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无泪”的网友的故事:
今年我读大四了。我心里一直很苦,因为我从来就没快乐过。记得上学前班时,有个男孩笑我的书包难看,把我书包摔在地上狠狠地踩。我伤心地跑回家,又哭又闹要父母重新给我买一个书包。可是母亲不理我,父亲狠狠地说:“这是刚买的书包,不可能再给你买!你总是令人讨厌!”父亲后面那句话让我心里一寒颤,我跑到外面无人的地方,伤伤心心哭了好久。那以后,我好像总是爱哭。
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挺好,但我并不快乐,因为同学都不喜欢我,说我孤僻,说话尖刻。我讨厌跟父母说话,但他们总爱说我。说我最多的是:你瞧你那副德行,就一张愁脸,你就知道哭哭哭,你真是不懂事等等。上了大学,我以为会快乐起来,因为我心想,至少父母不会再讨厌我了,大学生之间也肯定是很好交往的了。可我还是不快乐。我知道我心胸狭隘、脾气不好,所以我尽量克制自己,尽量对同学友好、宽容一些。但我总感到很孤独,爱发脾气。也不知为什么,看到别的同学学习认真或成绩好了,我就不舒服。去年3月份我胸部疼痛去医院检查,说是“乳腺增生”,我犹如青天霹雳,心里不是滋味,感觉这么小年纪患乳腺病好不光彩。而且医生说必须长期吃药,我恰好最怕吃药。乳腺增生,就像一块石头压在我心里。我开始胡思乱想,注意力不集中,脑海挥之不去的是乳腺病、乳腺意味着啥、难道就要一辈子吃药、我为什么这么倒霉……成天以泪洗面,情绪不稳,看到别的同学高兴,我羡慕又嫉妒。有时我心理像要发疯一样,真可怕。我好难过!我该咋办?
最近我收到好几个跟“无泪”网友故事差不多的求助帖子,都是20岁左右的女孩,都有相似的过去、相似的现实生活。在此,解读“无泪”的故事,以回复那些不快乐的女孩。
无泪的故事告诉我们,她是一个很不快乐,伴随眼泪长大的女孩。她给自己取名“无泪”,让我觉得她是生活在眼泪汪汪的“无泪”幻想中,当然更让我明白她内心深层的愿望:告别眼泪。
是什么让“无泪”不快乐?或者说,是谁在让她不快乐?
“无泪”的故事似乎道出了原由。她小时候那件事,在当时是何等地受伤害!不然怎会在20岁的今天还那么清晰“记得我上学前班……”?不过我想说,正因为她一直怀揣着“受伤的学前班女孩”记忆,才使她无意识在扮演一个不快乐的人。
“无泪”不快乐,确实跟她小时候经历有关。我们知道,愤怒或痛苦是因人的需要受挫,不快乐也一样,是基于愿望挫折。人在幼小时,若遭遇一些基本和重要愿望的挫折,情绪是紧张和焦虑的,内心体验是伤感和无助。从发展心理学角度,一个人能否形成健康稳定的个性,关键时期是婴幼儿和童年阶段,关键条件是有没有安全型的亲子关系。安全型亲子关系,指的是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关系,指的是父母要懂得情感养育,即能给予孩子温情的肌肤接触,无条件的关爱、尊重、鼓励等的亲子关系。比如,“无泪”小时候被其他小孩欺负,她伤心地向父母诉求,此时父母的情感养育应该是这样:母亲温柔地拉着孩子的手,拍拍她的肩,轻轻揩去她的眼泪,可以说“看来,你受委屈了”;父亲可以说:“孩子,过来咱们评评理,你觉得是书包不好,还是那个男孩的行为不好?”等之类。可以想象,如果是这样对待孩子,当时的“无泪”就不会在已经伤感的基础上再一次遭受心理创伤。是否买新书包不是关键,关键是,父母要知道孩子遇冲突事件时,什么对孩子是重要的,什么样的反应可以抚平孩子受伤的心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学习处理伤感情绪。这,只有懂得情感养育的父母才能做到。
“无泪”父母当时对孩子的反应,是一种对孩子心理受挫的教育方式,他们后来的态度言行,对孩子个性成长来说,体现的是不安全型亲子关系。当然,他们挫折性教育方式是无意识的。中国许多父母都这样,不懂什么叫符合孩子心理的情感养育。不好怪他们,你只能无奈和叹气。
“无泪”的故事给人的启示应该是:父母接受亲子关系教育比拼命把孩子送进各种教育训练班更重要。
不过,“无泪”为何不快乐,与那些伤心事件或坏的客体是表面相关,实质上还与她本人的敏感、内向个性有关(当然个性的形成,也是与早期亲子教育紧密相关的)。因为在相同事件刺激下,每个人的感受和反应是不一样的,同样是致病环境,不是每个人都会患病。“无泪”在逐渐长大,到了高中、大学,意味进入了锻炼人际能力和个性的社会环境,但她只有学习好,而学习好并没给她带来快乐。这说明她个性并没有成长,她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女孩像个“无赖”不依不饶地缠着她,使她对人和事物的理性认知还停留在学前班时一样。你看她“那以后,我好像总是爱哭”,无疑是她对最初伤害的重复记忆和重复诉苦;她的“孤傲,说话尖刻”,是她那朴素愿望和自尊受创之后的愤怒表达,只不过事过境迁,她把本该表达“我恨你们不爱我”变成了隐喻性的尖刻语言,把本应该针对伤害她的人(如父母)的矛头指向了其他人;她的“看到其他同学认真学习或成绩好,就很不舒服”,看似是她嫉妒别人,其实是她一直没有过被理解被重视的一种怨气,是她渴望父母(包括其他人)喜欢她,认可她不成的一种恨意,这些怨气和恨意严重影响到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她的“乳腺增生”,是她总爱发脾气、爱哭、个性隐忍的代价,是乳腺器官帮她承担情绪压力的继发性疾病。
所以“无泪”的不快乐,跟她从小时候被否认、不被接纳的伤害有关,跟她从小没有快乐的体验有关,也跟她缺乏自我认同有关。不快乐的人需要理解,我们对儿时的评判可能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评判,一切的不快和糟糕情绪,都似乎在重复过去的创伤。不快乐的人,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好,不够自信,总有挫败感、无能力感,其实大多是源于幼儿时没有建立起对快乐(幸福)的感知。
理解是什么让你不快乐,是否就知道什么能让你快乐?谁能让你快乐?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答案,不同于别人而属于自己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和体验不一样。人的每一种需要得到满足,都会有快乐的体验,需要的层次不同,得到的快感也是不同的。
像“无泪”那样的女孩,要快乐起来,不妨可以这样想和这样做:
理解不快乐与痛苦。你的故事和你的眼泪,都在表达你的不快乐。不快乐,说明是痛苦的,你为何不快?因为你心里有痛,这份痛从你小时候受创后,一直没愈合。伤口没好,总是处于敏感多虑状态,稍有外在影响或内在激动,就会感到疼痛(或情绪爆发)。如果要变得快乐,你需要重新理解:这份痛苦的原创,或许是早期那个不知事的小男孩,以及不懂情感养育的父母,即便他们应该负责,也只该为他们过去行为负责。而保留和守护这份痛苦的是你自己,你该为这份痛苦的“继发创造”负责。如何让他们为过去行为负责?仍需要你重新解读:他们不是圣人,是容易失误的凡人。你可以在心里骂他们千万遍,但不可以记恨不放。他们既然是平凡人,就应该去接纳他们,包括他们曾经的过失。又如何让自己为痛苦的“继发创造”负责?告诉自己:现在的不快与父母无关,与自己“留恋”痛苦有关。理解自己这么久以来“留恋”痛苦,原来是早期受伤害的感觉还在,相信自己能处理这份恋痛。
哀悼悲伤。快乐与否,跟你内心的选择有关。如果你真正理解了你不快乐的原由,真正能重新解读不快乐、快乐和痛苦,那么你可以做些新的选择。首先,决定对你的“不快乐小女孩”告别,就是那个学前班时受伤害的小女孩,她一直埋藏在你心里。久了,你不觉得她存在,因为过去的事早已过了。但她受委屈的怨恨还在,而且始终没得到澄清和安抚,她就像一个痛点(情结)滞留在你的无意识里,时不时扰动你,致使你在人际环境总感到孤独,感到有忿懑和压抑的情绪。所以,你需要对你心底那个“伤心的小女孩”告别,从心理不断地向她告别——再见吧,你属于我的过去!对于过去的东西,我们不能选择要与不要,但对过去东西的态度和看法,我们能选择修改。
然后,你可以选择哀悼悲伤。伴随你的主导情绪是抑郁(悲伤),而抑郁情绪是你内心有悲痛,它来源于过去,现在要快乐起来,必须掀开来于过去悲情的厚厚面纱,能够快乐起来,意味着你能对过去的悲伤之情,真诚地哀悼。哀悼过去的不幸,是一种处理负面情绪的手段,能够哀悼不幸,是一个人成长能力的体现。
实现需要、运用能力。快乐是人之存在状态中的一种活动,所以它必须与生活相联接。要拥有快乐,你就必须在现实中建立起你的生活目标,去发现并运用你的能力,去实现你的一个个需要(或愿望),只有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人才能感知快乐。因为快乐是人的有意义行为的附属产物。
斯宾若莎的快乐概念,就是指人潜能(能力)的概念,他说“快乐是一个人从较小的圆满到较大的圆满的过度。痛苦是一个人从较大的圆满到较小的圆满的过度。”这很形象地说明了,不断进步使人开心,不断倒退使人难过。前者象征快乐者的良方,后者象征神经症的退行行为。
快乐者,总是在行动,在做他想做和必须要做的事情;忧伤者,总是爱思考或幻想,爱思考人生为啥有那么多的烦恼?生活为什么那样残酷?爱幻想如果没有过去的遗憾、没有未来的担忧多好啊。
忧伤者需要明白:真正的快乐,是人在获得人之能力的体验中所产生,是必须建立在满足需要和实现人之能力的基础上所产生。
“个人(人类)通过追求愉快或躲避不愉快而日复一日地生活下去。”是啊,但只有当我们有了追求快乐的资源和资本,才能够躲避不快乐而日复一日地快乐的活下去。
那么,追求快乐的资源是什么呢?是生活,是你的需要与生活相联接的行为,而追求快乐的资本应该是,实现需要的能力。
不快乐的女孩,如果让你不快乐的人是过去的“小女孩”,那么能让你快乐起来的人应该是你现在的“大女孩”,小女孩意味着不懂事没能力,大女孩意味着成熟和有能力。有能力,就意味有追求快乐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