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过得有点充实,
周六
9:00~18:00 新精英的做自己论坛
中午和鹏程院长及师兄弟们吃饭
19:00~23:00 橙子全国合伙人聚会
23:30~2:30 好基友聚餐
周日
9:00~12:00 橙子导师峰会论坛
14:00~18:00 小强时间管理北京线下训练营
18:30~21:00 和小强老师及合伙人吃饭
这两天见到了很多大咖,深入交流了几个大咖,也见了很多好哥们,关于成功关于幸福关于梦想,有了自己很深刻的体会。。。
一、 时间管理
无论我们说时间管理也好、精力管理也好,这个是最根本的,因为所有的变化来自于积累,而那些咖们也正是依靠很好的时间管理方式才能一步步变为现在的自己。
鹏程院长,被称为培训界的刘德华,那我们看看17岁的花季少年,反正我是看一次,励志一次,曾经线下听过师父的课,在讲到颜值影响思维模式时,他提到,有的人是天生丽质,有的人是天生给别人丽质,我一直以为师父是前者,看到这张照片,我才发现自己错了,其实他是后者。。。当然现在变化这么大,来源于他做使命愿景,做圆方规划图,这些时间管理的工具他已经用了十几年。。。也正是如此,一步步达到现在这个级别。
古少侠,真心不用多介绍了,在得到开专栏的人,给逻辑思维带班的人。。。我在今年9月份参加新精英的讲师招募比赛初赛时,30分钟的直播我用了10分钟夸古少侠,什么风流倜傥,什么玉树临风,什么一枝梨花压海棠,当然可能正因为如此,最后我进到了全国9强。。。但是昨天在橙子导师会上现场听了少侠的追忆过去的分享之后,看到了大量私房照,我才发现我错了,原来少侠曾经是这个样子滴少侠,但是现在有这么大的变化,也得益于少侠的时间管理,无论是三件事、生涯四度还是生命之花,这些都是他平时采用的工具。
而这两位也是我之所以一直专注于培训的最大动力,原来培训具有美容效果。。。
易仁永澄,专注于时间管理的另一位大牛,线上课18分钟赚了100万,他也是我最近一直在看他博客的一个大神,易仁永澄曾提到过,他现在之所以做的这么好,得益于他认真的看了萧秋水的每一篇博客,学会到了他很多经验,无论真假,反正我是信了,我现在也正在认真看他的文章。
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很大,我是一个很强调建立自己系统的人,无论是知识系统还是思维系统,因为你只有建立自己的系统,才能不被人带着走,才能有自己的定见,才能创新,创新前期是模仿,但后期肯定是结合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路。
易仁永澄是我感觉有一套自己很好系统的人,而他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走过了很多路,融合了很多,通过实地经验淘汰更新了很多,所以有很多我直接就拿来自己吸收运用了,当我知道他现在一个CEO课是一万多时,我就感觉我赚了。
在橙子节的导师会谈中,易仁永澄说道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是小强老师,尤其是他的书以及关于时间管理的理念。自己也做时间管理,自己也讲时间管理,也是从看了《小强升职记》开始,而下午有幸参加了小强老师在北京的线下训练营,而晚上又和小强老师一起吃了饭,进行了真正的深入沟通,小强老师真的是一个特别专注,特别有深度,特别nice的人,上午作为导师参加完橙子节,中午一起吃饭时,就简单吃了一点,说是需要为下午的课再做一下准备。2点的课,一点就来到会场,进行各种调试,准备。下午四个小时的干货分享,游戏互动,现场效果特别好,而在晚上一起吃饭途中,又抽空出去带自己群里的训练营,进行答疑。吃饭时几个小伙伴问自己的一些困惑,他都很贴心的进行了指导,而现在作为橙子学院的独家签约导师,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做好时间管理这件事,现在的他,依靠时间管理,取得了财富自由。
这些都是时间管理的显性推崇者,因为他们都在各种场合谈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或者本身就在从事时间管理的讲授。
但除此之外,我们再看看别的嘉宾:
郑伊廷,25岁才开始学编程,于2012年获得Facebook World Hack黑客松世界奖,目前是李笑来的新生大学线上全栈营的教练,这个营收费据说是两个月6万。
Scales,笔耕不辍,持续写作博客一千天。
侯聪,健康美肌顾问。演讲时拿着一个杯子上台演讲,不时的还要喝口水,OMG
王海英,新精英生涯讲师招募大赛冠军,60后,精力比我们小年轻都好。
。。。
不点评每位嘉宾的内容本身或者说分享风格,但是就达到今天这个成就而言,其实背后都可以透漏出时间管理的应用。
可以这样论断,无论是何种成就的人,或者说要想有所成就,时间管理是一种最起码的能力。原因有二:
1、 任何能力都是依靠时间积累出来的。所以时间管理很重要。
2、 当你达到一定的能力,你必然需要多任务处理,例如从专业到管理,例如年底的各种访谈,例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例如繁忙的工作和健康关系等。这些其实都是一种时间管理。
其实时间管理不是简单的土豆和番茄,不是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更重要的是一种自律,是一种专注,聚焦,持续精进,等待喷发。
而所谓的时间管理其实就是从计划和总结做起,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做的事情,而且也是我最近一年成长比较快的原因《我的2016》
二、找到自己的定位
年底到了盘点的时候,我们奔波于各种社群年会,各个大咖也奔波于各种组织进行分享,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我们,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以他们为动力,奋斗前行。
《跨界战争》一书认为,在经济层面上,未来社会只有三类人:资源者、配置者和资本家。
而古典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职业世界中有这三类人:产品人、媒体人和运营人。
那么来看看平时我们参加这种年会有哪些人,其实也是三种:
分享嘉宾:其实就是产品人,这种产品不仅仅指具体的实物,比如书、企业,更重要的是依靠实体产品来销售虚拟产品,也就是思想、价值观,所以各类大牛会来分享,把他们的经验分享给我们。
组织者:就是运营人和媒体人,也就是来攒局,一方面传播扩散通知消息,吸引观众,一方面链接大神,场地、赞助等。
参与者:也就是像我这种听众。
大多数参与者参会的目的一般是两个,学习内容本身和链接各种人脉。
但是由于这种大party的每个嘉宾分享时间太短,往往20分钟左右,所以学习内容,有所收获这点往往得不到更大效能优化,得到的往往是几个点,想要进一步深化必须要下去继续学习。
所以链接各种人脉便成了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就成了媒体人(介绍自己给他人认识),运营人(链接各种我们志同道合的同伴或者大神)。
如果因为能见到各个大神,见到久未联系的朋友,从心情愉悦这个角度其实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个愿望。
但如果从想自我成长,提高能力这个角度而言,其实这种链接是很脆弱的,但是有的人却能够和分享嘉宾链接的很紧密,或者说大神之间却能链接的很紧,差别在哪里,其实就在于我们缺少自己的产品,或者说某一方面平等对话的能力。你只有先成为了产品人,才能深入链接他们,而这种能力或者产品的塑造就需要第一点的时间管理了。
三、 七年就是一辈子
这个是李笑来提到的一个概念
我过去的几年都是这样子的,第一年拼命适应。到了第二年,我已经习得了最基本的技能,第二年就拼命的成长,到了第三年,收获。第四年呢,收获。第五年呢,收获。第六年呢,还是收获。第七年干什么?休息。
----李笑来
刚看到这句话是在今年年初,当时只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就是说七年能够把一个人的技能磨得很熟练,达到专家的级别,在第七年呢你就可以顺分顺水,充分享受睡后收入,怪不得说是七年之痒,因为七年就是一辈子。
但是经过今年一年的发展,我有了一个新的感悟,在一个新领域,第一年一般而言你会拼尽全力,因为所谓的兴趣,这时候的动力也最足,通常而言也最容易出成绩。
可以试想一下你的成长历程,往往开始动力十足,无论是新技能的学习,例如手杖、PPT、思维导图、阅读、写作、健身,参加各种打卡,而只要稍加用心,一般都会取得一个自己认可的成绩,这也就造成了一种误区,自己是擅长这方面的或者说自己是喜欢这方面的。这时候一般会给自己设立一个比较高的目标,比如兑换价值,但是这时候再往下持续精进,就会遇到瓶颈。因为从0到1往往只需要勇气和一点自律,但是要从1到10则就需要策略、耐心及目标意义感,这个就不仅仅是努力的事情了。在目标设立后不能达成,同时缺乏意义感和目标感,那么我们就容易产生挫败感,所以就会转而投向另一个新技能的学习,追求短暂的快感,可能是1~3个月,或者半年,进而再循环一遍。这也是很多人自称斜杠的原因,但是却没有一个拿出手的大杠。
第一年拼尽全力在新领域有所发展这是正常的,而且在第一年也容易出成绩,但是后半程可能会遇到瓶颈,这也是正常的。那么该如何破,我认为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第二年再把你第一年做的事情再重复一遍,这样有三个好处:
1、 符合刻意练习的准则
任何一项技能的习得不可能仅靠一到两年就会发展的特别好。而且你在第一年非常认可的东西有可能在第二、第三年就会有新的想法,甚至会推翻。
这两天的嘉宾也是符合这一点,每一个身份,每一个标签都是持续几年刻意为之的结果,正如郑伊廷分享时所说,刻苦努力比不上刻意努力。
鹏程院长在培训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持续精深,遇鬼杀鬼,遇神杀神,直接干倒过三家企业。
罗永浩的演讲风格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在做客冯唐的《搜神记》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自己在台上做一个2小时的分享,在台下要准备200个小时。
2、 做到真正的内化
所谓的内化就是把别人的东西吸收成自己的,打造成自己的系统,这个要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总结,内化后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如何做,其实也很简单,大量重复。正是这种重复,你才能有所体会,有所发现。
我看了易仁永澄的博客,现在的很多活动及模型认知等都是经过几年的深入和迭代,例如“向组织揩油”已经组织了四届,每年一届,持续打磨。
再比如新精英的讲师,同是讲授认证班的,但是特点鲜明,王鹏的幽默走心,杜坚的亲和认真,刘佳的专业大气。
3、 有助于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因为头一年已经花了很多精力去探索,所以已经踏平了很多坑,同时也结交了很多朋友和导师,这时候只要掌握策略方法那么完全可以事半功倍,那么就不需要向第一年那样,投入所有的精力,当然前提是第一年你够拼。
四、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要做个四有新人
这个四有是或的关系,而不是与的关系。要么有钱、要么有颜、要么有趣、要么有料。
有钱是个结果,有颜属于先天。当然和后天有一定关系,例如前文提到的院长和少侠。但后两者通常是个可以修炼的活。
关于有料,其实不用多说,这次论坛的嘉宾都符合这个标准,正是因为有料才能被邀请站在这个舞台,而做到有料也是很多人追求的成功之道,比如成长、精进。
但是有趣往往被很多人所疏忽。正如王小波所说:一辈子很短,要找个有趣的人。这也论证了有趣的难能可贵之处。
而这也是古少侠一直以来很受大家喜爱的原因,除却他的专业、智慧不说,就有趣这一点而言,绝对是完爆很多IP,尤其是这次的分享,无论是做自己论坛还是橙子节,都突出了这一点。
而要做到有趣这一点,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其实就是三个字,爱生活。
五、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过渡地带
任何一次活动,无论是嘉宾的分享内容及分享风格,还是整个活动的氛围,必然是有人非常认同,有人会有所不满,但这是必然存在的情况,就看你是选择怎么来看待这个事情,你可以从学习的角度,既来之则安之,尽量把自己的收获价值最大化,当然也可以从权益的角度出发,既然我付出了时间、精力、金钱,那么就应该得到应有的体验,既然存在问题,那么我肯定会有所不满。也可以把每次的不足作为经验教训,复盘分析,引以为戒。其实无论是哪种,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所处位置不同,所处人生阶段不同,每人有每人的观点,无所谓对错。
当然这也符合对待各种大神,包括对待自己的一种方式,大神的话有的可以信,有的需要自己鉴别,选择性吸收,有时候某个人当下你很不喜欢,但是不需要立刻先入为主,把这个人看的一无是处,可能他有别的方面是值得学习的。对待我们自己也是如此,有时候会处于高峰,状态很好,无需盲目自信,有时候处于人生低谷,也无需消极悲观,毕竟人生有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最后用少侠分享中很有触动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做自己不是有一个既定的模式让你成为那样的人,做自己,其实是一种创造。他不是 be yourself,而是make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