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元祐更化复旧法
第二节 司马光
再说司马光自罢官后,戴着一个端明殿学士的头衔,两耳不闻窗外事,闲居洛阳,潜心编撰《资治通鉴》。公元1084年十二月,《资治通鉴》修撰完毕,朝廷授司马光为资政殿学士。
司马光一边隐居一边修书,在洛阳长达十五年,反而为他在民间赢得了巨大的名声,世人认为司马光是真宰相,田夫、野老都称他为“司马相公”,连妇人、小孩也知道他的字为“君实”。
神宗驾崩,司马光入朝哭临,京都卫士远远望见,以手抚额道:“司马相公回来了!”
司马光所到之处,老百姓聚集拦住道路大呼道:“司马相公不要回洛阳了,留下来做天子的宰相啊!”道路拥塞,导致司马光的马都不能进发,司马光心里感到害怕,急忙返回洛阳。
太皇太后高氏听说这事之后,派内侍梁惟简到洛阳慰问司马光,并征询司马光当务之急的治国方略。
司马光上疏洋洋洒洒几千言,中心思想就是“放开言路,虚心纳谏!”高氏认为有道理。五月,朝廷下诏,让百官进言朝政得失。
朝中有大臣不高兴了,在诏书中设置了六个进言的门槛:“一,进言发泄不满;二,超越职权范围;三,擅自议论机密的军国大事;四,迎合已经施行的法令;五,对上观望朝廷意图想侥幸升官;六,对下迷惑世俗沽名钓誉,出现上述六种情况,一定要处罚不宽恕!”
太皇太后又将这份意见命人拿给司马光看,司马光道:“这哪里是征求谏言,这是分明是拒绝谏言啊!人臣要么不进言,一说话怎么会脱离这六件事范围?”
太府少卿宋彭年、工部员外郎王谔率先响应诏书,上书言事,有大臣要拿他们两个杀鸡儆猴,说他们上言不是本职工作,罚铜三十斤。司马光上疏详细驳斥这种观点,朝廷依司马光意见,重新颁布诏书,不久上书言事的近达千人。
五月初,朝廷下诏,起复司马光为知陈州(河南淮阳),司马光即从洛阳启程进开封拜见哲宗皇帝和太皇太后。
五月中旬,首相王珪在任上薨逝,王珪在三月上旬担任山陵使,应该说身体尚健硕,否则王珪定然会推辞,不然王珪如何上山查看陵墓?仅两个月,王珪突然薨逝,可见他得的是急病,来势凶猛!
王珪一死,山陵使空缺,宰相剩蔡确一人了,山陵使自然而然由蔡确担任。
几天后,司马光从洛阳赶到了开封,入宫拜见小皇帝和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和司马光面谈之后,却改变了几天前的决定,不让他走了,直接提拔他为门下侍郎。这次,司马光仍然上劄子(宋朝大臣的奏折)辞免,并在箚子提出更改新法的要求,这就有点要挟的味道了,好在太皇太后的政治观点和司马光比较契合,派使者赐司马光手诏,让他慢慢来,算是半应允了。司马光的亲朋好友也规劝他,如要废除新法,不在朝廷怎么实现?司马光醒悟过来后,立即走马上任。
前文说过,门下侍郎实际就是元丰改制前的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司马光是保守派的首脑人物,太皇太后的这个任命,透露出一定的信息,难道朝廷的政策要大变吗?
正当新法派心中惴惴不安之时,朝廷在任命司马光为门下侍郎同时,任命蔡确由“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即首相),韩缜由知枢密院事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即次相),章惇由门下侍郎进“知枢密院”。
三份任命书让新法派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蔡确和章惇是新法的极力拥趸者,韩缜也偏向新法。两府大臣中,前面的三大头都是新法派,三位副宰相,除了王安礼和司马光,张璪和李清臣都属于新法派,新法派何惧之有?
可司马光回到权力中枢,就是要和新法派决斗的,所以,朝廷顶级的人事安排,司马光肯定是不满意!
佐料:王珪是成都人,幼年机敏出众,语出惊人,堂兄王琪读了他写的文章后,赞叹道:“良驹出生,志向千里,只不过兰筋(马目上的筋名,此筋坚固,则为好马)尚未长成啊!”公元1042年,王珪高中榜眼,时年二十四岁。
公元1070年,王珪拜为参知政事,公元1076年升为宰相。王珪是一个偏向新法的中间派。因此也不喜欢司马光。
公元1080年九月,元丰改制时,神宗赵顼对执政大臣道:“官制改革,新人、旧臣都应该起用。”还特别说明:“御史大夫,非司马光不可!”
王珪和蔡确闻言,相顾失色,王珪很忧愁,不知怎么办好。蔡确鬼点子多,对王珪道:“皇上想收复灵武,王公如果从这件事入手,可以确保宰相位置不倒。”
王珪大喜,十分感谢蔡确的建议。随后,王珪推荐俞充统帅环庆路,让神宗一心考虑平定西夏的策略,如果用兵深入,神宗便无暇顾及司马光了,事后果然如此。
公元1082年四月,仿照唐六典,确定三省新官制。事无大小,由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施行。三省分班奏事。最后中书省合并总结归纳。
中书省既拟旨,又作总结,实际权力远高于其他两省。
蔡确诓骗王珪道:“王公久在相位,当授中书令!”王珪也觉得理所当然。
蔡确和王珪说完后,转身对神宗赵顼道:“三省长官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三个职位实在太崇高了,所以不应该设置三省长官。只要令左右仆射分兼两省侍郎足够了。”赵顼深以为然。因此任命王珪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确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确名义为次相,实际权力反而更大,王珪虽然为首相,议事“拱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