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待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岸边柳条悄然地变绿。就在众多“茉黛迷”们还沉浸在“红色巨人”无法自拔的时候,一股“蓝色狂潮”再次向我们席卷而来。
现象级畅销小说大师-肯·福莱特携带着世纪三部曲的第二部《世界的凛冬》再次占领了线上线下大小书店中最瞩目的位置。这部传说中获得了各地诸多“第一”,平均3个通宵读完的长篇著作,在这个春天,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和震撼呢?
2017年元始,一部预售的历史著作开始风靡,那就是罗胖在跨年演讲上极力推荐的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随着“预售”逐渐变为“现货”,人类未来的“历史”也慢慢在读者群中变得真实。其中除了对未来人“永生”的大篇幅讨论之外,有一个观点静静地躲在角落,尤为让我印象深刻:人类为之努力数十个世纪的三大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其中,三大问题指的是一直在与人类纠缠不休的:饥荒、战争和瘟疫。仔细想来,人类历史距离上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70余年之久了。战后,在各方势力拥有了足以毁灭地球的核能力之后,反而形成了这个世界漫长的和平。那么,我们是否能就此遗忘战争,以及由其带来的那些或阴暗、或光明的林林总总呢?
冷色调的深蓝覆盖了书本的封面与封底,几束探照灯赫然照亮夜空。世界局势若隐若现,静静地审视着人世间发生的一切。那盘绕在低空的一队队轰炸机,此起彼伏的爆炸烟雾,仿佛昭示着千万无辜百姓的遭遇,以及那些为权利产生幻觉的独裁者们的无知与残酷。
与上一部“红色巨人”相比,这次肯叔的确采用了更加“凛冽”的笔触,描述了那个特殊年代战争的残酷与世事的无常。面对时代巨轮的碾压,任何人都是渺小与无力的。虽然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奋力抗争,做自己认为对的,应该做出的决定。但,在历史巨浪的席卷下,他们很难顾及这些会为自己以及家人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好亦或是坏。该来的终将到来。
故事从1933年的柏林开始,在度过了一战后十几年相对平静的生活后,德国小伙沃尔特与英国名媛茉黛已人到中年,儿女们也已长大,有了成人般的想法与判断。女儿卡拉作为故事的第一主角,从开场就表现出了温婉的母性光辉,而叛逆的埃里克则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
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历史的画卷逐渐被打开:希特勒青年团、入侵波兰、珍珠港事变、诺曼底登陆、原子弹爆炸……一幕幕历史定格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让我们与身处其中的独裁者、政客、壮年男女、孩子老人们一起,对自己的人生起伏担忧,为国家、世界的何去何从困惑迷茫……
终于,在1945年的那个夏天,世界迎来了满目疮痍的战后平静,新的一代人将在这个百废待兴的世界里继续生活繁衍下去。
有人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之间的战争,但其实,它也是一场“拯救民主”的战争。墨索里尼、希特勒极力主张的“人类进化论”昭示着:高等人终将消灭低等人,从而实现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而这,终将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是反人类的。
“在战争爆发初期和战争进行之中,如果能将1.2万到1.5万只希伯来蛀虫关进毒气室,那么在前线的数百万人就没有白白牺牲。”
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如是说。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成功的品牌塑造者,他将反犹太的情绪传播到了欧洲的每一个角落。从沃尔特的独子埃里克加入“冲锋队”的那一刻开始,这个家族的教育就已经败给了政治家的演说与鼓动。
从此,民主精神在这个国家、在欧洲大地越来越弱,消亡殆尽……茉黛的报社因为一篇反纳粹文章而惨遭“冲锋队员”的打砸抢,主编被逮捕,而警察的袖手旁观更加助长了这种反民主的嚣张气焰。
“新的德意志帝国应该沿着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向前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战争的铁蹄践踏着独裁者指向的每一寸土地。示威与游行、交火与冲锋,7000万人丧生于此,而其中平民的数量是军人的整整两倍!“一战”时与妻子遥遥相望的德国将领沃尔特终没有逃过纳粹的疯狂迫害。一位主角倒下了,就好像心中有一道缝隙,“砰”地裂开,难以弥补。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接受这段残酷的故事。而对于那些处于乱世,朝不保夕的人们来说,也许,这也算是一种解脱。
如果说独裁者一手导演了这场灾难性的战争,那么,身为“民主精神”代言的英美无形中为这场浩劫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土壤。观望与犹豫的战略使他们错失良机。决策者们想象着可以像“一战”那般坐收渔利。但是,这一次的德国,没有了沃尔特,已然不同了。
当英美苏幡然清醒,联手加入反抗法西斯的战争之时,现代的“民主”回来了!
这场以法西斯主义溃败为结尾的战争,让苏维埃斯大林的红军得以正名;让犹太人意识到拥有一个稳固国家的重要;而曾经“日不落”的大不列颠英帝国开始走向了衰落;同时,美帝国作为捍卫民主的楷模逐渐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由此,这个世界迎来了再次带来繁荣的“民主世纪”,给成千上万的人们提供了自由和选择的机会,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最终发展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开放、包容、自由、平等,还有最重要的—和平!
此时,我们不妨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在和平的年代,我们是否还需要回顾那些带来无数创伤的残酷战争吗?
正如历史学家赫拉利所预言的,传统战争已经与人类渐行渐远。现今科技正在朝着机械智能,人类永生的方向一路狂奔。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开篇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唯有熟知前人在面对时代挑战时,展示出的机智应对与错误选择,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发达进化的大脑去开创美好的未来。认清人类发展中的前进与倒退,才能保持警醒地面对更加严酷的未来。
如果说将肯叔的这部长篇小说与赫拉利的历史著作《未来简史》相比较,前者则更像一部写实的史诗巨著,诸多角色鲜活生动,跃然纸上,穿插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之中,让我们好像真的置身于乱世之中,奔走于战火纷飞的时代,与角色共命运,同成长。
希特勒在鼓动起欧洲反犹太情绪的时候,站在台下聆听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的那个清晨到底发生了什么?
1944年6月6日,给德军以致命重创的盟军是怎样成功组织进攻的?
在故事中徜徉,让我们身处时代漩涡,曾经的所有在身边发生着、切换着,让人应接不暇,欲罢不能。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END-
静待花开
80后宝妈每周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下方红心,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