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和好友看了影片《芳华》,不知是冬日寒意太浓,还什么缘故,坐在影院里的我一直浑身发颤。但是,我想这种“冷”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是影片带给我的阵阵寒意,心痛难捱。
影片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为背景,讲述了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其中刘峰和何小萍是电影的主人公。
刘峰,一个“峰”字,体现的是他活雷锋式的形象。他是一个老好人,在别人的每一件事上都很热心,差事坏事脏活儿累活儿他都能干:坐长途火车跑腿接人,帮战友捎带物件;食堂打饺子专挑破皮露馅的,他却无私地说了一句“破皮的也有人吃”;农村战友结婚,他自掏腰包买材料,花了几个月给他打了一对沙发;甚至连猪跑了,负责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刘峰……诸如此类,不甚枚举。文工团里的所有人都习惯了刘峰的好,却似乎从来没有人想过没有了刘峰,生活会怎么样。
但是,刘峰对所有人的善、对所有人的好,却让人感觉到了习惯,甚至给他带来了人生的悲哀。某天夜里伴随着邓丽君的歌声,他向心爱的女孩林丁丁告白。林丁丁半推半就,他穷追不舍,不幸的是被战友们看见了,而这刚好是在不能乱处男女关系的年代。心爱的女孩惊恐不已,哭着说“谁都可以,就刘峰不行,谁让他是活雷锋呢?”之后,她编造了刘峰猥亵自己的谎言,还制造了很多生动的细节,让所有人都把刘峰当作流氓。心爱的女孩得到了“活雷锋”的告白,为何惊慌失措,甚至是反讹一把?娓娓响起的独白声解释了原因:“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忽然坠落凡间,还对你说他惦记你很多年,她心里觉得紧张害怕,觉得肮脏恶心。”这个像普通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的好人从圣坛走下来,因为一件“触摸事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原谅,这是大好人的悲哀!看到这,热泪夺眶而出。
此时,影片中出现了那句发人深省的台词:“一个从来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在刘峰发配到滇缅边境的那一天,没有任何人、任何形式的送别,除了被家人当成累赘、被战友嫌弃的何小萍来了,只有她看到了刘峰身上的善良并珍惜了这份善良。
刘峰的绝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独自留守战场时达到极点。他希望以一种英雄的方式来清洗自己身上莫须有的“污点”。然而这场浴血奋战不仅没有改变他 “假好人真流氓”的印象,反而让他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右臂,这又导致了他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难以生存,妻子抛弃了他,土匪联防办殴打他……
一代人的芳华已逝,岁月如故。在那个年代里,善良的人并不一定会被温柔以待。刘峰为集体做贡献,却被集体所抛弃;刘峰爱着林丁丁,却被林丁丁诬陷;刘峰上阵杀敌,却得不到战斗英雄的任何尊重。思来想去,我认为正是毫无节制的善良导致了刘峰的一文不值,没有原则、没有分寸的善良终将酿造没有意义的善举。
古语云:“善人者,人亦善之”。从古至今,善良是为人的基础,是人类优秀的品质。然而,知是非的同时,也要有智慧、懂人性。例如江歌一案中,善良的江歌谁是谁非分得很清楚,她选择帮助她认为对的那一方,并独自在屋外面对残忍的凶手。我赞美江歌的善良,但并不赞成她的做法。在选择帮助舍友刘鑫之前有太多值得考虑的地方:“我”是否有能力保护自己、“我”是否有清晰了解刘鑫、“我”是否有必要这么做、“我”这么做是否有自己的分寸?
再例如杭州保姆纵火案。善良的女主人听到保姆急需十万块钱,爽朗借给保姆之前,是否有了解到这笔钱的用途在哪?是否有清楚认识到保姆的为人如何?女主人如果在作出善举之前,要是能有一个深思熟虑的思考,或许就不会被保姆利用了自己的善心、同情心,保姆或许就不会有故意纵火的歹心,那么可能就不会酿成这么大的悲剧了。
人生在世,理应善良,善良是人的本性。善良的同时更要有力量。这种力量一种智慧、一种锋芒。有力量的善良者才能做出智慧的善举。才有可能避免人善被人欺,甚至是避免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原创 文/阿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