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食养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意义非凡。
首先,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即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在这一天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也就是说冬至之后,白昼就会越来越长。因此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陈至岁在《载敬堂集》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其次,冬至日开始,即进入数九严寒天, “数九”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妇孺皆知,流传甚广,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九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顺利行至西天取得正果,也是这个意思。传统中国家庭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日,因为从这天起正式进入“冬藏”期,要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数九严寒天,期盼春天的到来。
除此之外,在二十四时节和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中,冬至对应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即“子时”(十二生肖的第一属相“鼠”,也称为“子鼠”) ,也是一天十二个时辰中阳气始生的一个时辰。“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子在古代是对先哲的敬称,尤其是对待老师 先师这方面,比如孔子。老子。孟子等等。
由此可见,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节气的首位,其地位和意义非凡,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冬至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和食俗,比如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认为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江南水乡则有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认为疫鬼最怕赤豆,吃赤豆饭可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驱寒和祈愿。广东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台湾同胞也把冬至当作团圆节,因此要吃汤圆和用九层糕祭祖。也有一些地方把冬至看做“鬼节”,要给逝去的家人烧纸钱。
冬至开始天气真正转冷,因此要注意御寒,从营养角度讲,首先要确保充足的热能和蛋白质摄入,同时要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B2、烟酸、泛酸、生物素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膳食补充。碘与甲状腺素的合成有关,能促进蛋白质和物质代谢,因此在冬季尤其要确保充足摄入。缺乏碘的时候,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过低,就容易体温偏低,身体怕冷。铁、锌等微量元素在物质的生化代谢中常常作为辅酶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缺乏时影响能量的生成,不利于御寒。缺铁会引起贫血,细胞相对“缺氧”,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会觉得手脚冰冷。钙和镁可以影响心肌、血管平滑肌和骨骼肌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要注意膳食补充,必要时可以服用膳食补充剂,维生素D与钙的吸收利用有关,冬季严寒,皮肤直接接触紫外线减少,也要注意补充。有动物实验证明,钙不足的时候,脂肪合成会增加,产热能力下降,也会妨碍抗寒能力。所以,吃一些钙含量高的乳制品也可能对暖身有所帮助。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E和C,也有助于维持血管功能。
食物有四性五味,冬季可以适量地吃一些热性的食物如羊肉、姜茶等,但是要注意不要过量,否则会引起“上火”。另外冬季虽然寒冷,但也要保持适量的运动,可以是室内或室外运动,促进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只有末梢循环畅通无阻,才会改善手脚冰冷的现象。
推荐一套冬季御寒菜单
1. 蒜苗木耳胡萝卜爆炒猪肝(B组维生素、铁、锌)
2. 番茄炒鸡蛋(蛋白质、铁、锌、维生素)
3. 海带西芹豆腐干(蛋白质、钙、碘、铁)
4. 香菇粟米鸡茸羹(蛋白质)
5. 黑芝麻五谷饭(B族维生素,铁、钙、镁)
6. 水果拼盘:猕猴桃+樱桃番茄+橙子(维生素C,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