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读书困难户。“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怎么说呢,工作关系要阅读研报也会读,但是更加偏好听会议。
需要读的公众号也会读,但是会用上面的小耳机听,更加喜欢听播客。
我曾经调研的一位基金经理说,关于获取信息和知识,一部分人是视觉动物,靠阅读获取;一部分是听觉动物,听讲的吸收效率特别高;还有一部分人是感觉动物,需要到现场感受氛围。
我绝对是听觉敏感型,读书时候上课听讲吸收知识非常快,但是不太喜欢预习和复习……
所以让我读书不容易,基本上这么大了能读完的正经书估计也就几十本。
但是最近,在家倒还读了一些书。
世界读书日,斗胆来聊一聊。
怎么才能让阅读困难户开始读书呢?我发现了几个要点:
1、 对读书得祛魅,千万不要当做任务,把读书当做刷微博。
有时候听人推荐了郑重其事地去读一本“大作”,翻了两页有一种“就这?”的感觉。
最近看了一本《倦怠社会》,因为很多地方提到它。
但是书是真的晦涩,毕竟是哲学家写的,而且是翻译过来的,基本上是考验耐心+劝退。
很快就多抓鱼卖了。
我猜想是因为用哲学的口吻把大家对内卷的不满表达了出来,所以受到欢迎。
有人会拿“看了XX书就开窍了”,“后悔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之类的表述吸引人来读。
怎么说呢,我的经验是很少有书能真的给人这种感觉。
一本书的功用是有限的,它只是一个个人基于他的认知,在某一个话题上,以某一种方式的表达。
你和一本书的交集、共鸣、缘分,有一些些就不错了,不用期待太高。
多数作者也是普通人,写一本书又累又挣扎,难免有一些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的篇幅。
或者是一个有价值的核心观点+附赠几个大路货,承载不了过高的期待。
但是看书的习惯是好的。
大量地看不同人的观点、经历、表达方式,和你头脑中的世界进行碰撞,系统性地带来启发。
所以就随意读吧,预期不高。
拿起来就可以读,翻到哪页读都可以,开头不行翻中间,中间不行翻结尾。
一般书都能找到能看得下去的地方。
作者也是人,开头没写好,不耽误中间内容我喜欢。
读到喜欢的地方忍不住一直读下去,放不下;读完再补前面的课。
以前看不下去搁置的书,偶尔又翻开发现还能读上一会儿。
书一点儿也不高大上,很多解决的就是现实生活中你遇到的问题。
2、 可能学生时期习惯了,以前读书喜欢在上面写写画画。
没有笔时,就把喜欢的那一页折起来,折角对着要划线的那句话。
这种highlight的方式让人比较过瘾,有一种“没有白读”的感觉。
事后再翻回来看,还能重温当时独到这里的感觉。
当然,读书不是非做批注不可。
如果规定自己要批注或是划线,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还不如让习惯更自然、自由一些。
主打一个轻松随性,任何完美主义和“我要变更好”的念头都不需要。
现在读书博主很多,如果抱着“成长”的目的去读书,或者抱着看书改命的方式去读书,可能都不会有太多乐趣。
抱着“打发无聊”、对这个话题有点好奇、权且看看热闹听听这个名人怎么说……这种态度,倒是容易读得下去。
小时候有个习惯,把喜欢的句子摘录到一个本子上。
其实看了这么多书,难得有几句真的说到心坎上的话。
这些费了诸多时日才找到的能够滋养自己的句子,真应该记下来,反复拿出来看看,才不浪费。
找到真正对的书,就像找到Mr.right一样不容易。
也许翻过几百本书,才能有几本你懂他,他也懂你。
3、 把书放到顺手的地方,易于邂逅。
比如厕所里、娃的学习桌旁边、床头柜上、阳台上、出门的包里、车里。
书不是一本从头到尾读完了再去买下一本,而是哪儿都有书,随时都能片段阅读。
有时候不同的书之间还恰好有美好的联结,那就更有趣了。
虽然我通常看书只有三分钟热度,但是我每天要拿起来十次呀,加起来就有30分钟了。
而且其中一两次,还真能看上半小时。
还有一个点,就是常去图书馆、书店、有书的地方。
家里能存放的书有限,去存放更多书的地方“徜徉”,能够邂逅更多感兴趣的书。
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也是帮助孩子建立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
最近在亚朵酒店,我翻到了一本有趣的书《小行星掉在下午》,一本讲社畜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还发现可以免费外借,任意店还书都可以。
真是意外之喜。
相比于刷手机,更喜欢去图书馆看杂志。
也很轻松,而且可以看到很多杂志和图文,效率很高。
杂志的文字质量也高点。
说实话,现在对于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的娱乐方式太少了。
我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有多少人要看侮辱智商的电视剧、博眼球的短视频、莫名其妙的电影。
一些可读性强、有趣、有见解的书,可能才是精神家园。
4、 读书可以不带目的,也可以带着目的。
对某方面感兴趣有好奇心,是读书最好的驱动力。
常常是因为喜欢的人推荐、一本链接到另一本、同一个出版社的链接、同一个作者的链接,哗啦啦就展开了读书的卷轴。
我一个金融从业者,因为听了孟岩的播客,然后读了张小龙的《微信背后的产品观》你敢信。
孩子订的《好奇号》是本科学启蒙杂志,我翻起来也很有意思。
其中的侦探题目,我做起来真不如孩子的判断。
最近还读了很多《读库》,那真是天南海北,讲啥的都有。
能够替换我的电子榨菜的,还有读库榨菜。
对一件事感兴趣,会网上到处搜罗资料;买一本书来读读,则会更加系统和“可信”。
毕竟出版读物不像公众号说删就删。
读书时随着情节的起伏,也常常能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的情绪的涌动,有一种心流在指尖划过。
读库老六说:文字能够通过一些常用词架构起新的心理空间、情绪空间,能够把非常暧昧、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给传递出来,把最微妙的、一般人都不好准确描述的情绪说清楚。
所以看书和金句背诵肯定不一样。
书中有超越文字本身的更大世界。
网上有很多“讲书”、“拆书”的博主。
在我看来,这未免有点点急功近利。
以前,我也听过一段时间,通常是为了了解某本畅销书,但又懒得去读,才听。
拆书者对于原著的理解,肯定不像我自己去读原著的理解那样。
你和作者之间插入了第三个人。
最近和一个基金经理朋友聊天,他会听书,但是听的是原著,只是有人给你读出来。
5、 读书是一件什么事呢?
读书可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你喜欢读的书,可以不告诉任何人。
比如我最近又看了一遍咪蒙的《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
读书是一件可以很自由、很放松的事,可以是一件有点点高级的娱乐消遣,有点点深度的向内求索。
如果翻了十次还没有任何要读下去的欲望,可以放弃这本书。
没有什么所谓“必读书”,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比如《天道》,书和电视剧一样看不下去。
余华的作品,我只喜欢看《许三观卖血记》以及《活着》。
村上春树,只喜欢《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以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其他的作品,我简直看不下去。
喜欢读的书,也可以反复去读。
书还有很好的催眠效果。
我有段时间睡不着,就看几本小时候就非常熟悉的书,《三国演义》之类的。
不用脑子,但是看着看着就迷糊了。
6、 相比于电纸书,还是习惯纸质书。
书是个工具,随身带着,可以用来垫手机,可以手机没电时打发无聊。
印象深刻的句子,能清楚地记得它坐落于全书翻了一大半之后,右侧靠下的位置,占了三行半。
好的书,也讲究排版编辑,好的排版让书更具吸引力。
这是纸质书相比于电纸书的好处。
另外,纸质书还能够随时前翻后翻,相比电纸书是更好的体验。
另外,说几个我觉得不可取的状态:
1、 一般人可以不用沉迷读书或者片面追求读书数量。
读书不是面子工程,它虽然可以有一些谈资,但是这不重要。
把读书当面子工程,那效率可太低了。
有的人说一年要读100~300本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即使读了也思考了,不实践往往也是徒劳。
而无论是生活、工作,都是通过实践展开的。
甚至你问他某本书,他已经忘记了。
纯脑力劳动容易让人陷入虚无,哪怕是写、演讲都会好一些。
应用到实践就更好了。
我感兴趣的书,会找来“读”一下,其实就是翻翻。
如果读过50%,在我看来就算是“读了”。哈哈。
读一些“高级”的书也许可以用来“傍身”,此时书籍的功用有点类似于文艺电影、摇滚乐、或是一些小众的爱好。
不管怎么样,把书能用起来,高兴就好。
2、 不用给自己增加难度。
对于我这样的读书困难户,能读就已经给自己点赞了。
千万不附加更多的要求。
不用写复杂的读书笔记。
不要求从头读到尾。
不要求读不懂还继续痛苦地“啃”。
批注、笔记想写就写,不想写坚决不写。
翻译过来的书,我一般比较谨慎,因为通顺度、流畅性会差点。
最后总结一下,读书困难户怎样阅读?
1) 每个人摄取信息的惯用方式不同,读书困难不用强求读很多书。
2) 开心就好,以减轻压力为第一要务。书不是用来“啃”的,而是用来翻的。
3) 机制设计上,随时可以拿起书;随便翻翻书。读喜欢读的内容。找不到喜欢读的内容,去图书馆、书店扩大搜寻漏斗。
4) 收集能够滋养自己的书籍内容,书可以成为精神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