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看到有位美女吐槽说,男友因为自己喜爱变形金刚而与自己闹翻,原因是男友认为女友的爱好带有“暴力元素”,颠覆了女友“在他心中的印象”,女友“在他心中应该是一种美好的女神形象,热衷打扮和化妆”,他想不通“女友为什么跑去接触这些暴力的东西。”这位美女表示又气又懵,气的是男友“这么长时间了还不了解自己的爱好”,懵的是为何男友不能接受自己的爱好。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常有发生,我们常常会因为各执己见而和朋友、亲人或恋人闹翻,冲突期间甚至以后都会完全听不进对方的观点,即使对方的观点也是有理有据的。
我们真的正确吗
我们之所以如此坚定地维护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原因是我们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真的正确吗?
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这说明,有时候我们接受某一观点,并不是因为它是被严谨地证实过的、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而是受跟逻辑和证据无关的一些因素影响,比如是否有其他人也支持同样的观点,支持这个观点的人是否看起来是个专家等。我们是很愿意相信专家的,即使这个专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只是我们觉得她是专家。多年前,我曾看到一条辟谣的新闻,内容是呼吁大家不要再轻易尝试《大长今》里的医药养生配方了。原来那时候《大长今》正在热播,大长今的医生形象深入人心,有人按照电视剧里介绍的一些配方来尝试着治病,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后果。
而且,即使是经过了严谨验证的观点,也可能在以后被证实是错的。相信大家都记得物理学中“泊松亮斑”的故事,泊松得出的圆片中心出现亮点的结论,本来是为了驳倒菲涅耳的光的波动理论,但是菲涅耳后来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亮点,泊松的结论反而成了光的衍射的证据。世界上总是不缺少类似的故事,曾经,伟大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经过计算和实验,认为制造电动车的成本是天价,电动车的普及应用是不现实的,但是现在电动车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1]。
预先判断
那么,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发现自己的谬误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预先判断的影响。预先判断有屏蔽作用,让我们知觉不到我们事先没有知觉到的事物,但是,一旦我们形成了某种观念,我们常常会难以接受其他的观念,并且对支持其他观念的事实视而不见[2]。
白天可以看到月亮吗?很多人都会非常肯定地马上回答说看不到,但是大家却不会在回答前先去确认一次。我是从刘慈欣的小说中读到关于“白天也可以看到月亮”的内容后,才发现大白天确实是有月亮的,网络上也有相关的内容。虽然白天的月亮一直存在了很多年,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发现它。如果我们事先没有知觉到某个事实,我们就会一直忽视它,虽然它一直在那里。
可是,一旦我们形成了某种观念,我们常常会难以接受其他的观念,即使与观念相左的事实就摆在眼前。在我的家乡的小城里,很多女性负担着家庭经济的主力来源,或是与丈夫一同负担家庭收入。但是从小到大,我却常常被灌输男性是养家的主力的观念,说的人多了,我也很自然地认同了这个观念。多年后,我意识到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我问家中一位养家的女性长辈:“明明是你在养家的,你身边的亲人朋友中也有一大部分人的家庭,是女性在提供家庭的主要收入,可是为什么你可以忽视现实,给我灌输男性是养家主力,女性不应该为养家操心的观念?”这位长辈一脸茫然地摇头表示她也不明白为什么。
微博中的男友有了“美丽的女生只应该做如化妆、打扮这些纯女性化行为”的观念后,就很难接受美女还会喜欢变形金刚这种在他心中不女性的爱好了。因为这位男友既会忽视自己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即美女人设和带有暴力元素的爱好是可以共存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排斥的关系;又会忽视现实中其他美女们不够女生的爱好。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预先判断会使我们产生偏见,但预先判断其实是一种很实用的思维方式,它有指导的作用。比如,从大多数湖北人喜咸喜辣的刻板印象,推断出新认识的湖北人也是喜咸喜辣的口味,将获得很高的正确率。从已有的观念直接推测事物的某种特征,比花时间去了解这个事物后再得出结论要高效得多,非常适用于精力不足或时间紧的情形。预先判断也是我们在努力培养的思维方式。工科的学生会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用来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你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地质工程专业知识的人,如何去从事地质工程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从预先判断中获得好处[2]。
预先判断的指导作用与屏蔽作用,就像一件事物的正反两面。虽然,我们可以在一种观点的指导下发现和解释一些现象,但与此同时,受原有观点的影响,我们也很难知觉到其他的观点。
如何不再固执己见
但是,如果好好利用预先判断的指导作用,我们也可以打破固执己见,即当我们意识到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时,我们也可以知觉和解释其他的观点了。
虽然屏蔽作用导致我们难以想到其他的可能性,但是有一种观点却很容易被想到,即相反的观点——只需要将现有观点直接反过来,或否定即可。在相反观点的指导下,我们会去主动地寻找支持相反观点的证据,并且觉察到原有观点的逻辑存在的问题。
“主动地”这三个字非常重要。因为即使是以前接触原有观点时,我们也不会马上就接受这个观点,而是会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这个观点是否与我心中已有的常识相符,是否也有其他人支持这个观点等。当我们考虑与观点相关的因素,尝试着去解释某个观点的合理性时,就是我们调动主动性的过程。
就像《社会心理学》中提到的哲学家帕斯卡的话:“人们通常对于他们自己发现的道理,比由别人发现的更加确信不疑。”心理学家发现,咨询师个人的洞见并没有他们使病人产生的想法来得重要。相比咨询师的判断和建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咨询者经过思考后自己得出结论,对咨询者思维的改变效果更好[2]。主动地投入也对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主动学习(讨论、实践、教授他人)比被动学习(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高。我本人也发现,同样的内容抄写一遍,会比单纯地看一遍,有更深刻的印象或理解。
当我们主动地去解释相反的观点时,我们就会发现客观事实是存在多面性的。有次我和母上讨论父母和子女相互之间对对方的爱的问题。我说:“就如武志红所说,世界上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母上当然不同意,我举出了证据:“你见过抛弃孩子的父母,但是见过不想要父母的孩子吗?”母上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点头表示同意。然后我又说:“这个世界上当然有不想要父母的孩子,生活中成年子女不愿意赡养老人的例子也不少见。”当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多面性后,我们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固执己见了。
我们人类并不是冰冷的信息处理工具,我们有着自己强烈的主观意向[2],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考虑其他人的主观意向的合理性,当不同的主观意向被综合到一起时,我们离客观世界就会更近一步。
参考
[1] 最赚钱的事情,都不辛苦丨圈外孙圈圈
[2]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