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知乎”上的一个提问:
“从小父母和大家庭里,长辈都教我们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比方说家庭聚餐,亲人们帮忙夹了菜要感谢。无论多么亲密,父母还是兄妹,都要说声谢谢。
后来上了高中,大学。也习惯性的及时表达对他人帮助的感谢。 但室友们,还有男朋友,都不喜欢我这样。
他们说,这样说的话会感觉双方很有距离感很生疏。尤其是男朋友,不喜欢我这样,他说这样很不亲密,情侣之间就不分得那么清,不需要谢谢的。
但我从小习惯了,别人帮了我我不说的话,会很不自在。 怎么办?我还要继续这样吗?什么时候不该说"谢谢”??”
我手机上装有“知乎”,偶尔会打开看,但我很讨厌各种手机软件给我推送消息。可能是更新软件忘记了关闭消息的推送功能,不要脸的“知乎”就给我推送了这个问题。让我得知,还真有人喜欢回答这种肤浅的一点意思都没有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是没有意思。但凡上升到意义的东西,诸如人生啊什么什么的意义之类,都会令我感到不舒服甚至恶心。随着自己年岁的增加,这种感觉更甚。
哪有那么多意义可谈。
我还是打开了“知乎”的这个提问,我也真是闲的很无聊。
“知乎”上果然是人才济济,一个我以为没有“意思”问题,我竟在几个“颇有深度”的答案中,发现了礼仪,心理,精神,文化的解读,答题者们用了态度、动力,控制,防御,愧疚,贬低,自恋,焦虑……等等我想都没想到的词语来说明他们的观点——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到底要不要说“谢谢”?
我是大开眼界,长了见识。他们讲的头头是道,各种知识运用娴熟。不能不服啊。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也说说我的看法,这些知识精英们的解读太过高深,回答这么一个日常小问题我总觉得大材小用。
我就拿父母和子女举例。
妈妈给女儿夹了她爱吃的菜到她碗里。1,可爱的女儿抬头笑嘻嘻的说,谢谢妈妈。妈妈回以慈爱的微笑不说话,或者说,这傻孩子,还跟妈妈客气。2,可爱的女儿把妈妈夹的菜吃到嘴里,笑嘻嘻的说,真好吃。妈妈说,好吃下次再给你做。3,可爱的女儿,把妈妈夹的菜吃到嘴里,什么也没说,继续发微信,妈妈嗔怪地看着女儿,说,吃饭也不好好吃。
一个事情,三个不同的过程,其中女儿有说“谢谢”,也有没说“谢谢”,但,结果都没影响到母女的亲密程度,或加深或疏远。所以,我说,很简单,亲密的关系说不说“谢谢”无所谓,想说你就说,不想说就不说。如果因为说“谢谢”就影响到关系的疏远或亲密,那这关系本身就不亲密。亲密的朋友或者兄妹兄弟之间也适用这原则。
A对B说,谢谢。B对A说,谢个屁呀,哪天请我吃一顿就行了。A和B是亲密的朋友。反过来,没听谁责怪过朋友连个谢谢都不说的。责怪别人不说谢谢的,都是陌生人或者虽说认识但不算亲密的人。陌生人帮你忙,比如给你让路;不太亲密的亲戚在聚会上给你夹菜,你不说谢谢,那是你不懂礼貌没有素质。这没什么可讨论的。
我写这么多,并不是我多喜欢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提问,我忽然觉得,一些读书人整天抱着这些肤浅的问题在那里啃,炫耀自己的学识,把肤浅当乐趣,真的是有点浪费。
我举一个例子,也用不到那么多学识(当然,我也没有),就给回答了这个问题。还有那个跟“要不要说谢谢”相关的提问——亲密的人之间要不要说“对不起”,都不用长篇大论,我也可以几句话就告诉你答案。
首先,我是个在人多的地方不小心踩到别人肯定要说对不起的人。这是起码的人的素质和教养。然而,我又是个在亲密的人面前不会说“对不起”的人。我没记得我对父母,儿子,哥哥说过一句“对不起“,我知道,我们之间不会因为不说”对不起“就会关系疏远,关系变的冷漠。我觉得我们是最有爱,最有理解和关怀的一家人。但,我也知道,有时,我真的很想对父母,对哥哥,对儿子,对老婆说声“对不起”。我只所以不说,不是因为我不想说,不是因为我觉得“对不起”这3个字不重要,是因为我的性格,因为我从小的教育和环境,我说不出口。
而我又是听过老婆儿子说对不起的人。当儿子说,爸爸,对不起,当老婆说老公对不起时,我眼里是噙着泪的,那是被理解被尊重被爱的幸福的泪。所以,亲密的人也需要说“对不起”。
当然,我就是说不出口,你能吃了我啊!
一篇文章说了两个问题,还都是说的很没文化,你就凑合着看吧。这里我说声“对不起”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