。但这也会带来一个问题,中国人的体质跟美国人未必完全一样,在安全性上可能会有一定风险。
那我们应该默许盗版药吗?为什么印度就可以做盗版药呢?
印度依据本国的专利法,对一些药物采取了强制专利许可,对另一些药物不授予专利。这些盗版药(或者说“仿制药”)在印度自己的法律框架内是合法的,但常常遭到正版药企的起诉。这在中国的软件行业也发生过,因为曾经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中国几乎没有真正了不起的软件公司(中国的金山软件最后是通过游戏而上市的)。所以印度的仿制文化,其实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妥协之策,并不是长久之计。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没有办法降低药价,也许更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保险制度来分摊风险。保险的本质,是把小概率事件的高风险,在一群人身上平摊掉。很多病发生的概率是极小的,如果能把这些病纳入保险体系,也许是社会医疗保障,或者是商业保险等,让更多的人来分担这个高风险,既能让不幸的人有钱治病,也能让药厂收回成本,保障它未来创新的动力。
聊了这么多商业逻辑,最终的最终,商业逻辑都是为人服务的。生命大过天,能够让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接受治疗,永远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