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直解
以后黄以方录。
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
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不特发见于事为者方为文耳。‘余力学文’亦只‘博学于文’中事。”
【直解】《论语·雍也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王阳明曾经给徐爱讲解过,说博文是约礼的功夫,理的显现称为文,文之隐微称为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是要在自己遇到的每件事上学习存天理。详见《传习录》第9条。
黄以方问:“您说‘博学于文”是要在自己遇到的每件事上学习存天理,那么《论语·学而篇》所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跟这个说法好像有矛盾。”
先生说:“《诗经》《尚书》等六经都是对天理的描述,‘文’都是包括在其中的。考察《诗经》《尚书》等六经,都是用来学习存养天理,不是说体现在事上才叫做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只是‘博学于文’中的事。”
或问“学而不思”二句。
曰:“此亦有为而言,其实思即学也,学有所疑,便须思之。‘思而不学’者,盖有此等人,只悬空去思,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身心上实用其力,以学存此天理。思与学作两事做,故有‘罔’与‘殆’之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也。”
【直解】有人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
先生说:“这也是针对具体情况说出的话,其实思也是学,学习了有所疑问,自然需要思考。‘思而不学’的人,也是有的,只是悬空地思索,要想出一个道理来,却不在身心上扎实用功,来学习存养天理。如果把思与学当做相互独立的两个事,就会有‘罔’与‘殆’的毛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本就不是两个事。”
笔记
文中涉及的几个概念:
- 文:《诗》《书》是文的代表,他们实质上是什么?《诗》记录的是古代的诗歌,反应的是人的情感、愿望。《书》记载的是上古时期的典章制度、君臣对话。其实我们发现所有优秀的作品都是反应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最伟大的智慧的。而人类美好的情感和智慧都是良知发用的记录,在阅读、观赏这些作品的时候,读者会被触动、启发,因而能涵养人的良知,激发人的正义感和勇气。
- 理:天理,在心学概念里,天理指人待人接物所应遵循的规范。天理源自天道,本乎人心。
- 学:学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道,一种是知识。道是天理,是关于自身修养的学问,学道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要反身而诚,学道是良知发见的过程,因此学道日损,最终明心见性。学习知识,则是要了解作为客观对象的名称、分类、特征、规律。学习知识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一种事,学习这件事也是良知主宰的,在学习知识时要专心致知,而专心致知正是良知发用。在心学体系里,谈学,主要是讲学习天理,学习修身之道。
- 行:学、问、思、辨都是广义的行,笃行之行是狭义之行。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曾有详细阐述。
“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即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是故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辨,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盖析其功而言则有五。合其事而言则一而已。”
- 思:做学问的功夫即包含思,学习遇到疑问就要思考。而悬空去思索,则容易疲惫。
在阳明学问中,学、问、行、思的对象都是天理,目的都是为了修身,为了光明良知。
- 学是学习天理,学习致良知的方法。
- 问当心中有疑问,就要请教良师益友,问明白如何用功。
- 行是践行天理。
- 思是自己去总结、归纳、推导致良知的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