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府菜中,红焖猪蹄被升华为“发财就手”、“横财就手”等名称,故名思义,除了饱腹之外,还有祝福的社交功能。
为了招财就手,就要吃和味猪手
文 | 茉莉
国人在春节时吃饭讲究好彩头,粤人对菜品的要求,无论是意、形都是要讲究好意头,节庆的哪天吃什么都有讲究,例如初一吃斋,初五接财神,初七是人日要吃七样菜或是捞起菜,无论是客家人还是广府人,春节都喜欢吃的一道菜是红焖猪蹄,在广府菜中,红焖猪蹄被升华为“发财就手”、“横财就手”等名称,故名思义,除了饱腹之外,还有祝福的社交功能。
在最传统的做法中,这道菜要用到发菜来搭配,后来由于环保的理由,餐厅渐渐地少用发菜了,改用焯熟的生菜来围边;将猪手横切后排放,所以又有“横财就手”之说。
在粤地,人们将猪蹄分为猪手(前蹄)、猪脚(后蹄),猪手肉厚,用来红焖最是恰当,猪脚则用来煲汤。
处理猪蹄的方法也是需要很严谨的,通常人们会使用“燂”这种技法,例如处理狗肉的时候,他们会将去毛后的整只狗,表皮用禾秆草来烧,这样烧的时候,除了去掉表面的毛发,皮下的脂肪也会熔解一些,令到狗肉的膻骚味减轻。同理猪蹄也用明火“燂”的方法,将毛发去掉,然后皮下的脂肪也会产生变化;后来炊具的更新换代,如今的粤菜师傅使用的是喷枪来制作,快捷地烧炙猪蹄的表面,能产生焦香味。
燂过后的猪蹄,放到清水锅里,开火煮沸,这是猪蹄会淅出污物和浮沫到水里,锅里的水变得浑浊,猪蹄的味道也产生了变化,这时就可以捞起猪蹄到清水中冲洗,而且要擦洗干净炙焦的部位,如果这时猪蹄已经足够干净,而且味道也可以被接受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处理,如果还是觉得未达到理想状态,那么就要再次放到热的清水中煮。第一次时用冷水,第二次则可以用热水,一般两次处理的猪蹄已经足够了,如果仍然觉得异味太重的话,可以在水中加入少许的白米醋,这样就能够保证猪蹄的前期处理到位。清洗好的猪手对半切开,猪脚则是斩件的。
做红焖猪手时,老粤菜师傅的做法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他们是要处理好料头,红焖猪手的料头是指老姜、蒜头和小香葱,将料头放到油锅内炸香,这些料头在油解的作用之下,香味会散发得更充分。
与其他地方制作猪蹄菜式不同的是,粤菜比较少用到大料类的香料,但是陈皮是必不可少的,在调料中,南乳酱和海鲜酱也是很重要的。
南乳又叫红方或者红腐乳,是加了红曲(麹)来制作的豆腐乳,红曲米是由大米和红麹真菌一起发酵后产生的食品,因为色彩艳红,喜庆菜式时常会用到红曲米、红曲粉,例如粤式卤水中制作酱色较深的,会加入少许红曲米。南乳酱是在南乳的基础上,再加入豆瓣酱调和出来的酱汁。
在锅内将炸过的料头和南乳酱、海鲜酱一起爆香,再倒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将猪手放到汤汁里,先开大火再转小火焖煮,这时则是水解的过程,制作这菜以沙锅为最佳选择,热力与酱将猪手焖煮得软香滑嫩,口感上佳的猪手,是在软绵之中仍然带有适度的嚼劲。最后装盘也是有窍门的,捞起猪手,将大骨去除,将猪手切块但不切断皮,形成骨肉相连的状态,食用时用筷子可以分开来食用,将锅内的酱汁过滤,去掉料头等杂物,重新煮沸后令到酱汁浓稠,淋到猪手上,这样就令到菜品的整体外观非常好看,味香色诱。
通常这样制作的菜品,在粤菜中称为“红焖猪手”,也叫做“和味猪手”“酱香猪手”等。
是指用酱汁焖煮至猪手软绵。在制作猪蹄时,粤人也会加入花菇、花生、粉葛等辅料的,就形成为多元口味的红焖猪蹄菜式。但在很多其他地方,这道菜称之为“红烧猪蹄”。
粤菜术语中的“红烧”是指将食用浸卤之后再淋油令到食物皮脆肉嫩,例如红烧乳鸽,吊烧鸡等。粤菜中的“烧”与“烤”是类似的的烹调技术,将热力辐射到食物令到食物变熟。
也有人会将这道红焖菜当作“卤菜”,在粤地的烹调中,“卤”是指放大量的水份是香料、调料或者加上一些骨头制作成卤水,将食物浸泡在卤水中,以小火将食物浸熟,这种方法得到的肉类软硬度适中,卤水通常是反复使用的,焖煮的酱汁要收干一次性食用完,这是两者之间的差别。
这道“红焖猪手”是很多粤地酒楼食肆的招牌菜,皆因制作的时候尊崇传统,前期将猪蹄处理细致,懂得将配料的优势发挥得最淋漓尽至,酱汁的运用为了更加突出猪手的丰腴口感,加之花时间和耐心地焖煮,所以这道菜是名符其实的“和味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