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眼里,学生可以简单粗暴地被分成四类:学弱、学渣、学霸、学神。
学弱:拼命学习,却很少拿高分。
学渣:已经自我放弃,极少花时间学习,成绩垫底。
学霸:学习刻苦,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遥遥领先。
学神:看起来不怎么学习也能门门高分。
这四种学生当中,最让人羡慕的是学神。谁不想既少花时间,又能取得好成绩呢?
那么,学神是如神灵般高高在上,常人无法企及的存在吗?
并不是的。学习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学神比常人厉害之处在于他们掌握了学习任何知识的方法。
我们从小被灌输,要想好好学习,得先找个安静的地方,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专心地学习,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东西学进脑子,从而考出一个好成绩。
可是,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这些老一套的学习方法都不是好方法,那怎样才能让我们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呢?
《如何学习》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是享有殊荣的《纽约时报》科学专题记者,在《如何学习》一书中,他汇集了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数十年科研成果中筛选出的精品,让我们了解大脑的运作原理,以及学习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学习方法。我从中提炼出三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告诉你何时学、在哪学、怎么学,才能有效、轻松、不费力。
一、遗忘式学习法
二、交替式学习法
三、记忆提取练习
一、遗忘式学习法
“铃铃铃~”,下课后,我们可能想不起老师是如何具体阐述每一个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却对老师上课讲的笑话印象深刻。
这就是遗忘的作用,它让我们的大脑主动过滤掉垃圾信息,只保留那些对我们来说有意义、有作用或者是有趣的东西。这也意味着每一样我们刻意交给大脑的东西都会被保存起来,而且是永久储存。
既然大脑会永久储存,那为什么我们学习过的东西在一段时间之后就都还给老师了呢?
这是因为任何记忆都具备两种能力,除了储存能力,还有提取能力。
提取能力是指某项信息被提取到意识中的难易程度。这一能力会因反复运用而变得越加坚实。反之,如果得不到强化的机会,提取能力便会迅速下降。
而且,与储存能力相比,能够提取出来的记忆容量很小。在任意时间,我们只能提取与大脑发出的提示与给定的线索有关的记忆,而且仅仅是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
那么,我们要怎么运用记忆的特点来帮助我们学习呢?
比约克夫妇综合前任研究提出遗忘式学习,它指的是运用遗忘的两个正面作用来帮助学习。
遗忘的主动功用,指的是屏蔽相冲突的资讯并且过滤垃圾信息,使得大脑能专注于某一件事。
遗忘的被动功用,如记忆衰退,是为了强化“习得”(提取储存信息的能力)的正常“损耗”。跟锻炼肌肉很像,先损耗后增长。
遗忘式学习的学习法则是——“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 ),即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也就是学得越扎实。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喜欢把以前的笔记或者老师发的归纳提纲过一遍。这样提取记忆毫不费力,以为白纸黑字自己都看得懂就是理解并记住了。殊不知在考试时碰到相关知识点还是会一脸懵逼地想“这个知识点好眼熟,为什么就是想不起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书中建议:在复习时把笔记放到一边,重新整理学习材料,按照自己的思路,想出一套全新的重点概述。这样做,会强迫你把学习材料都过一遍,而且是以一种不同的思路去过一遍。
二、交替式学习法
我们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被不断教导:凡事要保持一惯性。这一基本原则已经融入了几乎所有想当然的“学习好习惯”当中。
我们要有固定的习惯、固定的日程、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专心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要管。在家里或者图书馆里找个安静的角落,从清早到深夜,每天都要在那里坐上相当长一段时间。
不过,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却颠覆了这一传统的教诲。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外在环境和内在心境都对记忆产生影响。在相同场景或心境下,记忆更容易被再现出来。
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每一次考试的时间、场景、心境与学习时相一致,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就要变换不同的时间、场景、心境与学习内容,来锻炼大脑的适应能力,让大脑准备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是交替式学习。
那我们在学习中如何具体使用交替式学习呢?下面是书中提出的几条建议:
1.学习时变换环境
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或者带上学习资料到外面去,到咖啡店或肯德基等地方学习。这样会强化你的记忆,让你学的东西不必依赖于周遭环境。
2.打散学习时间
即利用间隔效应(spacing effect)——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成数次学习,并拉开每次学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全新内容的学习与记忆,而且用这种办法学习,不会让我们学得的东西变少,反而记得的时间却能长久很多。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只要在一两天内或者一星期内复习一次功课就足够了,这样你大部分学习与考试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比如区域地理知识内容非常多,包括气候、水文、农业、工业、人口等等,要完整清晰地记住并不容易。我们可以把各个大洲划分为不同的小区域,把每个小区域的知识要点整理出来,在第一次学过之后,一两天内复习一次,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复习,过一个月再复习。这样经过分解与重复记忆,就能把区域地理知识搞定了。
3.穿插学习内容
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或者是把新的科目或技巧跟学过、练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的内容混合在一起。
这样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每一项之间的不同之处,更彻底地掌握好每一项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数学时,把新的解题方式混合在其他学过的、熟悉的解法中一起练习,能够加深我们对这种新的解题方式的掌握程度。不同题型掺杂到一起自然会迫使我们去辨识每一道题各属于哪一种类型,并需要逐一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案去解答。
我们不但要学会分辨不同的锁头,还要学会用不同的钥匙去开不同的锁。
以上这三个学习技巧无一不是在破坏学习的专注度,也无疑会导致我们在每次学过之后忘掉一些内容。
但是,根据“遗忘式学习”理论,比约克夫妇把学习中所有能导致遗忘的因素称之为“必要难度”。这一困难会迫使大脑更加努力地运转才能挖掘出某个记忆或是技巧来,而这额外努力却能深化接下来的学习,进一步强化记忆的提取能力和储存能力。
三、记忆提取练习
学渣面对考试时内心忐忑不安,因为对他们来说,考试就是一次否定自我的过程。
而学霸一到考试就十分兴奋,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次检验学习效果的机会。
学渣和学霸面对考试时心态如此不同,不仅是学习能力决定的,而且还由他们的思维模式决定的。《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提出了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对个人学习表现有巨大的影响。但在这里,我们要谈论的是考试如何帮助我们提升学习能力。
考试,或者叫背诵、自测、预考,都是“记忆提取练习”,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不同常规却很有功效的学习方式。考试不但能检测知识掌握水平,而且能够破除“熟练度错觉”,增加学习时间的价值。
我们在学习时,喜欢划荧光线、做学习大纲或者直接翻看老师给的或者书上提供的章节概要。这样毫不费力地输入知识,往往容易让我们误判了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产生“熟练度错觉”。
这种对熟练度的错觉是自动形成的,而且是潜意识里的念头,往往让我们对哪些东西还需要复习或是练习做出误判。自以为既然今天轻易就记住了这些数据、公式、概念,那明天或者后天也一样能记得住。
“熟练度错觉”的危害很大,因为这种“熟练”错觉非常强烈,以至于我们觉得既然已经“拿下”了某次作业或某个课题,那再去复习也就没什么用了。
恰好,“熟练度”是“必要难度”原则的反作用:越容易唤出的资讯记忆,再次学得的程度也就越浅。也就是说,立即复习你刚刚学过的东西对你没有任何意义,那并不会增加任何记忆强度。
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增强记忆强度呢?书中关于记忆提取练习有以下几条具体建议:
1.自测
自测即自我进行测验,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自测:
(1)在看过一遍荧光笔划过的内容之后,合上笔记/书本,再把它们默写出来。这么做的好处是我们立即就能知道自己没记住、没弄明白的地方,知道哪里需要回头再复习。
(2)学过之后,在一天、两天、一星期之后以考试的形式立即复习,是帮助加深记忆的有效办法。
(3)把每一次作业当成考试,不能翻书。因为真正考试的时候没有书给你翻了。
这样能让记忆系统运转得更加费力,因此复习效果也就强多了。
2.背诵
Memory is everything。
在记忆之上有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新这几个阶段。但如果没有记忆作为基础,其他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所以,记忆就是一切的基础。
为了获得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搭配效果,最恰当的比例是阅读和学习只占30%,剩下来的时间用来凭记忆背诵。比如学习英语课文的时候,我们花了20分钟弄懂生词、句子结构、语法知识点,那么我们要用45分钟的时间去背诵这篇英语课文,直至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3.预考
在学习新知识前,直接先来一套相关练习,即使做得一塌糊涂也没关系,因为这样能够预先知道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及重点。
预考是“必要难度”这一原则的又一具体表现,因为你先猜测再学习使得大脑的运作比直接学习更费劲了一些。
根据“必要难度”原则,考试就是一次努力地从记忆中提取已学过的课文、名称、公式等东西的过程。这种程度的努力比重读一遍、重看一遍笔记、重学一遍要多得多,所以加强了这些记忆的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
最后,我们来做个小练习检测一下,你对以上三个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是否真的了解了:
1.记忆存放在大脑的什么地方?(单选)
A 存放在大脑中某个固定区域,但具体位置仍是未解之谜
B 存放在海马区域
C 散布在大脑外表皮层的各个区域中,并非集中一处
D 知识性记忆存放于左脑,感知性记忆存放于右脑
2.遗忘跟学习之间有什么关系?(多选)
A 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反复记忆,便会忘记,再也想不起来了
B 学过的东西虽然容易想不起来,但不代表完全遗忘,一旦有外界提醒,便可能再想起来
C 遗忘是为了帮大脑过滤掉大部分不重要的信息,目的是让大脑记住重要信息
D 学过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忘掉
E 想不起来的东西并非彻底遗忘,只是暂时无法被记忆提取,而一旦被提取,便会加深记忆
3. 以下哪些学习方式不太有效?(多选)
A 对照笔记多复习
B 不看笔记,努力回忆所有知识点,凭记忆整理学习资料
C 在固定的书房里学习,要保持安静
D 学习场所不固定,有时在图书馆,有时在咖啡厅
E 边听音乐边学习
4. 距考试还有1个月,以下哪种复习方式最有效?(单选)
A 考试前两天集中复习9个小时
B 今天复习3小时,一周后复习3小时,考试前一天再复习3小时
C 今天复习3小时,一周后复习3小时,再过一周最后复习3小时
D 一周后集中复习4.5小时,两周后再集中复习4.5小时
5. 学期刚刚开始,小林要为自己制定学习方案,以下哪种方法会让小林在期末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记得更牢固?(多选)
A 上课听讲,考前集中一段时间翻看笔记复习
B 每节课前先做课后习题,带着问题听讲,考前翻看笔记复习
C 每节课前先做课后习题,考前进行自测,针对性复习
D 上课听讲,每个月自测一次,直接去考试
E 每节课前做课后习题,课后给同学或自己讲解所学内容,考前自测复习
答案1.C 2.B C E 3.AC 4.B 5.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