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MVP系列文章
MVP系列文章(一) - MVC 与 MVP
MVP系列文章(二) - 优化attach()、detach()方法
MVP系列文章(三) - 动态代理优化每次判断 View != null
MVP系列文章(四)- GC回收原理分析
MVP系列文章(五)- 泛型擦除
MVP系列文章(六)- 代码架构与运行时架构
MVP系列文章(七)- 知识梳理
1. 代码架构
与业务逻辑无关,基本上每个项目都会用的。比如:访问网络、图片、BaseActivity、BaseFragment等等这些公共的东西;
代码架构一般是不会变动的,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在代码架构;
2. 运行时架构
与业务逻辑有关,是自己项目特有的一些功能部分,比如:访问网络时参数要加密(RSA)、单点登录、插件换肤等等其他,这些功能是自己项目中特有的功能;
3. 如何选择架构层级
1>:所有代码,全部写到一起(适用于1个人做外包);
2>:按架构层级分层:Base、Framework、App,每个层次一个模块(适用于2-3人);
3>:多模块和多组件开发:多个协同开发,方便测试,单独模块可以单独测试,注意别搞成蜘蛛网,最好用路由方式,可以采用 ARouter(适用于4-5人);
什么是模块?什么是组件?
模块:指的是你项目中的功能模块,如首页、发现、消息、我的、登录等等;
组件:指的是一些小型的辅助,比如自己找了一个动画效果、第三方的功能用到了自己项目中。组件也可以单独存在于module中;
处理不好可能会出一些问题,资源问题,命名不能冲突,返回键
4. 路由方式
1>:多花时间把代码架构、运行时架构搞好,然后建立4个 module ,分别是首页、发现、消息、我的;
2>:首页、发现、消息、我的依赖于运行时架构,运行时架构依赖于代码架构;
3>:每个人只在自己的模块中开发就行;
如果4个模块间要通信,不要直接依赖彼此,否则你依赖我,我依赖你,就全部乱了套了,如果有一天不需要 发现模块了,那么到时候你再去删除 发现模块,会非常麻烦。
这个时候可以搞一个路由,让这 4个模块都连接到 路由上边,如果不需要哪个模块了,就直接把 那个模块删除就好了,对其他模块没有影响
5. 怎样选择第三方
1>:熟悉原理:开发可控,意思就是如果出现问题,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
2>:选择大多数人选择的,也就是选择星级比较多的,不要选择没人用的;
3>:一定要注意解耦,为的是重构、版本迭代;
4>:站在成员角度去选择:培训同事,倒逼;
倒逼就是:比如明天我们会用到哪一个东西,大家今天晚上去学习一下;
5>:模仿别人写好的东西,自己先模仿好别人的东西,等待自己熟悉之后,然后再去把这个东西变成自己的;
6. 其他补充
1>:需求文档:
自己需要写需求分析文档,否则如果中途修改需求,你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发现逻辑不通,所以自己可以写需求分析文档;
2>:不要滥用继承和接口,多用封装;
如果觉得哪个部分比较常用,完全可以写一个工具类抽离到utils包下,不要写到基类BaseXxx中;
3>:不要嵌套:
每个功能全部分开写,不要嵌套在一个类中写;
4>:所有界面全部分开写,哪怕有两个界面时一模一样的:
尽量不要公用同一个界面。
比如:登录中的忘记密码、修改密码界面可能一样,这个时候你可能想要把这两个界面共用一个,用一个flag来区分是从哪一个界面跳转过来的,这个时候可能可以,而且也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后期你的这两个界面修改了,里边的功能发生变化,这个时候你只能在这个同一个界面中修改,可能会比较麻烦,所以要求我们把 忘记密码、修改密码,即使像这种界面一样的,都不要放到一起写,都尽量分开,分成多个界面来写,如果以后界面发生修改,直接去对应的界面修改就可以,就不用去管其他界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